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及开放式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铭国

经皮及开放式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铭国

张铭国

务川县昇辉医院 贵州遵义 564300

摘要:目的:探究运用经皮(PVP)及开放式椎体成形术(OVP)进行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此病症患者66例,对其运用PVP或是OVP加内固方式进行治疗。结果:66例病患在进行治疗后术后疼痛状况得到了较为显著的缓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患疼痛问题完全消除,VAS评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在后期的随访中也未发现病患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运用PVP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较为优良的疗效,且止痛效果较为明显。但在此方式的临床应用中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对于一些陈旧性骨折、脊髓压迫或是脊柱不稳病患应采用OVP及内固治疗,才能确保其疗效。

关键词:经皮;开放式椎体成形;脊柱骨折

为了探究运用PVP及OVP进行脊柱骨折治疗的效果,文章选取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此病症患者66例,对其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6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病患,均为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66例病患中,男43例,女23例,年龄范围63~86岁,平均年龄69.2±0.6岁。所有病患均存在中度或重度腰背部明显疼痛,脊柱活动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依照病患具体病情对其进行分组治疗,分别为经皮组及开放组,例数分别为29例及37例。经皮组病患为单个及两个椎体骨折病患,病程时长不超过3个月,且29例病患不存在脊髓或神经压迫表现。经检查后发现病患椎体后缘处均较为完整。开放组病患总数为37例,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椎体骨折类型为单个或多个,其病程时长均超过3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检查后发现病患脊柱存在侧弯或是后凸畸形,此类病患例数为22例;第二种,病患合并伴有脊髓或神经压迫表现,病例为10例;第三种,病患检查显现出脊柱不稳状况,病例为5例。

1.2 方法

1.2.1 经皮组治疗方式

29例经皮组病患采用PVP进行治疗,其穿刺入路采用经椎弓根入路。对病患应用镇静剂及局部麻醉。确保整个治疗环境的清洁无菌。在C型臂X线机下进行定位,运用活检针穿刺如病患椎体前的1/3处,活检针内径为2mm左右。治疗中运用到的灌注剂为TJ骨水泥,将8g粉末、5ml单体及造影剂1ml进行混合调配,运用注射器进行推注操作。注射器型号大小为10ml,所注射的骨水泥量为3~7ml。

1.2.2 开放组治疗方式

37例开放组病患运用OVP及内固治疗。治疗中入路位置为常规脊柱后,将病患骨折数作为依据进行节段数的固定。内固定具体方法为在病患椎弓根处进行备用孔的钻取处理,如果病患在术前检查中发现骨质疏松状况为重度,其椎骨皮质偏薄的话。还需在病患的椎弓根钉或是椎板钩区域的上下两处椎体的椎弓根处进行备用孔的钻取处理。对手术切口进行清洁。VP方式如同PVP,之后将椎弓根钉拧入[1]。如果病患不存在神经根或是脊髓压迫状况,依照其Cobb角植入棒,对其进行适度撑开处理,确保锥板植骨的紧密融合。如果病患自身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压迫症状,则需对其实施减压术治疗,运用钛网将锥板未覆盖处进行覆盖,之后进行锥板植骨的融合处理。

经皮组病患在手术实施后如存在明显疼痛问题则应适当给予其镇痛剂,在卧床休养24h后下床活动。VP病患在卧床休养2~3星期后运用辅助工具进行下床活动,3个月后独立活动。

2.结果

两组66例病患在经过相应治疗后,脊柱明显疼痛状况得到极为良好有效缓解,所有病患的疼痛完全缓解平均时长为1.8周。病患的睡眠质量明显提升,日常活动较为灵活,不存在任何压迫表现。66例病患VSA评分值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由9.5±1.3分下降至1.5±1.1分。66例病患的Cobb角得到改善,改善范围为8°~17°,平均改善9.5°。在经过1.5年的随访后发现,仅5例经皮组病患出现单节椎体骨折,在经过PVP治疗后,未出现疼痛、断钉、Cobb角加大问题。

3.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类病症的治疗通常应用内科服药方式,但对于脊柱骨折病患而言,服药治疗无法对身体疼痛起到较好的缓解效果,且治疗时间过长,并发症极多。对于脊柱骨折病患的治疗,多采用外科治疗方式[2]。

PVP治疗的适应证较为明确,主要的治疗病症为单椎体的轻度及重度骨折,且病患不存在任何压迫表现,椎管后方较为完整。在PVP治疗中骨水泥的用量主要受到推注阻力及透视状况的影响。而在多椎体骨折治疗中,PVP治疗方式需运用到的骨水泥量偏大,且毒性较强,因此较不适宜。

在PVP应用中,虽然具有极强的微创优势,但其临床应用范围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3]。如对于一些患病病程较长、椎体所受压缩较为严重已出现畸形的病患以及存在压迫表现的病患,采用PVP治疗无法获取到极佳的疗效。而如果运用OVP进行治疗,其操作较为简便,且病患椎弓根较为开放,能够对其椎体中存在的压力起到有效减少的作用,极为有效的避免出现骨水泥漏出问题,且对其毒性反应的发生风险也能够有效降低,对于一些多节段骨折病患较为适宜。对于一些骨质疏松程度较为严重的病患,在OVP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内固方式进行治疗,应注意避免发生骨折。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依照具体病情不同而分别采用PVP及OVP进行治疗的病患均得到良好治疗,身体得以痊愈恢复。

参考文献:

[1]闵有宝,祝宗华,徐文联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J].中外医疗,2013,32(4):115-116.

[2]张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4):46-50.

[3]李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4):513-518.

论文作者:张铭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  ;  ;  ;  ;  ;  ;  ;  

经皮及开放式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铭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