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开发研究

鄱阳湖区开发研究

余欣荣[1]2000年在《鄱阳湖区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模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在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区域开发的理论、模式和实践后,研究了鄱阳湖区11个县(市、区)资源开发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1998特大洪水所给予的启迪。在此基础上,应用PRED系统诊断的方法,对鄱阳湖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人为核心、土地为对象、水为基础的“人—地—水关系模型”和湖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策略和政策建议,并对湖区资源环境开发、治理和保护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具体的、基础性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了鄱阳湖区资源环境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开发中的成就与失误,总结了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分析了在新的形势下鄱阳湖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区域开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把鄱阳湖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并将其置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大系统中,应用PRED系统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鄱阳湖区PRED系统的内在联系、外部关系和系统的特征(主要为开放性、多宜性、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等),提出鄱阳湖区PRED系统的实质就是人地水关系。 3 提出了鄱阳湖区人地水关系模型及其数学表达。在该关系模型中,人为核心、地为对象、水为基础。用此模型,分析了湖区开发在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顶峰期的阶段特性。得出湖区人口压力大、素质低是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环境退化、洪灾频繁的根本原因。 4 鄱阳湖区的开发、治理必须以实现体现效益目标和公平目标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因此,鄱阳湖区的开发原则应包括:优势性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市场性原则;湖区的开发策略重点要作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建立“人口—教育—就业—培训—区域可持续发展”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合理开发湖区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调整湖区的产业结构,搞好小城镇建设,保护湖区的生态环境,并充分发挥科技、市场和资金在湖区开发中的作用。 5 在对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开发历史、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后,提出了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将可持续评价的思想引入土地资源评价中,经过评价因素的选择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用特尔菲方法,进行了鄱阳湖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定量评价。将可持续性评价结果与湖区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相结合,提出了湖区农地资源和市地可持续利用的方式、结合灾后重建进行土地整理的策略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6 在对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开发治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鄱阳湖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湖区水资源必须考虑二方面:一方面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搞好水利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按照“低水种养、高水蓄洪”的思路,科学开发水产资源,并从法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渔政管理的建议。 7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是邵阳湖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通过分析该区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正、负面影响,提出了“人口一教育一就业一培训一区域可持续发展”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和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具体对策。 吕 以国内外产业结构和布局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郡阳湖区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现状、存在问题与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对策。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了“都阳湖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定量研究了湖区产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干预刺擞投资以及突出科教作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等湖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对湖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开发、繁荣与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9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湖区小城镇体系发展和布局的研究,其中将“作用力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人三个城市的相互影响分析和用于区域内小城镇体系、规划和布局。提出了湖区小城镇体系发展的构想和结合灾后移民建镇建设小城镇的措施。 10分析了邵阳湖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引起生态环境的问题因素,提出了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生态农业和“治湖必须治水、治水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等的系统性、全局性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共同实现三大效益的邵阳湖区域可持续生态经济的模式。 由于本研究范围巨大,内客众多,涉及面广,融合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多学科的内容,只能对湖区资源环境中带有根本性的、基础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不可能将邵阳湖区所有的问题都涉及到,更无法对湖区资源环境开发、治理、保护中的各个具体问题进行深人的研究。对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研究中逐一进行深化。

黄细嘉, 谌贻庆, 龚志强[2]2005年在《鄱阳湖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与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鄱阳湖区旅游资源具有山江湖多元空间一体、高丰度构成、互补性强、组合好、内涵丰富、可进入性强等分布特征。在市场主导下的精品名牌战略和开发机制下的管理创新战略指导下,构建环湖旅游网络体系,从整体上建设三横两纵"日"字型旅游产品和大交通网络系,建设大、中、小、特4个层面的"山江湖"旅游产品工程。

