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预见:城市科技创新的先导_科技论文

技术预见:城市科技创新的先导_科技论文

技术预见:城市科技创新的引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创新论文,城市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7)01—0078—04

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远期未来所进行的有步骤的探索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预见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这不仅是因为经济全球化致使国际竞争,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奠定了技术发展与开发战略研究的重要地位;而且因为技术预见恰恰提供了一个强化国家、地区创新体系的手段。技术预见已经成为当今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的引领。

一 科技自主创新: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自主创新。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

具有时代特征的科技自主创新包括:重大的原始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已有科学技术成果上的系统集成创新,以及在有选择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包括加快发展科技生产力的能力、自觉革新科技创新组织体制的能力、领导科技创新的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的能力,以及有效吸纳国际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

现代经济的发展已把科技竞争的严峻性日益凸现。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冲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避免低水平的引进。而发达国家是不肯轻易放弃高科技领域中的霸主地位的。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产业转移要么集中在成熟的技术产业;要么集中在科技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对核心技术是不会轻易转移的。培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正是打破技术垄断,改变单纯靠引进、对国外技术消化不良现象,并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最好途径。

只有依靠科技自主创新,才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才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科技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或地区崛起的筋骨。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

现代社会已进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现代城市作为知识创新、产业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将愈来愈凸现出科技进步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当今,城市既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策源地,同时也是包括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腾飞的空间载体。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一个城市逐渐成熟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故而,中国的城市化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誉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之一。

城市的发展和竞争是多方面的,因而城市应多维地确定自己的发展位置,城市定位是一个体系。在多方面的城市定位中,科学技术力量是一个重要方面。纵观中外城市发展和竞争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城市起源于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城市也将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尤其是近代以来,技术和经济功能日益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由科技状况决定的城市产业更加决定城市功能,因此,科学技术以及科技所决定的城市产业发展和定位对城市其他定位具有基础性影响。城市的未来,需要科技塑造,科技的发展,亟待城市支撑。

为此,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制造、金融、物流、消费、服务、旅游等众多城市功能中,科技具有引领作用。现代城市要在综合竞争力上占有优势地位,必须首先成为科技中心城市。所谓科技中心城市,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科技综合实力最强、科技凝聚力和科技辐射力最强、发展科技的人文自然环境最好,并有最强的科技发展潜力的城市。

科技中心城市应该具有良好的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机制,有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和商品化等必要环节所构成的科技自主创新链。只有形成了科技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城市综合竞争力才能在科技的引领下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二 技术预见:城市科技自主创新的优先路径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自主创新都越来越依赖于技术预见。技术预见是科技自主创新的优先路径。城市的科技自主创新当然不例外。这是由当今城市科技自主创新的规律和技术预见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地区)创新体系的效率高低,不仅取决于某一个创新单元的绩效,更取决于各创新单元之间的耦合水平。这是因为:(1)全球化造成竞争加剧,一个国家必须和不同的竞争者(包括其他国家的竞争者)竞争,必须综合考虑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必须在多方面的压力下脱颖而出,在综合比较中创新。(2)当今知识产生过程的本质正在改变:新的知识往往注重学科间(Transdisciplinary)及异质化(Heterogeneity)的结合,尤其是在应用领域。在知识创造者间也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协同研究,政府、企业、使用者之间也需要建立更多的互动关系。(3)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化使科技创新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因而,对是否应用一项新技术的考虑将越来越跨出纯技术领域而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着眼于科技发展与经济及社会需求的更好协调。

城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也是一个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其一,人才与科技智力资源的密集程度。科技自主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创新。人才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关键人才决定城市竞争力。因此,提高创新能力,推动自主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教育优先和人才强国战略。对一个城市而言,能否高密度地集聚人才资源,有无高密度的智力资源组织,诸如教育机构、科研单位、研发部门等,是体现一个城市科技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园区、美国波士顿128公路技术园区以及中国北京的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区等都无不提升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

