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技术分析论文_倪冰样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技术分析论文_倪冰样

(广东电网揭阳揭东供电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电力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目前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自身的生活质量,无论是居民日常生活还是企业发展都会应用到较多的电量,因此人们对其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电力企业要确保整体线路的正常运行,不断提升自己的供电水平,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用电需求,为居民及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安全的供电应用。

关键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技术分析

引言

电力企业的输、配电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项目,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情况。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力企业也在积极地研究优化电力传输技术的方式,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改良。现阶段,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运行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中包括有自然环境、线路质量以及运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因素,因此,本文主要结合这些问题,研究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探究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相关基础内容

在电力企业为城市区域范围内进行电力的传输工作时,输电、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设置一直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输配电是电流变电的核心要素,其主要是应用于各个变压器当中,根据人们不同的用电需求,来系统的调节电压流量值的大小,以确保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电安全。同时,电流的传输主要是依靠于输配电线路,这就使得用电工程线路的布局情况成为了现阶段电力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线路的合理规划布局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用电情况,而线路的安全运行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简单来说,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主要是由导线、绝缘子、避雷线等元件构成,并且每个元件有其自身的作用与功能。在具体的线路运行过程中,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变电站将电力资源输送到配电变压系统当中,之后再将电能输送到用户终端当中。因此,整个运输过程中,线路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2、目前输电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管理措施不当、维护应用不佳

整个输送线路的距离非常远,因此电力企业要想实现高效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就显得很难,常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我国整体社会一直保持高速运转的水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无法离开电力的应用,目前整个社会都在加强输配电应用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保证人们的日常用电,企业需要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增加现有电路工程的运行,因此施工经常会遇到很多不同的情况,有些施工周围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这就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提升输电性能,开拓相关电力工程的应用,我国现在开始不断探索新的技术,逐渐发掘一些新的可行性材料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不同输配电线路的型号运用。这对于整个电力企业而言也是一个全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也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只有合理运用新型的技术与材料才能够更好地保证输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同时也能够保证整体的线路应用稳定性。

2.2气候变化的影响

我国一年四季天气变化分明,因此在进行电力传输过程中势必会受到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的差异影响,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因此这给我国的输电线路运行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工作者需要不断钻研架设技术,这样才能够保证输电运行的稳定性。如果线路运行过程中受到恶劣天气如大暴雨、强降雪、沙尘暴等天气的影响,那么这些气候的变化都会给整个输电线路运行乃至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降低不良因素的干扰,相关部门一定要确保线路的稳定应用,这样才能够满足日常的供电应用,防止出现供电达不到人们日常需求现象的出现。身为一名技术人员,进行工作时一定要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经过相关部门统计研究后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输配电应用都会处于一个非常复杂、极端的情况,如果不慎出现火灾或者是飓风情况时,还可能会影响整个线路的正常运行,防止输电线路出现风偏现象就变得极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优化措施分析

3.1提高维修技术

首先在保障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电力企业的线路维修技术进行优化升级。传统的维修工作通常都是哪个区域的电路已经受到了损坏,再由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测和修复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用电情况,而且传统维修工作通常需要工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危险性比较高。在现阶段,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进步,电力企业在实际进行维修工作时,可以在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线路当中设置相应的监控设备,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监督管理。实现全天实时监控电力运行的工作,有效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的同时,能够科学提升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在输电线路上安装相应的传感器,一旦区域内的线路出现故障,监控设备就可以及时定位到相应的地点,并预先进行断电处理,防止线路故障问题的进一步扩大,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用电情况。此外,在线路的日常维修管理过程中,电力人员通过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对线路运行的相关电力指标进行实时测量。例如,电力人员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区域同期用电历史数据的具体解析,从而提高线路维护管理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还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线路运行各项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线路故障点,以此提高线路维修效率。

3.2绝缘子防污技术

大多数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的线路都是在户外环境中架设,致使一些污渍物时常附着在绝缘子表面,若清洁力度不够或防污不当,则雷雨天气中泄漏绝缘子电流和增加电导的可能性较大,相应会减小绝缘子作用,增加闪络现象的发生。为此,需要进一步强化绝缘子防污技术,定期进行清洁工作。清洗时可以使用带电水,确保有效、彻底清除表面污渍。同时,做好防尘处理,将蜡和硅油等一层防尘物质涂抹在绝缘子表面,防止在潮湿环境中绝缘子出现水滴,避免电线路出现电流泄漏情况。另外,可以安装流泄漏监视系统,便于及时发现绝缘子情况,做好相关处理工作。

3.3优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状态检修方案

为了保证输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输配电线路运行中构建精细化、科学化的检修方案,以全面提升输配电线路检修的整体质量。为了提升状态检修的整体质量应该做到:第一,架空送电线路设计中,应该需要将“条”作为单位,通过同塔、同杆架设状况的分析,进行单独性的评价,以保证输配线路状态检修的整体质量。在架空送电线路评价中,应该将技术部分、杆塔部分的设计作为重点,实现对线路的区域性保护。第二,在输电线路整体性评价中,应对各项线路的状态值进行正常性的评价,当评价结果为正常现象,则认为线路输送具有稳定性。第三,在状态检修维护工作分析中,为了保证线路输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应该充分发挥配电线路的使用效果,并通过定期检查,保证输配线路设计的整体质量。

结语

各种问题出现在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中,都会影响电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基于此,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改善与研究技术,保证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线路安全运行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祎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41-42.

[2]邓有良.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J].南方农机,2018,49(24):111.

[3]李 铸.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与跨越式发展探讨[J].居舍,2018,(36):166.

[4]苏 浩.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不足点及措施[J].通讯世界,2018,25(12):173-174.

[5]郑树阳.浅析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J].智能城市,2018,23(4):140-141.

论文作者:倪冰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技术分析论文_倪冰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