曾敏[3]2011年在《鄱阳湖区耕化与生态环境变迁(1840-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日益关注生态环境的今天,对于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生态环境的研究成果很多,但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地理学、经济学和生物生态学的角度。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材料,对鄱阳湖近代生态环境变迁历史进行综合研究,并主要探究其中一个方面农耕化与生态环境变迁,希望能为正在兴起的鄱阳湖研究填砖加瓦。本文针对鄱阳湖研究的薄弱环节,着重研究了如下内容:第一章近代鄱阳湖区人口增长与湖区农耕化。主要对湖区的人口变化、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围湖造田和湖滩草洲垦殖等社会生态环境几个要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是鄱阳湖区社会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因素。第二章鄱阳湖区自然生态的嬗变。由于湖区人口增长和农耕化,使湖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基本生态要素也发生了变化,并进一步导致湿地减少、水质污染、生物资源锐减、水旱灾害频发等问题。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湖区开发是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可能对环境造成难以逆转的破坏,酿下苦果。所以我们必须慎言开发,尊重自然。

贺志明[4]2008年在《鄱阳湖区风电场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鄱阳湖是全世界著名的生态湿地,栖息着很多受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和动物,鄱阳湖北部的湖岸和湖滩储藏丰富的风能资源,风电场的建设已经拉开序幕,研究鄱阳湖区风电场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江西省鄱阳湖区风电场规划装机容量为93.1万kW,每年可以为电网提供2.07×10~9kW·h,每年可以节约标煤63.82万t,同时每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202万t,减排二氧化硫1.15万t,减排烟尘4.18万t,减排氮氧化物1.34万t。按风力发电具有减排0.28元/kWh的环境价值估算,江西省鄱阳湖区风电场每年的环境价值为5.8×10~4万元。从候鸟分布区域来看,鄱阳湖区的候鸟主要分布在鄱阳湖的吉山—松门山以南的区域,而鄱阳湖区风电场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北部水域两侧的湖岸、湖滩。规划中的风电场和现有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其中皂湖湖滩风电场、老爷庙湖滩风电场和军山湖湖滩风电场场址的建设将直接影响鄱阳湖的生态湿地187km~2,直接减少了一定数量的鸟类栖息和觅食的场所。风机运行将直接影响鸟类在风电场范围内的飞行,存在鸟类碰撞叶片而伤亡的风险。鄱阳湖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行对生态湿地、景观和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吴罗发[5]2012年在《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构成,分析了2000~2010年鄱阳湖区25个县市农业面源污染TN、TP和COD负荷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2000~2010年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TN负荷总量由37952 t增长到42108 t,单位耕地面积TN负荷几乎没有发生改变,但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6.4%;TP负荷总量由9905 t增长到12230 t,单位耕地面积TP负荷由11.2 kg/hm2提高到13.2 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1.4%;COD负荷总量由142162 t增长到183206 t,单位耕地面积COD负荷由161 kg/hm2提高到197 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8.7%。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较大的县市主要分布在高安市、南昌县、丰城市、东乡县等;单位耕地面积排放强度较大的县市主要集中在东乡县、万年县、余江县、新干县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王昌民[6]2013年在《明清时期鄱阳湖区交通地理研究(1368-1840)》文中研究指明鄱阳湖地区是江西最重要的热点地域之一,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自然条件,长期以来就是整个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历史时期,本区的就具有较明显的交通优势,明清以后,由于多重原因,鄱阳湖区的交通在前代的基础获得了明显进步,使得地方社会历史进步显著。。本文试图探讨分析明清时期(1368-1840)鄱阳湖区交通地理的各要素与整个地方社会历史进程的关系,论文内容为按六章展开论述:一、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目的、意义、学术史回顾以及写作基本思路;二、明清时期鄱阳湖区交通发展的有利条件,这部分分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方面分析;三、分析鄱阳湖地区这一时期的交通路线及交通枢纽,以图分层理清地区主要水陆干线以及因交通线汇聚而形成的交通枢纽和交通节点;四、研究这时期交通设施的兴修和维护、水陆交通机构设置和交通管理的强化;五、主要是研究交通地理要素与地方社会的关系,主要从交通与物流、交通与人口以及交通与地方城乡空间的变迁等几个要素加以分析探讨;六、文章的结论,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概括交通地理与整个地方社会进程的关系。笔者试图分析离明清时期地区的交通地理与社会关系,力求探讨交通地理要素与当时社会经济、人口、城乡发展等多方面的某种规律,以期在前人的基础上能有一点新的发现。