其二,科技发展环境的稳定和发达程度。相对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聚集和产业关联,以及对信息资源的依赖性都大为提高。有无一个发达和稳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关系到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这一环境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完备的科技产业链,包括: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体系和支撑体系、良好的工业化制造生产体系以及良好的技术扩散网络和科研带动能力;二是丰富的科技咨询来源及畅通的信息服务网络,包括:功能齐全、行为规范的科技咨询系统、高效的情报图书系统以及现代化的图书馆、科技会馆、交流中心等科技公共基础设施。

其三,创新文化氛围的发育状况。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形成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氛围。影响创造个体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部分,其中,文化因素是首要因素,是产生创新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文化氛围的熏陶和相关的知识背景,即使有创新的天赋,也不会有创新的成果。因此,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文化与舆论氛围。要尊重创新的规律,建设和完善符合不同类型自主创新规律的创新文化和评价标准与方法。基础研究鼓励学科交叉,尊重学术自由,营造良好的国际交流合作环境,稳定支持优秀人才和团队。公益研究重在以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公益目标为创新的根本和归宿。高技术研发与转化应以市场竞争力、国家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以市场竞争力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评价目标,加大原始性、关键性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创新的社会化、规模化、产业化。

总之,当今科技创新的系统性越来越强,影响面越来越大,当今的科技自主创新需要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需要统筹兼顾的战略手段和方法。技术预见正具备这种特点。

什么是技术预见(Technology Foresight)?按照英国学者本·马丁(Ben R.Martin)给出的一个较为公认的定义,“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有步骤的探索过程,其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和通用新技术。”[1]

可见,技术预见是信息占有者与相关利益人共同参与的前瞻性活动,是分析和综合过程的结合。技术预见的兴起缘于对影响技术发展轨迹的重要因素的认识,即: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决定技术发展轨迹,而不只是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技术预见的基本假定是:未来存在多种可能性,最后到底哪一种可能会成为现实,有赖于我们现在的选择。因此,预见涉及的不仅仅是“推测”,更多的是对所选择的未来进行“塑造”(shaping)甚至“创造”(creating)。[2]

技术预见的效益主要体现在被Martin和Irvine概括的五个方面(5C):一是交流(Communication),技术预见活动促进了企业之间、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企业、政府和学术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二是集中于长期目标(Concentration on the Longer Term),技术预见活动有助于促使官产学研各方共同将注意力集中于长期性、战略性问题,着眼于国家、地区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协商一致(Consensus),技术预见活动有助于预见参与各方就未来社会发展图景达成一致认识;四是协作(Co-ordination),技术预见活动有助于各参与者相互了解,协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部门为共同发展图景而努力;五是承诺(Commitment),技术预见活动有助于大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将创意转化为行动。[3]

由上所述,首先,技术预见的本质特点在于它的社会学特征。它不是一种纯技术过程,而是全面系统考察技术与社会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的过程。如本·马丁所指出:“预见是一个过程,包括调查研究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长远未来的系统的努力,其目的在于确认可能产生最大经济和社会回报的战略研究领域和新兴通用技术。”[4]

马丁强调,预见不是技术(或一套技术),而且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磋商的过程(consultive process)。通过这个精心设计的过程,把有关不同的利益群体(科学界、政府、工业、非盈利集团和其他公共利益群体)的主要参与者带到一起,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技术的发展前程;预见必须尽可能是全面的和系统的;成功的预见包括科学或技术“推力”与需求“拉力”之间的平衡;换句话说,不仅确认潜在的科学技术机会,而且确认与经济和社会相关的需求。[5] 可见,技术预见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对技术的建构过程。

其次,技术预见的方法论特征在于以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为主线的系统分析法。技术预见作为对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远期未来所进行的有步骤的探索过程,渗透着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分析,诸如:对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科技发展现状与水平的系统分析;对中国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系统分析;对国内外市场走势以及国内外市场对科技提出的新要求的系统分析等。就城市的技术预见而言,还涉及针对该市技术发展战略的一系列因素的系统分析。只有在广阔的背景下的系统分析,才能全面地综合展望技术创新的前景,提出有价值的技术预见。

再次,技术预见需要的是一种全球化视野,是一项跨越国界的项目。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看到了技术预见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经济与社会的重要影响。随着技术预见在全球的扩散与发展,一些著名的、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也对技术预见进行了适时的总结和分析,有些国际组织还承担起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预见平台的责任。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以及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6]

