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堤施工质量控制的探索论文_蒋东川

防洪堤施工质量控制的探索论文_蒋东川

广西科源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530023

【摘 要】某防洪工程项目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按照规定程序施工,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文章从防洪堤建设入手,对工程施工质量关键要点的技术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防洪堤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防洪堤;质量;进度控制;探索

0 前言

近些年,我国还是发生了不少洪水灾害,特别是城市人口密集、建筑物多的地方,防洪堤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防洪堤工程具有建设投资规模大、战线长、工期紧、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如何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施工质量的统一,是防洪堤工程施工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旦施工质量控制不当,则可能威胁到周边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严重情况先会导致国民经济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引起社会上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城市水利防洪工程中,防洪提工程的施工是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只有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才能确保防洪工程安全度汛。

1工程概况

某防洪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5316m3/s;堤防级别为4级,砂土混合料筑堤,顶宽21m,设沥青路面,迎、背水坡坡比均为1:3。该防洪堤所在地区多次遭受洪水灾害,严重影响周边人们的生活。故控制好防洪堤的施工质量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2 坝体填筑施工

2.1 碾压施工参数的确定

在坝体碾压前,为了复核调整设计提出的施工参数,对碾压料进 行了碾压试验及相对密度试验,经工程部技术领导小组讨论研究,最后确定施工参数:碾压机具为sd-10t 自行式振动碾,铺层厚度 30 cm,碾压遍数8 遍,干容重1.62 kn/m3,含水量22.5%,相对 密度0.92。

2.2 坝基清理

在进行清基在堤防施工中是重要隐蔽工程,堤身回填范围内的杂草、石块、腐蚀土、杂物和含水量高的淤泥等应清除,基础基面清理边界应在设计基面边线外 >50 cm,清除厚度一般为 50 cm,具体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开挖面清理平整后应经业主、设计、监理、质监等部门检查验收并签证才允许填筑。

2.3 堤身填筑施工

堤基清理至设计高程后,经联检合格后,即可以开始堤身填筑。本工程施工由最低洼部位开始,按水平分层向上铺土填筑的方法填 筑。先在土料场采用2 m3 挖掘机挖装土料,20 t 自卸汽车运至工 作面,采用后退法卸料,用推土机铺料平仓,在同一个工作面上,统一铺土,统一碾压,仓面基本平整,起伏差不超过10 cm。为了 保证堤边填土的质量,应在设计边线外侧各超填50 cm 的余量。铺 土层厚度用制作的标尺控制,标尺放在距卸料前端5 m 处,铺层的 厚度为30 cm。平土的同时,将旧堤推成台阶状,以利于新老堤结 合面压实。因土料从土料场直接挖取上坝,含水率一般在23.3%~ 24.5%之间,故碾压过程不需洒水。碾压设备为sd-10t 自行式振 动碾,碾压平行于坝轴线方向进行,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遍数为 8 遍,行走速度控制在2~3 km/h。严禁无振碾压、欠碾和漏碾,单元起碾和终碾处,必须用进退不错距加碾8 遍,局部振动碾压不 到的地方,用蛙式打夯机依次排布夯实。对于占压堤身断面的上堤 临时坡道作缺口处理时,将已板结老土刨松,与新铺土料统一按填 筑要求分层压实。

2.4 堤身与排涝闸接合处的处理

排涝闸施工完毕养护至设计强度的50%~70%的情况下即可进行填土施工。填土前,再清除砼表面浮皮、污物,涂刷 1:2.50(土、水重量比)的粘土(塑性指数 Ip>17)浓泥浆,涂层厚 3~5 mm,边涂刷,边铺土、夯实,涂浆高度与铺土厚度一致,回填从低到高,按水平分层向上铺土填筑,碾压机具应平行堤轴线方向,施工中统一铺料、碾压,均衡上升,减少缝隙的出现,因刚性结构周围通常是施工机械碾压不到的地方,该处回填土应减小铺土厚度,用蛙式打夯机或人工夯压实,有利于防止出现缝隙产生渗流。

2.5 雨天填土应注意的问题

雨前及时压实作业面,并做成中央凸起向两侧微倾。当下小雨时,应停止黏土填筑。黏性土填筑面在下雨时不宜行走践踏,并严禁车 辆通行。雨后恢复施工,填筑面应经晒、复压处理,必要时应对表 层再次进行清理,并待质检合格后及时复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斜坡的保护