闵骞, 闵聃[7]2010年在《鄱阳湖区干旱演变特征与水文防旱对策》文中认为根据实测水文资料与历史记载资料,分析鄱阳湖区近1 000年来干旱的气候演变特征,表明从大周期上看,本世纪鄱阳湖区的气候严重干旱属正常偏少状态;但从小周期上看,本世纪前20年湖区气候严重干旱为偏多状态,未来十几年的抗旱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利用都昌站水位资料,分析鄱阳湖区近55年来干旱的水文变化特征,表明干旱的水文变化较气候变化更为剧烈,且单向性变化趋势更加显著,说明湖区抗旱水资源利用困难呈加大趋势,旱期供水形势极为严峻。探讨了新形势下水文防旱对策。

陈峰云, 刘伟, 吴宜进, 蔡崇法[8]2008年在《鄱阳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鄱阳湖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典型的湖泊湿地,具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种群和灿烂闻名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资源加之宏观上的区位、交通、客源市场等优势,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单一的农业、渔业生产结构,掠夺式开发湿地资源,加之主观上认识的不足,造成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退化、污染严重等诸多因素制约了鄱阳湖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据生态学和旅游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笔者提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对策与措施,以期实现湿地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李彦, 赵小敏, 欧名豪[9]2011年在《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环鄱阳湖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主体功能分区基础上,对环鄱阳湖区进行土地利用分区,以实现空间有序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差异化管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根据环鄱阳湖区主体功能分区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图,在ArcGIS9.2中进行叠置分析和空间聚类分析,通过制定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属性赋值规则,得到环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分区图。在土地利用政策层面协调主体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将环鄱阳湖区划为农业用地区、生态林用地区、城镇及工业用地区和湿地保护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用途管制措施。

戚京城, 胡广汉, 彭国华, 万保平, 胡位陈[10]2010年在《鄱阳湖区流动渔、船民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文中提出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鄱阳湖区流动渔、船民进行了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问卷调查流动渔、船民1 841人,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1 466人,阳性544人,Kato-Katz法粪检IHA阳性者498人,粪检阳性102人,鄱阳湖区流动渔、船民血吸虫感染率为7.60%,显著高于当地一般人群感染率(1.24%)(χ2=20.987,P<0.01)。

参考文献:

[1]. 鄱阳湖区开发研究[D]. 余欣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2]. 鄱阳湖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与开发研究[J]. 黄细嘉, 谌贻庆, 龚志强.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5

[3]. 鄱阳湖区耕化与生态环境变迁(1840-2010)[D]. 曾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11

[4]. 鄱阳湖区风电场环境影响研究[D]. 贺志明. 南昌大学. 2008

[5]. 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布研究[J]. 吴罗发.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6]. 明清时期鄱阳湖区交通地理研究(1368-1840)[D]. 王昌民. 暨南大学. 2013

[7]. 鄱阳湖区干旱演变特征与水文防旱对策[J]. 闵骞, 闵聃. 水文. 2010

[8]. 鄱阳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 陈峰云, 刘伟, 吴宜进, 蔡崇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

[9].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环鄱阳湖区为例[J]. 李彦, 赵小敏, 欧名豪.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10]. 鄱阳湖区流动渔、船民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J]. 戚京城, 胡广汉, 彭国华, 万保平, 胡位陈.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0

标签:;  ;  ;  ;  ;  ;  ;  

鄱阳湖区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