APEC是技术预见的发祥地(美国和日本)。APEC产业科技工作组(ISTWG)于1998年成立的“技术预见中心(APEC CTF)”的宗旨就在于为进一步加强各成员国之间在技术预见领域中的合作与协同。这一组织负责观测、总结和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技术预见事务,具体组织“跨经济体的技术预见项目”,建立预见网络(ATFN)并协调成员之间的技术预见合作活动。

UNIDO是成立于1999年底的世界上第一个“面向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的技术预见项目(TF for LAC)”,其宗旨是通过应用现代知识管理技术和先进通信工具,使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掌握技术预见的有关知识、技能与最佳实践经验,从而掌握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工具。OECD俗称”富国俱乐部”,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智囊机构”。

三大技术预见国际组织的兴起和发展说明,在全球化浪潮下,技术预见已是一项跨国界的全球性项目。

技术预见内容的社会性、方法的系统性及视野的全球性正迎合了当代科技自主创新的规律,成为当今科技自主创新的优先路径。

三 技术预见:制定城市科技自主创新规划的依据

为科技自主创新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是技术预见的一个重要职能。

国家(地区、城市)长远科技发展规划的目的是从国家(地区、城市)的发展远景来规划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重点领域与行动计划。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和结合日益紧密,长远科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1)科技规划和政策的制定与其他领域的规划和政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的联系日益紧密;(2)科技规划和政策制定过程所涉及的利益者越来越多,不仅限于科技界人士,而且涉及到工业界、服务行业、地方政府、乃至公众(如与环境和健康相关的政策议题),有些规划和政策的制定还受到国际组织的压力(如欧洲国家)。从而,传统的依靠少量专家的自上而下的战略规划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势,需要机制上的创新。技术预见作为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涉及社会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和协商过程,正是适应制定科技长远发展规划和政策新机制的一种手段。

据路甬祥介绍说,中国科学院刚刚启动的一个名为“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的研究项目。其目标是建立一套系统的技术预见科学方法,分析我国未来20年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与技术发展的趋势,提出国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的战略问题,特别是战略技术需求。通过科学技术专家和经济社会方面的专家,乃至人文科学专家,共同充分讨论,提出2020年中国优先发展的战略技术集群,重大的观念技术课题,重大的专项工程等,以及相关的必要的重大政策建议,提供咨询意见。多方专家的参与有助于技术预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选择战略重点,促进原始性科学创新和观念性科学创新与集成。[7]

具体地说,技术预见在科技长远规划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起着如下诸方面作用:

第一,提供确定目标的机制。

科技长远规划的制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一是科技研发经费成本越来越高,没有一个国家有足够的财力追求所有的科技发展机会。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确定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必须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水平与大趋势进行技术预见。二是科技活动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为更好地理解未来环境和需求的变化,获取对未来更准确的情景分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最小化风险和不确定性、最大化知识创造活动的收益,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展望和预见科技发展的较长期的未来。其三,战略规划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系统科学,而科技战略规划的对象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科学技术战略规划和科技政策的制定必然面临诸多挑战。技术预见的目标正是在面对外在环境的挑战的情况下,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目标、科技资源的最优配置来界定科技发展的优先性。技术预见也正因此而成为国家科技政策、创新体系规划、技术研发与产业科技发展策略的重要指引。

第二,提供规划商议的机制。

科技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不仅涉及特定学科领域的技术专业知识,而且涉及科技发展对社会各方面的近期或远期影响。科技内部的复杂系统性及其广泛的社会影响结合在一起,要求规划制定者具备广阔的信息基础及决断的深谋远虑;也决定了技术预见往往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询商过程。

“技术预见”的决策模式为政府、产业界、学术单位、研究机构乃至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促使大家对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的优先顺序达成共识。

技术预见能强化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形成具有公信力与客观资讯基础的科技决策体制。技术预见中常用的德尔菲法以不记名的方式征询专家对某类问题的看法,不对回答问题的专家施加任何压力,经过几次反馈,在平等交流过程中尽量使多数专家的意见趋向集中。德尔菲法正是旨在建立不同领域的专家之间的交流平台。

