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研究论文_吕亭亭

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研究论文_吕亭亭

(南开大学)

摘要:互联网技术与行政管理方式的融合,促进传统的行政管理办法的转变,是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实际出发,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面临的新挑战,从创新方向与对策两个方面,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政府行政管理;管理方式;创新

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势在必行。政府日常管理事务的多样化,增加了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难度,原有的行政管理策略与方式无法满足当前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造成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疏漏,不利于改革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互联网背景下,基于行政环境的改变与行政管理工作内容的增多,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更好地为全体国民服务。

1.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面临新挑战

1.1行政环境改变

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推广,推动新媒体的发展,人民群众参与、议论政府工作的平台更加多样化,传统的行政环境发生改变,原有的行政管理方式与当前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不适应,体现在资源、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影响较大。互联网背景下,行政环境的改变牵涉到行政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界环境,微博与微信等网络平台的产生与普及,便于广大人民群众针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政府应顺应行政环境的改变,结合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在互联网冲击下发生的变化,革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快速适应行政环境发生的改变,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不同行业与不同文化程度的网民代表着不同群体,而广大网民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表达出的看法与观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突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应切实解决的问题。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促使行政环境发生改变,如用户粘性不断提高的微博逐渐成为信息的发散地,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网民在微博上交互信息与交流经验,抒发见解,被看作是公共话题讨论发酵的“众议院”。微博信息包罗万象,但信息的真与假、全面与否需要依靠广大网民自己进行分辨,广大网民在微博上的信息交互,成为政府部门收集民意与回应舆情的重要途径,推动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更新。

1.2行政管理方式转变

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是政府部门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做出的改变,是提升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不断推动体力操作型政府工作人员向知识智能型政府工作人员的转变。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无法满足现阶段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而电子政务的推广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具有推动作用,无纸化与自动化的办公逐渐成为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方向,有利于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履行。政府网站与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样化的电子政务形式,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也是专家咨询制度与公示制度等相关政策制度得以推行的重要载体,督促政府工作人员从公众角度去换位思考,以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基础开展行政管理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等问题。

民主政治建设依托社会公示制度与听证制度等相关政策规章来实现,关系到政府相关政策与决策在具体工作中的落实。现代社会面临的决策问题层出不穷,造成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不适应,结合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当前政府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政府应积极转变行政管理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的心声与意见予以广泛收集,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决心,实行民主化的行政决策,认真听取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与建议,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以便将政府行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

2.1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方向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以及互联网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推动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向服务行政方式的创新,对提升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极为有利。传统的行政管理体系是以政府为中心,由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全面把控行政管理工作,对人民群众提出的问题与建议缺乏重视,普遍是采用强制性行政手段去管理经济社会事务,行政管理方式偏重于管制行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要求,以及治理环境的改变,推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服务行政方式在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落实受到重视,要求政府结合相关政策规章,简化办事流程,以人民、以社会为本开展行政管理工作,转变滞后的官本位与权力本位思想,对办事民众微笑服务,以服务为导向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予以规范,减少硬性管理措施与强制性手段,宏观调控市场发展,保障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政务公开与政企公开等相关政策在具体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落实,推进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公开与透明。电子政务功能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而不断完善,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保障,公开行政更有助于提升政府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而网络新媒体的推广应用促进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渠道的多样化,人民群众借助网络平台监督行政管理和发表政治主张,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网络政治参与是政府行政管理公开的重要体现,也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政治参与的现状,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改变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有利于人民群众参政质量的提升。

2.2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对策

2.2.1完善电子政务功能

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与环境发生改变,而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要求政府部门结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具体情况与困境,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完善电子政务功能,构建政府与企业和公众三者高效互动的信息化政府形态,以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的专业分工为基础,考虑到政府工作的现实困境,积极转变政府的组织机构,简化行政管理工作流程,转变传统的金字塔型政府组织,结合电子政务建设区沥青政府行政程序,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促进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打破传统的政府部门职能分割,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标准化信息的信息化操作,以并联模式的业务流程替代传统的串联模式,减少政府部门在信息交互过程中不必要的交接环节,按照自然顺序推进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为政府行政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政府职能转变是简化政府行政管理流程的关键,依托电子政务的建设,将组织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抛弃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既得利益,简政放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以便提升政府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2.2.2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及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政务公开与政企公开,促进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与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要求政府充分考虑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要求,结合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确政府机关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类型,如法律法规与财政资金用途等,让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保障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政府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依托电子政务的建设,考虑到行政管理的具体工作,督促政府部门积极履行信息公开的职责与义务,完善行政救济制度,及时发布信息,关注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提出的问题。以电子政务的建设为基础,政府向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提供信息,利用电视、网络新媒体与政府网站等多样化渠道传播政府政务信息,建立多层次且面向全方面的信息公开渠道,提升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基于互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对政府工作改革的推进作用,考虑到网络环境融合对行政环境的改变,完善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紧抓网络新闻发言人队伍的建设,针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定时召开网络新闻发布会,听取广大网民提出的问题与意见,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法律规范,突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亲和力,妥善处理网络突发事件,树立政府形象。

结束语:

服务型政府建设与互联网的深入推进,行政环境与工作内容的改变,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具有推动作用。综合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明确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方向,完善电子政务功能,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切实提升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真正履行政府职责。

参考文献

[1].刘影.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4,(04):380-383.

[2].尹媛媛.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J].戏剧之家.2016,(04):246.

[3].李康平,方玉强.互联网背景下政府治理方式的优化与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5,(19):286.

[4].李鑫.“互联网+政务”背景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2015,(09):86-88.

论文作者:吕亭亭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研究论文_吕亭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