新型校园传媒平台的分析论文_曹堰安

山东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系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发展迅速,微传播急剧改变着中国的传 播生态和舆论格局。校园媒体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传播生态改变 的影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迅速崛起。但与此同时,由于其 半封闭性,校园传播格局的改变并不彻底。

关键词:校园;传媒宣传;大学生;多方位

一、概述

“传媒”这个词来自英文单词 “media”,汉语的解释就 是传播媒介。高校校园传媒是我国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学生报刊、新媒体、海报、标语、公告栏等,是学校与师生之间重要的 沟通桥梁。具有舆论引导、信息传递、文化传播、教育等功 能。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校园传媒的形态和内容也 在不断演化。这种变化在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 络时代显得更加鲜明。随着媒体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 提升高校校园媒体的影响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应有作 用。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同学们热衷于使用手机等工 具获取信息,传统的报纸等来源受到很大的挑战。而高校 SNS 公众平台在移动终端中优势十分明显,获取信息十分迅 速,成为高校学生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

二、新型校园传媒特征

1.校园受众基数大

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并且手机上基本都安装了新型软件。随着校园媒体公众号的推送,基本可以覆盖到每一个大学生。大学生成长背景类似,年龄相仿,在这个整天学习、生活在一起的群体中,同学的言行对个体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为了使自己在群体中被接纳和认同,就要和朋友、同伴保持趋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具有相近的文化认同和审美情趣。大学生群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2.大学生封闭性较强。在校大学生与电视媒体接触不多,信息多来源于附近商家和互联网,信息的普及和传播主要是靠同学间的口耳相传,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但却活跃的消费市场圈。

3.系统开发成本低。目前,企业在校园的经营并非相当激烈,一个企业要进入校园市场比其在一般市场上抢占份额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4.文化的独特性。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大众化和独特性综合的特点。新生代的高校学生热衷于各种时尚、潮流的“文化娱乐”方式,以此作为彰显自身个性的方式,这些都预示着高校市场的巨大潜力。

三、新型校园传媒与传统校园传媒比较

新型校园传媒与传统校园媒体的比较大学生使用传统媒体的比例明显减少,并且由于不同的特征和功能,传统媒体之间也存在差异。

(1)校园报纸:主要分为校报和社会报纸。学校校报一般固定刊发。大部分校内报纸主要是有针对性的内容,信息量中等、发刊固定、期数不多,是非营利性质的,常常在教学区、宿舍生活区发放。而社会报刊,比如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南方周末》等具有信息量较大,具有权威、固定发刊等特点,在大学师生中有很大的使用人群,但以老师居多。校园报纸成为使用传统校园媒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主要的校园传统媒体形式。

(2)校园杂志:校园杂志分为社会发行、学校发行两类。大学生课余时间丰富,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杂志,大部分 以女学生为主。她们对娱乐、生活等主题杂志很感兴趣,如 《时尚》《ELLE》等。而《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文学性杂志的阅读人群有所下降。男学生普遍对军事、汽车、电子科技类的杂志比较感兴趣。综合来看,校园杂志是传统校园媒体的重要部分,使用人数略低于校园报纸。

(3)校园广播: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联系便捷快速,很多大学由于校园硬件和软件情况,使用校园广播的范围及场所有很大限制。校园广播的使用场所主要集中在各大教学楼,用于平时英语听力训练以及考试英语听力的播放。

(4)校园网站:学校校园官方网主要是用于各级信息传播,同学信息查询。网络作为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大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很多资源,互联网是他们关注世界的最主要窗口。随着高校 新型校园传媒的兴起,许多校园网站与公众平台内容趋于一致,但是仍然不可替代。

四、系统主要板块

五、服务特点

1. 同步于国内广告公关理念,以优美的载体,精巧的版式,凸起广告效果,晋升客户的品牌形象。

2. 机动的媒介功效,可为客户量身定制各种广告形式:内页、非凡版位、异形版、夹投夹寄、数据库直邮、产品试用等等,让客户的广告光鲜突现于同类型广告中。

3. 充分挖掘媒体的资源为客户提供整合服务方案。软广告、新闻性宣传、专题策划、读者俱乐部会员活动、网络系列媒体捆绑合作等等,多种方法的亲密整合,将客户的宣传目的深刻达成。

4. 精确针对目标受众,高广告有效抵达率;一站式直投,高效力的广告效果来馈。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准确的方式实现客户的市场方案和目标。

六、总结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形势下,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以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和手机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体迅速 扩张,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生活方式,媒 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会交往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 径。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时代中,学生广泛使用各种电子设备通信工具,并利用高速网络进行信息查询。

参考文献:

[1]丁炫凯.“新媒体一代” 闲暇生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2]刘成.“互联网+”时代 SNS 在大学班级管理中的创新运用[J].中国市场,2016(23).

[3]李奎,吕早早,王秦,等.议大学生网络兼职平台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建设途径[J].科教文汇,2016(22):150- 151.

[4]李亚玲,廖晓文.在校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研究—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72- 75.(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3

作者信息:曹堰安,身份证号码:37078419971226XXXX

论文作者:曹堰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新型校园传媒平台的分析论文_曹堰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