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巴氏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效果对比论文_李冬秀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5415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巴氏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600例已婚女性,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00例,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照组1300例,采用巴氏法检查,所有检查阳性的患者均行阴道镜下活检并送病理检查。结果:观察组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阳性例数72例,阳性率为5.54%,对照组采用巴氏涂片法检查,阳性例数18例,阳性率1.38%,两组患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阳性患者72例,全部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显示,癌诊断符合率为100%(4/4),CIN I为81.82%(27/32),CIN II诊断符合率为88.89%(24/27),CIN III诊断符合率为100%(9/9);两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值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用于诊断宫颈病变敏感性强、准确率高,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巴氏;宫颈病变

巴氏涂片又称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是指从子宫颈部取少量细胞样品,置于玻片上,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异常的一种方法[1]。我院对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600例已婚女性进行分组研究,对比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巴氏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效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600例年轻女性,年龄25-65岁,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检测阳性患者均行阴道镜下活检并送病理检查。

1.2 方法

1.2.1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标本制作 用特制子宫颈软毛刷充分收集宫颈外及宫颈内口细胞,洗入装有保存液的特制小瓶中,经Thinprep2000的系统化处理后,制成液基薄层细胞涂片,95%酒精固定半小时后巴氏染色镜下观察,根据TBS诊断标准得出结果。

1.2.2 巴氏染色涂片 用宫颈刮板插入宫颈管,围绕宫颈顺时针旋转5圈,然后制成玻片,95%酒精固定半小时后由专业检验医师得出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技术资料用X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查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阳性例数72例,阳性率为5.54%,对照组采用巴氏涂片法检查,阳性例数18例,阳性率1.38%,两组患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巴氏涂片又称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是指从子宫颈部取少量细胞样品,置于玻片上,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异常的一种方法。巴氏涂片法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一直都被认为筛查宫颈癌的首选检查,将宫颈癌的发病率降低了70%左右,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巴氏涂片检查诊断的假阴性高达45%,分析其具体原因:①传统巴氏涂片检查采用木质角板,检查时容易造成出血,加上角度不能与宫颈口吻合,使检查所取细胞数目过少而致使结果假阴性[2]。②制片时难以控制用力,涂片不均匀,混杂炎性细胞等都影响玻片质量。③制片时如果不能及时固定容易使细胞溶解,致使读片时难以确认[3]。综上,传统巴氏涂片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临床诊断要求。而液基细胞学检查改进了传统的取材工具,不但能取到足够的脱落细胞,同时也能避免宫颈出血而导致的玻片质量下降[4]。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将标本置于保存液中,避免了细胞失水,制片过程中也去除了炎性细胞等干扰,厚度均匀,结构清晰,有利于对宫颈病变的准确诊断,尤其是对于体积小、细胞少的鳞状上皮病变的诊断,本研究观察组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巴氏涂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阳性患者72例,全部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显示,癌诊断符合率为100%(4/4),CIN I为81.82%(27/32),CIN II诊断符合率为88.89%(24/27),CIN III诊断符合率为100%(9/9);两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值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液基薄层细胞学涂片可作为宫颈检查的首选方式。

综上所述,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用于诊断宫颈病变敏感性强、准确率高,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代阳.宫颈活检病理与TCT结果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5):996-997.

[2]赵菊美,王琦,程静.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35):6926-6929.

[3]周燕.HPV、TCT检查联合阴道镜下活检用于宫颈癌筛查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69-70.

[4]宋瑞举.TCT联合HPV-DNA检测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1):86-87.

论文作者:李冬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巴氏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效果对比论文_李冬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