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与手术疗法治疗肠梗阻疗效的对比与分析论文_蒋健,赵伟,诸锡奇

蒋健 赵伟 诸锡奇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普外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治疗肠梗阻中采用非手术方法及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及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肠梗阻中采用手术疗法明显优于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对比明显,在临床上可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肠梗阻;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714-02

在临床上肠梗阻作为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较大的威胁,有较高的病死率。因为肠梗阻有很多发病因素,而绝大部分是由于手术造成的连续肠梗阻,在临床上关于治疗肠梗阻采用哪种方式仍存在较多争议,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也各有差异[1]。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微创技术的应用,手术方式的效果逐渐呈现出来。为了进一步探究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6例,以手术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28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有15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2-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3.1)岁,患者病程均在8h-2d之间,平均病程为(1.5±0.6)d,对其疾病进行分型,其中有14例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有9例为粪石性肠梗阻,5例为其他。对照组有16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3-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3.2)岁,患者病程均在9h-2d之间,平均病程为(1.6±0.4)d,对其疾病进行分型,其中有13例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有10例为粪石性肠梗阻,5例为其他。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式,即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使其水电解质保持平衡,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进行抗感染治疗,反复灌肠等,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奥美拉唑及奥曲肽等[2]。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即腹腔镜手术方式及开腹手术方式,其中20例患者腹腔镜手术方式,8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方法如下:将CO2气腹构建起来,手术操作用三孔法,将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粘连带用电凝护着超声刀进行处理。粪石性肠梗阻用夹碎的方法进行处理,移动其到远端,根据患者的情况,必要时采用体外碎石方法[3]。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恢复时间及复发率。

1.3 疗效判定标准[4]

当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排气及肠鸣音呈现正常,应用X线呈现出肠管处于正常状态,且腹腔无积液现象视为显效;当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X线呈现出肠梗阻有所缓解视为有效;当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变化或者加重,X线呈现出肠梗阻严重则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由显效率及有效率构成。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处理方法对研究中的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表示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例数为20例,有效例数为7例,无效例数为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组患者中显效例数为9例,有效例数为11例,无效例数为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

经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观察组患者中无1例发生了复发,而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发生了复发,其复发率为17.86%。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肠梗阻作为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等,据相关研究报道可达5-10%的病死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5]。由于有较为复杂的致病原因,其中最为常见的属手术造成的粘连性肠梗阻及粪石性肠梗阻。而对于采用非手术治疗还是采用手术治疗治疗肠梗阻在临床还存在争议。认为非手术治疗较好的研究者以手术后可能将粘连加重为依据,随之并发症也会随之增加,对临床疗效有较大的影响[6]。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针对重症患者,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更多的研究者更加倾向于尽早地采用手术治疗,特别是肠梗阻严重的患者,而其手术治疗的缺点则为有较大的创伤性,因此,手术手段极为重要。

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为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持,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肠梗阻治疗中得以应用,减少手术带来的创伤性,且恢复速度较快。本文通过选取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腹腔镜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手段的比较分析,从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显效例数为20例,有效例数为7例,无效例数为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组患者中显效例数为9例,有效例数为11例,无效例数为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无1例发生了复发,而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发生了复发,其复发率为17.86%。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的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手术疗法治疗肠梗阻效果显著,对于手术会增加岩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可在手术中加以控制,全程实行无菌操作,对炎症进行预防。在手术中要保持动作轻柔,将肠管的暴露时间缩短,将对腹腔的刺激减少。在手术完成后,清洗腹腔要及时,清除腹腔中的炎性递质、坏死组织或者异物[7]。应用抗生素,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等以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治疗肠梗阻中采用手术疗法比非手术疗法效果显著,不但可以将治疗总有效率提升,同时对于患者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降低,其近期效果明显,同时根据随访,其复发率也较非手术方式低,远期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及治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雷涛.非手术与手术疗法治疗肠梗阻疗效的对比与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5):1965-1966.

[2]王正均.非手术与手术疗法治疗肠梗阻疗效对比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152-3153.

[3]肖敏.非手术与手术疗法治疗肠梗阻的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1):89-90.

[4]董方前.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3927-3928.

[5]林福然.非手术与手术疗法治疗肠梗阻疗效的对比与分析[J].医药前沿,2015(16):61-61,62.

[6]王海艳,崔冬雪.急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附112报告)[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6735-6736.

[7]任天来.手术与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对比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0):60.

作者简介:

蒋健(1987-02~ ),男,江苏宜兴人,硕士。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治疗。

论文作者:蒋健,赵伟,诸锡奇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非手术与手术疗法治疗肠梗阻疗效的对比与分析论文_蒋健,赵伟,诸锡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