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_罗虹丽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一项重要的税收改革,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营改增”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营改增”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为有关需要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工程建设项目;项目造价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有的税收制度已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全面推进“营改增”,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营改增”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针对“营改增”带来的影响,做好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工作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营改增”概述

“营改增”就是将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全额征税,称为价内税;增值税对当期增值额进行征税,称为价外税。“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主要是避免各行业重复缴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是完善我国税制的重要措施,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营改增”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施工企业承担,而施工企业受“营改增”影响导致税负的增加或减少将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

2 “营改增”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影响分析

2.1 对工程造价概预算编制的影响

概预算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招标报价的合理性,对于投资主体决策项目工程实施发挥着重要作用。“营改增”实施前,概预算工程造价在工程量计价清单体系下估算起来十分简单,且营业税是价内税,征收税率固定,概预算工程量是重点。“营改增”后,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概预算编制要从增值税销项税额、工程造价两个方面进行预算编制,体现增值税“价税分离”模式。概预算重点将是工程量和增值税额进项税的取得。税额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概预算工程造价的合理性,而且也成为“营改增”后工程造价概预算的难点。

2.2 对招投标价趋于合理性的影响

合理的概预算工程造价将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项目工程招标报价的制定,它也将成为选择项目建设承接主体的重要依据。招标价定的太低没有承接主体,招标价定的太高,影响纳税人的利益投资浪费。因投标企业良莠不齐,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项税额何时取得,取得多少受承接主体规模,企业和财务管理模式、精细化程度等多方面影响,招投标价如果不考虑税金的不确定因素一味的选择最底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将出现中标企业施工过程中因实际税负过高挤占利润空间超过施工企业可承受范围,施工企业最终会将税负风险转移。比如:和投资主体谈判互相分担税负,增加投资总造价;选用成本较低的材料维持最低利润额,导致豆腐渣工程增加;施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导致直接弃投形成烂尾楼工程。

2.3 对税负的影响

为适应建筑业“营改增”的需要,住建部2016年2月19日发布了建办标[2016]4号通知。通知“营改增”后工程造价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工程造价=税前工程造价*(1+11%),其中,11%为建筑业拟征增值税税率。

税前工程造价=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各费用项目均以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价格计算,相应计价依据按上述方法调整)。

例如:按照新的计价公式,对同一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概预算基于“营改增”前后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

营业税下税前工程造价(20602789.54)-增值税下税前工程造价(18932144.9)=1670644.64元。占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比例为1670644.64/2082535.94=80.2%。即在本案例中工程只有承包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额度占到整个工程实际进项额度的(80.2%)时,承包方在增值税下取得的工程款与原营业税下取得的工程款持平,保持“营改增”前后税负一致。

2.4 对工程建设项目决算审计的影响

工程建设项目超计划投资现象比较严重。不少项目“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工期一再推迟,工程款项支付不及时。在“营改增”前工程造价决算审计主要对工程变更量在原合同价的基础上审计,“营改增”后这部分审计不会有太大变化,有变化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和审计决算不能及时出报告导致工程款支付不及时垫付的税金成本由谁来负担,以及施工企业不能取得合理平衡点税负进项税抵扣专票而增加的工程造价成本由谁来负担,负担多少。

3 应对策略

3.1 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培训

人才是各项政策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相关部门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及领导进行“营改增”知识集中培训,宣讲政策要点。提高对工程造价数据的准确把握和控制,提高工程造价信息的准确性。相关人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营改增”税制改革不仅是企业的事情。

3.2 注重合同签订细节,提前做好税收筹划

任何税收筹划都应该以形式和实质的合法性为前提。合同是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最重要的法律依据,也是税收筹划的合法体现。相比营业税,增值税计征环环相扣,管控严格,对企业管理水平及内控水平要求较高,合理选择承接主体和合同规范化管理较为明显。

“营改增”后建筑业的纳税地点为机构所在地并开据发票,在施工所在地预缴一部分增值税,附加税在施工所在地交纳;与营业税在施工所在地缴税,地税代开发票相比会减少施工地财政收入,签订合同时考虑要求承接主体在当地成立法定机构合法增加本地财政收入。此外,工程建设项目通常需承接企业垫付资金,而企业垫付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其利息费用巨大且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票将直接导致工程成本增加;企业资金短缺还将导致无法取得材料等正常的可抵扣进项税增票,所以合同中约定合理的付款方式既能解决施工企业合理有效分配资金,又能减少因赊欠材料款而没有进项税发票情况。

3.3 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制度

项目管理主体一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争取投资,不断地增加工程预算,最大限度地获取财政资金,为自己单位谋取利益,从而造成投资得不到有效控制,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开展的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大多是事后的静态审计,所起的作用不够全面,主要起揭露和监督作用,对建设过程中已经造成的损失浪费,只能是“秋后算账”。工程投资是动态的,它随着政策的变化、国家规范标准的提高,工程概算随之调整。有些超概算因素是合理的,有些概算是不合理的,如何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将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转移,提高审计质量,创新审计制度是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比如:考虑聘请中介机构审计,解决审计机关人员少、工程建设项目多审计周期长且不能每个工程做到全程参与的矛盾以控制审计质量,为绩效评价制度提供有益的取值指标。3.4 完善绩效评价制度

为了更准确地考量财政支出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事前确定的绩效目标,是否增进或多大程度上增进了公共利益以及效果与支出相比是否“值得”,引入绩效评价十分必要。对投资项目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工程前期管理、工程建设管理、项目产出效益、基建财务管理、项目成本控制等考核大类,被分级细化成几十个评价指标,并一一打分。是领导考核结果对普通员工的考核过程。

4 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方向,该建筑产业结构优化带来便利的同时还,也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企业要认真分析“营改增”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的影响,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的控制工作,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企业全面实施“营改增”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究[J].刘文宇,曹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

[2]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蒋春晖.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0).

论文作者:罗虹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  ;  ;  ;  ;  ;  ;  ;  

“营改增”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_罗虹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