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论文_梁晓丽

论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论文_梁晓丽

山东省平度市实验中学 266700

摘 要: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在网络枝术被广泛应用的当下熟练地掌握信息枝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尤为重要。同样的信息枝术也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课堂当中而且还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在初中信息枝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教学时首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 兴趣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当中,需要教师积极地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助于他们主动发挥的空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初中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带着兴趣学习,枯燥无味的知识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被动的学习也会变成主动。课未始,趣先行。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乐学不倦。同时,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器官实现的,是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在讲课前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动画补间动画——旋转的风车”一课时,我先问学生小时候玩过风车吗?你的风车是怎么做成的?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先让学生回忆、讨论、回答。接着教师展示几个小动画:单个匀速旋转的风车、一排匀速旋转的风车、由快到慢旋转的风车、由慢到快旋转的风车。教师重点提醒学生观察单个匀速旋转的风车,此动画由哪些元素构成的,什么在动,什么不动?在Flash中至少用几层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大增,跃跃欲试。

教师要感染学生,先要感染自己。激趣引导,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重自主实践操作,品尝成功乐趣

动手能力就是一种实践能力,是探索科学必须具备的能力。学生——教育的产物,将担负为国家、为世界寻找科学真理的重任。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如在学习“旋转的风车”这一动画补间动画时,以前我,总是担心学生自学学不会,于是我演示一步,让学生做一步,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全班有六十多位学生,结果只有几位做成功。如今我痛定思痛,狠下决心,一步也不讲,让学生对照课本、参考学案进行自主实践,结果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全班竟有一半多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尝到成功乐趣的学生,看到老师和同学欣赏的目光,自觉指导帮助同学,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好风气。爱因斯坦说过:“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什么。能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才是真理。”扬振宁博士也曾说过:“成功的奥秘在于多动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要注重自主实践操作,给学生品尝成功乐趣的机会。

三、借助实物演示,将抽象概念形象化

教师通过实物、模型等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新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学习的技法。此法有利于形成学生生动的表象,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因此,这种方法对小学生比较实用。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导入新课,即可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增强直观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创造了条件,又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时要用到一个“层”的概念,这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概念。于是我自制了一个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在三张透明胶片上用彩笔分别绘制了一架飞机、一艘轮船、一幅大海蓝天背景图。我将背景图胶片放到后面,飞机、轮船的胶片放到前面,三张胶片叠放到一起。当我移动飞机胶片时,感觉到飞机在蓝天上飞行;当我往相反方向移动轮船胶片时,看到轮船在海上航行。通过这一实物演示,直观地告诉学生:Flash的层就像透明的胶片一样放置着不同的动画图像,当其中的一部分图像运动时,就会产生出动画。接着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我将飞机、轮船画在同一张透明胶片上,飞机、轮船还能往不同的方向移动吗?显然不能,这样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在Flash动画制作中不同的动作要占用不同的层。这样学生对为什么要进行动画分层有了直观认识,化解了难点,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玲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6),40-41。

[2]汤小姗 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6),50-51。

[3]占海宝 陈梅 田振清 云计算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30-31。

论文作者:梁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论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论文_梁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