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移动通信发展策略探讨_中国移动论文

CDMA移动通信发展策略探讨_中国移动论文

CDMA移动通信发展策略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移动通信论文,策略论文,CDM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正以全球最高的速率增长。作为信息产业中的主体部分之一,我国通信产业又以比国民经济高3—4倍的速率成长。1996年我国通信运营的增长率为30%,交换机主线装机容量累计超过8000万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网,而移动通信也一直被公认为全球通信产业中最为活跃的产业门类。以我国为例,我国通信运营业近年来的年增长率为30—50%,而其中移动通信的年增长率又为80—150 %,为整个通信运营业成长率的2—3倍。在本世纪最后的几年中,我国移动通信入网用户总数将达到3000万户以上,届时约占全球移动通信总用户数的10%。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如此高的增长速率,人们自然要问:何种以及哪几种移动通信技术体制将成为支持我国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的主流技术体制?GSM,还是CDMA?一句话, 是否使用以及何时使用CDMA,已成为在通信产业中绝对不可回避的重大技术体制决策问题。

CDMA的技术特征及其优势

(一)大容量(软容量)

由于在CDMA体制中,采用了可大幅度降低背景噪声与干扰强度的先进技术:诸如软切换技术和精密的功率控制技术,从而可以大幅度地增高话音信噪比,从而大大地增加了系统的容量。一般而言,CDMA是TACS模拟体制的6—10倍,是TDMA体制的3倍左右。如果增加小区中的扇形区域,例如超过3以上,则容量还可以再增加。

应当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的大国,特别在大城市中更是人口高密度地区。加之我国分配给GSM(TDMA)的频谱资源仅为10MHz(中国联通公司6MHz;中国电信4MHz,但实际上它也为6MHz)。使用这样的有限的频谱资源,要为密度加此之高的城市区域里的居民提供高普及率的移动通信服务,仅仅依靠TDMA体制(GSM)是不够的。

这样,在相等的频谱资源条件下能为高出几倍的用户数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CDMA体制就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优选技术之一。

(二)高话音质量

CDMA的话音编码采用先进的CELP(码激励线性预测)制式。其中编码速率为13Kb/s的话音质量已达到有线长话的话音水平(它的主观评定MOS系数可达4.5),而占用频带更窄的8Kb/s 速率编码的话音质量也可相当于目前GSM的13Kb/s 速率的水平(采用PRE—LTP—LPC 制式)或略好,进而如果使用先进的8Kb/s EVRC(增强型可变速率编码)技术,将大幅度提高话音的质量。

应该指出,CDMA体制所具有高话音质量还得益于它较强的抗多径衰落能力:当路径延迟超过PN码元宽度(1μs)时,它可将不同的延迟路径分开,可用多个接收机分别接机这些相互独立的信号,然后再进行分集合并。

还应指出,我国已决定采用8Kb/s速率编码的CELP制式,因为它可以提供更高的系统容量,且话音质量也可接受。

(三)高的保密性能与可靠性

CDMA是一种扩频通信体制, 它具有固有的高保密性能。 在不知道PN码(伪随机噪声码)的情况下,要将CDMA话音(或数据)信号从背景噪声中分离出来是不可能的。在IS-95标准中,PN的码长为2[42], 在不知道移动台的识别码,要破译如此长的PN码是不可能的。因而在CDMA体制下要进行窃听是不可能的。

与此相应,由于在CDMA体制中,采用了软切换技术,即移动手机先与新基站建立通信联系,在切换期间同时与新旧两个基站进行通信,待到与新基站的通信质量已达到预定要求时,再放弃与切断与原基站间的通信联系信道,这样就大大地减小了掉话的可能性,可实现无缝隙切换。与传统的“硬切换”技术,即“先切断后联系”相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我国发展CDMA的前景及其策略探讨

