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技术及其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颖群

预应力技术及其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颖群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建筑业发展形势下,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控制裂缝与扰度、控制施工阶段的裂缝、减轻支撑负担和减少截面面积等。但是这种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危险系数较高,为确保施工的安全,一定要把握好施工技术的各个环节,确保工程的质量。本文就预应力技术及其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房屋建设;混凝土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洛种先进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其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施工和结构方面例如施工阶段减轻了支撑、有效的控制裂缝与挠度、减少了部分截面的尺寸等,通过合理的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对工程结构的预应力进行调整,从而增加结构的抗震性,致使预应力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

1.预应力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通常在其局部采用预应力技术,在施工时也要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部分的预应力梁也需要在结构内部设置后浇孔作为张拉的空间,在土建施工时应该按照图纸留设后浇孔。同时为了避免张拉时由于局部的压力过大造成的在张拉端混凝土的破损,要在张拉端设置加强螺旋筋等措施。固定端柱筋定位时应确保波纹管的顺利通过,张拉端柱筋的定位要确保能够安装锚垫板;在张拉端部,梁面、底筋的弯折方式要与锚具位置密切配合,要按照工程图纸设计箍筋的尺寸,这样才能保证波纹管的顺利通过。施工交底时也需要确定普通钢筋位置同时要与波纹管的位置错开,对妨碍锚具位置、波纹管位置的梁筋和柱筋要做相应的调整,这样可以避免在工程施工时由于各种钢筋交叉冲突而形象施工的进行。

2.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设中的应用

2.1预应力技术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孔道的布置技术。房屋建筑工程进行预应力孔道的布置过程中,预应力的筋孔的直径应该比钢筋束或者钢绞线束的外径大5mm一9mm并且孔道的实际面积应该尽量小于预应力钢筋直径的两倍大于粗骨料直径的4/5并且保证预应力钢筋的整体稳定性在进行曲线筋孔道的施工过程中竖直方向的径距超过孔径,并且在进行振捣的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径距应该超过孔径的1.5倍。房屋建筑工程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特点为层高相对较大、框架自重较大、施工跨度大在进行预应力框架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次梁和楼板的荷载问题,以及预应力筋的张拉问题河以通过对预应力框架的承载能力进行计算进而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支撑底层框架梁的过程中应该先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进行处理,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地基出现不均匀的沉降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以及质量造成影响。由于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底板的拱度相对较小,所以预应力框架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楼板模板以及侧模板,约为全跨长度的1%-4%左右这些模板应该在进行预应力筋张拉之前全部拆除保证预应力筋张拉的有效释放进而保证预应力框架施工的质量.i}免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造成影响。在进行混凝土框架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梁端锚固区的钢筋比较密集在进行振捣施工时应该选用直径相对较小的振动棒进行振捣施工尽可能的避免在张拉的过程中引起预埋钢管出现凹陷的问题,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该利用通孔器通孔或者采用高压水进行冲孔。预应力筋的垂直位置通常是由固定架进行控制的,预应力筋的水平位置不能出现任何偏差应该保持顺直,当就位固定后将泌水孔安装在波纹管的两端以及最高点。

2.2在受弯结构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碳纤维的特点主要有施工简单、强度高等,基于此在房建工程施工中普遍选用粘贴碳纤维片材作为加固受弯构建的主要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结构在加固前己经有初始内应力,这样初始拉应变及压应变在混凝土中也随着存在,当混凝土受压区压应变与混凝土极限压应变不相符或超出其极限压应变时,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也会随着变化。混凝土应变增量是碳纤维片材最终盈利的决定性因素,如初始应变增大,碳纤维片材的应力过小,构件就会产生破损现象,这样的话碳纤维高强度的特性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就影响了房建工程的质量。因此应将预应力施加在碳纤维片材粘贴的过程中,使其具有初始拉应力,这样碳纤维片材在构件破坏时就能有效提高其应力,还可以使碳纤维高强度的特性得到有效发挥。

2.3预应力技术在楼板施工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楼板施工中的应用首先应该考虑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能力以及结构特点等因素保证施工段的长度在35m-40m之间,当第一段施工的混凝土建筑工作完成后经过相应的检查保证其施工质量满足相应的要求后再进行第二段的施工在进行第二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检查第一段的预应力筋是否张拉完全加果沿着预应力筋的方向布置剪力墙则会对板柱预应力的建设产生影响,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楼板施工过程中应该考虑此类影响该房屋建筑工程的剪力墙应用了三面预留施工缝的施工方案保证剪力墙尽可能的和板柱分离肖楼板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在对相应的施工缝进行补浇施工,以此保证房屋建筑下程楼板的施下后量。

2.4在混凝土多跨连续梁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多跨连续梁主要分为正弯矩区域与负弯矩区域,通常情况下,正弯矩为跨中,负弯矩多集中在支座部位。在相关规定下桥梁抗弯承载力及抗剪承载力无法达到施工需求时,就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在房建施工中粘贴碳纤维加固的方式主要应用于跨中正弯矩区抗弯承载力不够的情况下。

3.预应力技术的发展趋势

(1)现代预应力技术在多层大跨结构中的发展方向。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旺盛的建筑需求,日新月异的生产工艺变革以及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迅速提高,使建筑结构正面临新的挑战。现代建筑结构正在向大柱网、大开间、大跨度、多功能方向发展,人们总想在有限的建筑面积和空间内获得最好的使用功能和最佳的投资回报。预应力技术正以其跨度大、自重轻、节约材料、节省层高、改善功能等突出优点, 迎合了现代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2)高层建筑结构中预应力技术发展方向。近年来,现代预应力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有很大发展,尤其是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士平板和预应力硅扁梁用于高层建筑的楼盖,它具有降低层高,简化模板,提高施工速度等明显效果受到建设单位、设计和施工单位的普遍欢迎。预应力混凝土除用于楼盖外,有时还用来解决大跨度、大空间部位柱网转换时的转换梁、转换析架,以及复杂柱网情况下的转换板。此外8一18m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和外墙用的装饰保温复合预应力混凝土墙板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前景也很广阔。目前,高层建筑的外墙材料大都是红砖、小型砌块、实心混凝土或玻璃幕墙等墙体材料的改革势在必行。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预应力技术不仅能够解决房屋建筑工程中承载较大时大跨度混凝土梁出现的裂缝和挠度问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降低了混凝土以及钢材的用量肩效的降低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成本植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邹晓建.浅谈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9):105.

[2]王世意.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179,183.

[3]范华敬.谈预应力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14):106-107.

论文作者:李颖群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  ;  ;  ;  ;  ;  ;  ;  

预应力技术及其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颖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