第三,提供规划实现条件的机制。

技术预见不仅有助于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而且也创造了有利于规划实现的条件。技术预见提供了一种指导公共资源支持科学技术的新机制。在技术预见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技术预见的目标不仅仅是提出一系列优先发展通用技术的清单,而且是希望创造新的关系和改变参与者的行为取向,即创建预见文化。例如,1993年英国第一轮技术预见的目标是“实现重要的文化变化:科学共同体、工业和政府部门更好地交流、接触和相互理解”。[8] 马丁则把技术预见在创造联系和网络方面的作用高度地概括为“国家创新系统的连线(wiring up)”,[9] 即国家创新系统之内不同行为角色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这种联系无疑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述三方面机制在城市科技自主创新规划的制定中缺一不可。2006年1月公布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规划上海经济发展的全景下规划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城市创新体系,就充分体现了技术预见在城市科技自主创新规划制定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纲要》依据到2020年,上海将初步实现“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国际化大都市的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发达国家水平,成为长江三角洲、进而成为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动机之一的战略目标,聚焦自主创新关键领域,着眼国家战略,立足上海优势,围绕构建健康上海、生态上海、精品上海、数字上海等战略需求,提出实现有限领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要求,体现了制定科技发展长远目标中的技术预见。

其次,《纲要》依据建立创新体系的要求,提出优化创新基地的要求,提出要实现科技园区、校区和社区联动发展;建设一批综合性、示范性的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探索新的研发机制,整合科技资源,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等,体现了技术预见所强调的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机制。

再次,《纲要》还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的要求,包括: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由科学数据共享系统、试验基地协作系统、技术转移服务系统、企业孵化服务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构成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人才培养、开发和使用,完善激励人才发展的制度等。这些无疑体现了技术预见提供规划实现条件的机制。

技术预见还要找出阻碍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问题,以便从此入手,制定政策,引领未来。在稍后公布的《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上海在创新的社会环境、创新的经济基础和人才基础虽然得以进一步巩固,但上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地区,上海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供给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有限,对产业能级的提升支撑力度不足。

笔者认为,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依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必须突破下列阻碍自主创新的瓶颈:

一是教育瓶颈。科技自主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创新。人才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关键人才决定城市竞争力。因此,提高创新能力,推动自主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教育优先和人才强国战略。对一个城市而言,能否高密度地集聚人才资源,有无高密度的智力资源组织,诸如教育机构、科研单位、研发部门等,是体现一个城市科技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园区、美国波士顿128公路技术园区以及中国北京的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区等都无不提升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可见,自主创新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需求呼唤创新教育。然而,沿革了上百年的传统教育制度以复制人才的方式成批量地培养知识型人才,往往轻素质,忽略个性,抹煞了教育本应具备的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想的本性。要增强全民的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智慧,养成创新习惯,必须从创新教育的普及开始。这是当务之急。

二是政策瓶颈。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政策创新。科研环境的实质问题是政策问题。创新成果的出现需要鼓励创新的政策辅佐。就目前情况看,在科教兴国的指导思想下,我国科教界出台了不少鼓励创新的政策,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的说来,还不尽如人意。例如,在人事政策方面,还缺乏对人才的激励机制,优秀人才储备严重不够。创新人才难以生根、成长。在评价体制政策方面,急功近利、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考核指标犹如条条绳索,把科研人员捆得死死的,他们往往穷于应付论文、经费等各种指标,静不下心来潜心研究,当然难以创新。因而,科技中心城市的建设应从革新当今科技评价体制政策,包括课题申报政策、科技奖励政策、人才评价政策等为切入口。一切政策的制定要有利于创新。

三是文化瓶颈。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形成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氛围。影响创造个体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部分,其中,文化因素是首要因素,是产生创新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文化氛围的熏陶和相关的知识背景,即使有创新的天赋,也不会有创新的成果。因此,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文化与舆论氛围。要尊重创新的规律,建设和完善符合不同类型自主创新规律的创新文化和评价标准与方法。要破除“枪打出头鸟”的传统习俗,破除“不求创新,但求无过”的传统心理,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收稿日期】2006—09—05

标签:;  ;  ;  ;  ;  ;  ;  ;  

技术预见:城市科技创新的先导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