(一)我国发展CDMA体制的条件已经具备

1、市场条件:我国移动通信约100%的年增长率,高密度城市区域以及指配给TDMA(GSM)的较窄频谱资源使得对于CDMA 体制产生了现实而又具体的需求。

2 、 频谱资源条件:根据我国目前频率指配的具体结构, 可用于CDMA的频谱宽度为10MHz。低端:815MHz—825MHz, 高端: 870MHz —880MHz,即有7个可用于CDMA的宽为1.25MHz的频段。考虑到CDMA的高容量,因而CDMA体制的应用可望为我国提供比GSM体制多3倍的用户数。与此同时,根据国家无委对我国1.7—1.9GHz 频率资源提出的最新指配方案,也有可能在此频段内为CDMA获得一个使用频段。

3、技术条件

(1)国际CDMA的标准已经成熟(TIA—美国电信工业协会标准):IS—95公共空中接口标准;IS—96话音业务标准;IS—97移动台最低性能标准;IS—98基地台最低性能标准;IS—99数据业务标准;IS—41与交换机间操作接口标准。

(2)我国CDMA的技术体制标准正在拟定之中。1995年10月, 邮电部传输所已开始着手制定CDMA体制标准。由此可见,在我国推广CDMA体制的条件已经具备。但CDMA体制能否得以迅速推广,关键在于产业界是否能够迅速提供能与我国现行移动通信体制,主要是GSM 制式相竞争的性能价格比。

在目前,使CDMA相对不利的是:即使是CDMA的建网成本(单位用户)已下降到可与GSM相当的水平,但CDMA 手机的价格却有待进一步降低。当然,CDMA能够提供的高话音质量的服务(特别是使用EVRC话音编码技术之后),可以使用户接受较高的手机及业务资费价格。

(二)我国发展CDMA体制的策略探讨

在这段关键性的时间里,为了做好CDMA的产业部署,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四件事情。

1、CDMA关键技术攻关

无疑,CDMA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移动通信产业。在我国八五期间国家863计划CDMA研究课题已经完成的基础上, 迅速开发出工程化的全套CDMA数字蜂窝系统实验网设备技术是当务之急。其中包括CDMA运行维护中心、移动交换机、基站控制器、及基站与手持机五大部分。其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有:动态功率控制技术、软切换技术、基站分集技术、信号波形形成技术、可变速率声码器技术、RAKE接收机技术、维特比译码器技术、前向发射链路技术以及网络管理技术等。

我国国家科委863计划正在组织此项项目, 电子工业部与邮电部下属的十多个单位以及若干高校积极参加了此项工作,并为此筹集了近一亿元的配套研究资金。我们热情地欢迎外国各大电信公司与我们一起合作,共同开发以上各项关键技术。

2、制定我国的CDMA体制标准

前面已经提及,1995年9月,邮电部传输所已着手制定中国CDMA 体制标准。 当然, 标准的建立应尽可能地参考TIA 的各项标准, 如IS—95,IS—96,IS—97,IS—98,IS—99,以及在移动交换中心(MSC)与基站(BS,包括BSC与BTC)间的A+接口标准等, 但应充分注意:要适合于我国的国情。例如,IS—95标准主要适用于美国国内AMPS与CDMA 并存的双模式结构,而我国则主要为CDMA单一模式结构,此外在频段以及基本频率配置等方面也有着若干不同的特点。

我们希望此项标准的制定工作能够充分吸收电信运营部门(如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公司)以及电信设备制造部门的意见。

3、建立CDMA实验网

事实上,我国的CDMA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的目标就是要建立CDMA实验网,以检验CDMA的实用化程度。与此同时,我们也热情欢迎国外各大电信公司与我国电信运营公司合作,在国内建立CDMA实验性网络,以检验与示范CDMA体制所提供的业务的性能价格比等各重要指标。

4、做好CDMA规模生产的准备工作。在这里,主要是指CDMA 的各个功能块的芯片设计与投片工作。特别是要抓住我国正在建立大型IC产业(如建立华虹集团等)的机遇,将CDMA的各主要芯片的开发工作促上去。在这里,我们也热情欢迎外国公司与我们合作,共同开发生产CDMA的全套芯片。

只要我们紧紧地抓住了以上诸项工作,我们一定可以把握住CDMA技术所带来的巨大产业机遇,使我国的移动通信产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标签:;  ;  ;  ;  ;  ;  

CDMA移动通信发展策略探讨_中国移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