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暖通设计中节能技术的探索分析论文_卢娜,胡瑞

关于暖通设计中节能技术的探索分析论文_卢娜,胡瑞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710003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节能理念的越发深化,相应的建筑节能工作也被提上日程,现在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暖通系统,同时,暖通系统也占据了建筑节能的重要位置,对建筑绿色节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量的暖通系统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顺应我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脚步。将绿色节能技术运用在暖通设计中,能够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节省大量能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暖通;暖通设计;暖通节能;供暖

就建筑能耗来说,建筑施工过程所消耗的能源量远远没有使用过程中消耗得多,这是因为建筑使用过程中会有大量家用电器运行,这些家用电器在实际运行使用时既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又会同时排放出污染环境的废弃气体,给建筑节能工作带来困扰。而暖通工程作为建筑使用过程中能源损耗量最大的一个项目,只要做好了建筑暖通节能,就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能源损耗,实现建筑节能。为此,有必要对建筑暖通节能技术作详细分析。

1绿色化节能技术于暖通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能源的节约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能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石,但是,如果对于能源不加节制的滥用,当有一天能源逐渐耗尽时人类面临的灾难恐怕已经无法挽回。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在我国能源的总体消耗中,建筑供暖、空调、降温及热水供应约占30%,充分显现了暖通设备对于能源的极大需求量。这一数据也让我们意识到,如果能够展开对于暖通设备的节能设计,这将会极大的降低其对于能源的消耗,不仅如此,还会很好的降低暖通设备对于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2 暖通系统在节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暖通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严重的浪费能源问题

因为好多形象工程的投资者与使用者不统一的原因,使得暖通工程设计只关注一次性投资控制,而不重视后期运行成本问题,节能问题更是没在“计划之内”。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设计过程中往往只考虑外观效果,窗墙比偏大,大量使用玻璃幕墙,使得围护结构的保温效果极差,导致围护结构传热损失极大;设计中片面考虑建筑的立面效果,节能的因素很少被纳人到设计过程中。另外一套暖通系统多家合用,费用分摊不合理也不科学,造成人为的浪费。

3 暖通节能方法和途径

3.1优化维护体系,做好热能利用回收

热能的回收利用是节能的重要途径冷热源是设计师最关注的一点,因为其能耗往往能占空调系统总能耗的50%左右,为此做好制冷机组相关冷凝热的回收尤为重要。当前的建筑设计中普遍存在设计工期短,专业设计人员设计不专业的情况,暖通专业既然是建筑节能的支柱力量,因此,目光不仅要盯住如何优化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更应该有所转移,设计师在方案设计时,应首先深入了解业主的能源状况及其对空调的使用情况以及是否有余热、废气等利用条件,并综合对比各种能源方案。在热能的回收利用方面也要重点考虑节能的方案: 首先是回收制冷机组的冷凝热,此种换热设备已经为市场所关注,与生活用热水结合起来,制冷剂被压缩后温度很高,完全可以把水加热人们承受的洗浴标准温度,进而节约锅炉相应附属设施的应用投入资金,创设显著环保效益。再者,应做好暖通空调系统排风余热的有效回收,可科学利用转轮全热、板式显热以及板翘全热模式交换器进行显热以及余热的良好回收,进而做好对新风的节能预热以及预冷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降低输送体系动力消耗,优化节能运行管控

建筑工程设计及实践阶段中,应采用有效的动力能耗节约策略,可提升暖通空调冷冻水体系与冷却水体系的实践运行温差,也就是水系统应用大温差方式,进而降低水量,节约输送耗能,并降低管径,实现良好的投资节约目标。由于风机与水泵的能量消耗同管路体系流速立方为正比例关系,因此可利用低流速实现良好节能目标,并利于水力工况实现良好的稳定性水。通常来讲,利用水输送热量以及冷量的消耗能量水平较空气输送低,同时传送等量热量以及冷量应用水管管径较风管小,占据空间也不大,为此应科学利用高效率传送载能介质实现良好的节能目标。暖通节能系统运行阶段中,还应强化监督管控,做好节能管理,实现管控模式缺陷、能源设计自身不合理等环节的良好弥补。只有强化对各类运行设备的管理控制,方能令能源应用更为节约并精确消耗。

3.3采暖的节能措施

现代建筑基本取消了电能取暖而换成了以热水供暖系统为主要采暖形式,采用热水作为热媒。实践证明热水作为热媒能够明显提高供热质量。在节能方面的主要措施更多的是应用热泵系统和太阳能采暖系统作辅助。集中或区域供热系统是较普遍的取暖方式,锅炉房的节能是取暖的重点。对采暖非常值得的一项节能措施就是锅炉的节能运行,正确运行和调节锅炉使其在满足功率要求的一个最佳值下运行。供热单位室内的具体调节自动控制设备的安装也具有重要节能意义。供热管道的节能设计也是最近时期的节能方式,目前采用的供热管道是组合式管道系统,管道中间的管子是钢制的,管外是塑料,热保温层是由泡沫塑料直接浇注而成适宜按照南北走向分环供热原则进行布置并分别设置室温自控装置。对于公共建筑的高大空间,比如候车(机)厅、大堂、展厅应采用辐射采暖方式或者把这种方式作为补充。

3.4 改善建筑围护结构及其保温性能

改善围护结构主要有以下措施:尽量减少外窗面积,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尽量减少外窗面积,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选择合理的体形系数,应尽量增加围护结构的热阻。选择合理的建筑物朝向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提高建筑物保温性能是减少空调系统能耗的重要措施之一。

4节能技术展望

建筑节能以及建筑暖通节能问题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在引进新技术、开发新能源方面,加大投入。在高温地区的一些建筑设计中推广“水空调”(水源热泵),在多层住小区,也广泛应用“水空调”,以水源热泵技术取代70%以上建筑的冷却塔以及燃油、燃气锅炉,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在地暖方面,可以借鉴和购买欧洲新型尖端节能产品,利用高效冷凝换热器和空气预热器来吸收锅炉尾部排烟中的显热和水蒸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实现冷凝式锅炉的节能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暖通节能技术的科学应用极为重要。基于当前各类建筑工程能耗显著的状况,面对我国能源压力日益严峻的现实,我们只有明晰暖通节能重要意义,掌握其节能体系存在的现状问题,探究科学节能途径策略,做好节能技术优化,才能促进暖通节能技术的科学发展、持续优化,并实现节能效益目标,令能源得到优质、高效的科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京亮,陈鹏. 对暖通节能技术的研究[J]. 江西建材,2016,(12):64.

[2]毕知威. 关于建筑暖通节能技术的探索分析[A].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科技创新)[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1.

[3]方悦. 建筑设计中暖通节能技术的探讨[J]. 江西建材,2011,(02):40 -42.

[4]方立英. 暖通节能技术分析[J]. 中国住宅设施,2011,(03):37-38+48.

论文作者:卢娜,胡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关于暖通设计中节能技术的探索分析论文_卢娜,胡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