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论文_蔡奇霖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 四川 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矫形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2017年12月的53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矫形器应用,分析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0级(15.09%)、Ⅰ级(69.23%)、Ⅱ级(26.41%)、Ⅲ级(7.55%)与治疗前(0、15.09%、73.58%、11.32%)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矫形器的应用,可有效改善躯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牙列缺损;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115-02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指脊柱侧弯角度小于45°,多发生于青少年,临床中并适宜采用手术治疗,多是借助矫形器,起到限制脊柱活动的效果,从而稳定病变关节,减少椎体负重,减轻局部疼痛,促进病变愈合[1]。本文为了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矫形器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收治的53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2017年12月的53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行CT及X线片检查确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弯;侧弯角度20°~45°;理解并签署该研究制定的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无原发性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及其精神病者。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10~16岁,平均年龄(13.45±2.56)岁;侧弯部位:24例胸段者,29例胸腰段者。

1.2 方法

根据需要佩带矫形器的侧弯患者,给予2~4周的牵引治疗,所采用的牵引法为垂直悬吊法。套住患者的下颌及枕部,将患者的头拉起,并将绳索悬挂在单杠之上,垂直提起患者,直至患者两脚离地,每日4~5次,每次15分钟。垂直悬吊的方法较简单且有效,颈椎承受牵引重量,其次是胸椎,可有效减轻颈椎负担,同时在患者两侧腋下采用2根牵引绳,可延长坚持时间,避免由于颈椎的损伤而增大腰部软组织痉挛的拉长。

采用特制矫形器,当前国内制作及装配较多的脊柱侧凸矫形器,采用石膏绷带取型、阳型修整-热塑材料等负压而形成的脊柱矫形器,其结构是前测开口,比较轻便及简洁。开始佩戴矫形器时,每日都需要23小时,1小时做矫正体操。在矫正效果较好的条件下,可相应减少每日穿戴时间,每日减少2~3小时,直至白天不穿矫形器。对于穿戴矫形器的患者,至少每3~6个月复查1次,且根据脊柱的可矫正性进行调整,从而增强矫形器的矫正压力。

每日需抽取1~2小时针对侧凸进行训练,矫正体操后,在匍匐位及卧位进行,可有效消除脊柱的纵向重力负荷,放松脊柱各个关节,从而增加脊柱活动度。在整个过程中,动作应平稳且缓慢,充分用力,每一动作应历经2~3秒,并且重复10~20次或者更多次数,直至肌肉疲劳。俯卧位后行骨盆后倾动作,最大限度抬起头部及肩部;在骨盆后练习后,还可做俯卧撑。收缩胸廓,加压垫分离动作练习。脱下支架后,做一些简单的牵拉单杠及游泳等活动。

1.3 观察指标

比较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脊柱侧弯度数及旋转角度,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0级:侧弯度数<10°;Ⅰ级:侧弯度数10°~21°;Ⅱ级:侧弯度数21°~35°;Ⅲ级:36°~45°。

1.4 统计学分析

临床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脊柱侧弯度数与旋转角度分级采用(%)表示,用χ2检验,若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0级、Ⅰ级、Ⅱ级、Ⅲ级的占比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所示。

3.讨论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属于小儿骨科肌肉系统较为常见的畸形,处于生长发育期间青少年出现不明原因的脊柱侧弯,其发病率达到2.34%左右,在脊柱侧弯患者中占据80%左右。当患者病情较严重时,可影响患者胸廓的解剖结构及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导致截瘫。若不及早给予治疗,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2]。临床中常采用康复疗法,主要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心理疗法及其佩戴矫形器等。其中矫形器是通过生物工程力学中的三点系统,改变脊柱、骨盆、胸廓及其肩甲带的力学与运动学特征,有着较好的弹性,所产生的弹力经过胸壁对凸侧的肋骨而发挥出重要作用,最后通过凹侧腋下与骨盆外侧对抗,从而矫正脊柱侧弯[3]。在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矫形器材料为聚乙烯,有着较强的柔韧性及可塑性,可适当放松及体操训练,训练时间不超过2小时,从而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等肌力降低等并发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之中,其呼吸功能训练在佩戴支具时进行,放松时间时可进行体操训练及腰背肌训练等,从而增强患者躯干肌力量与呼吸肌控制能力,最终纠正骨盆倾斜,从根本上减轻患者伤痛,提高生存质量。本次研究中,治疗后,0级占15.09%,Ⅰ级占69.23%,均高于治疗前。

综上所述,矫形器应用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脊柱侧弯度数,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曾献栋.矫形器配合矫形操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2016,1(31):35-36.

[2]孙永刚.矫形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10):129-130.

[3]卢颖.矫形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05):566-568.

论文作者:蔡奇霖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矫形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论文_蔡奇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