坝体填筑施工完毕后,采用反向挖掘机削坡。削坡前,放样出削 坡边线(坡顶)及横断面的位置,按照设计坡比进行削坡,预留20 cm 采用人工削坡。削好后,用扫帚将其面上的松土清理干净。本工程坡面防护的形式采用先铺20 cm 的粗砂反滤层,然后砌m7.5 浆 砌石厚400 cm。护面工程属外观表面工程,系工程在建和完工后供 人们参观评论的主要部位,必须精心组织施工。施工前,放样出分 缝线、边线,在护坡脚和护坡顶打上木桩并标志粗砂反滤料的铺筑 高度及砌石面高程,垂直坡面每3 m 设一控制点,以便铺填反滤料 及砌石。粗砂反滤料铺设,用人工自下而上铺设,并洒水淋湿,人 工用铁锹拍实、挂线整平。砌石时从石料中选取40 cm 左右的块石,用较平整的一面作为坡面,有突出的部分用手锤敲打,以利美观。坡面平整度用测量放点,挂线控制。砌石做到“平、稳、密、错” 四落实。砌筑过程中所用的砂浆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制。砌石完 工后及时进行清缝、勾缝、养护。

4 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关键要点的技术控制分析

4.1 土堤重要部位的施工质量控制

4.1.2 土料场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前,应保证土料场的土料估量能够满足填筑堤防的要求,取料前,应对料场表层的淤泥土、杂质土、膨胀土、分散土料以及草皮、树根等进行清除,对于土料含水量也要进行控制,土料含水量较高时可将土挖出后,就进翻晒,直至土料含水量符合要求时再进行运输及填筑。

4.1.3 堤防填筑的质量控制

堤防确保质量的关键环节,施工前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对于含水量较低和较高的土,上堤后须采取一定的洒水和晾晒措施,达到最佳含水量(设计含水率)后进行压实,对于铺土厚度,严格按设计要求和碾压试验确定的碾压机具和铺土厚度等施工参数,一般控制在 20~30cm,薄层轮加,后退法卸料,压实度基本≥0.92,两次加载间隔时间以水平位移和沉降控制(5mm/d 和 10mm/d),同时要特别注意碾压部位,以防漏压、欠压、过压等现象,控制好碾压机械走向、行进速度及遍数等,在挡墙 1 m 范围内和框架式防洪墙堤的回填只能采用人工夯或轻型蛙式打夯机,贴边夯实,每次铺料厚度 <20 cm。

4.1.4 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是决定施工是否能够顺利保质保量的完工。本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原则是结合现场的自然条件、单位工程在施 工工序和空间布置上的逻辑关系,保证工程施工的均衡连续性。

4.2 新、老堤连接问题

新、老堤连接处首先应先将结合处老堤坡上的杂物、树根、植物根茎清理干净,并将老堤坡削成缓坡;根据填土的进度进行逐层清理,以保证新、老堤接头处填土能够很好地结合,高差比较大时可适当放缓坡度。对于老堤坡上是坚硬的粘土,在采用削缓堤坡的同时,可以沿缓堤坡上开挖一条结合槽,这样可以使新、老堤更好地连接。

4.3 钻孔灌注桩工程

钻孔桩是框架式防洪堤和水闸工程中的重要隐蔽环节,也是多发事故、不易处理的环节,涉及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再加段防洪工程建设技术工作。上施工难度大,时间短,极易忽略检查力度。施工前根据已探明的地质情况选择桩机类型施工,并做试成孔和单桩承载力及水平位移等试验,以利于验证设计参数;灌注桩为摩擦桩,在设计有效长度,桩孔底沉渣厚度 <100 mm,桩顶伸入底板等建筑物前要凿去桩顶松散层 >800 mm,并伸入 100 mm 深度,若为端承桩,未达到设计桩长,长短不一情况较为复杂,须反馈给设计单位处理;钢筋笼主筋优选采用双面焊,钢筋接头位置尽量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比值≤总数的 1/2,桩身砼必须连续施工,严格按设计要求提升导管速度,防止断桩、断层等现象,浇筑时控制好初凝时间,掌握砼的坍落度,同时成桩质量按有关规程进行检测,不合格的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4.4 分期施工问题

由于防洪工程建设的战线长、规模大、投资大,分标段实施,因受资金的约束,建设时间跨度大,各标段开工不一致,需分期实施。由于该工程地处典型的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春末夏初天气阴雨连绵为梅汛期;夏秋季节,热带风暴与台风盛行,当遇其袭击时会出现狂风暴雨,造成本流域大暴雨的主要天气原因,为台汛期;冬季天气以晴冷为主,也容易出现长时间的雨雪天气;春季初雨量稍有增大,为非汛期。就以往的工程建设,工程设计部门基本上未对分期施工问题给予重点考虑,鉴于这种情况,所以要求设计部门在工作中对分期工程的衔接问题要足够重视并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SL260-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

[2]韩磊磊,刘旭猛.关于水利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3]戴建华.堤防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2.

[4]王翠敏,王朝林.浅谈旬阳堤防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与生活,2011.

论文作者:蒋东川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3

标签:;  ;  ;  ;  ;  ;  ;  ;  

防洪堤施工质量控制的探索论文_蒋东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