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如何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几点相关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必须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可行性高、及时有效、实施便捷的安全管理方法,从施工安全上保障施工的技术得以全面的应用,并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对建筑安全管理技术的创新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建筑企业必须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强技术创新,从安全落实质量,从管理技术确保质量,这对建筑企业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礼尚路东侧、礼泉路南侧、铜川路北侧、真华路西侧,总建筑面积136510m2,建筑功能主要是办公、商业和酒店。为达到上海市标化管理合格工地验收标准要求,本工程质量按现行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执行,保证验收100%合格。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分析
2.1 施工环境安全风险
自然环境因素和工地环境因素是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环境不稳定,不重视相关防护措施,都会增加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系数。
2.2 施工材料及设备安全风险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施工中安全隐患较大的因素。另外,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机械和设备比较多。工程负责人不注重结合具体的设备使用和维护要求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严重影响了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使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2.3 施工人员因素安全风险
本次工程工作工作量大,任务相对较重,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也比较多。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正确的施工流程和工艺标准进行相关操作或者设备应用过程中的疏忽,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或者设备损坏。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传统施工观念的制约,使得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不足,增加了施工风险。
2.4 其他安全风险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安全问题比较多。项目经理要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明确了解,进而将安全检查工作落实到位,找出其危险源,对其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建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比较多,相关负责人要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对危险源进行辨别和排除,进而对其进行控制,最大程度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自然环境和工地环境的安全管理
如果工期恰逢雨、雪季节,施工方应根据当地的气象预报及施工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做好施工期间的防洪排涝以及冬季施工的明火控制管理工作。
对于雨季作业的工程,应根据施工工地的具体条件搭设防雨棚。偶遇暴风雨应暂停施工。而冬季施工现场使用明火处较多,管理不善容易发生火灾,必须加强用火管理。确保明火操作地点要有专人看管。
此外,在高温季节作业期间,施工方还要注意加强防暑工作,因为中暑情况的发生很可能导致两次严重伤害。对于一些箱梁内作业、起重作业以及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应该采取轮流作业制度,多频次降温,专人监护等切实可行、有效的防暑办法。
3.2 材料及设备的安全管理
首先,在建筑材料运输阶段,安全管理部门应该和采购部门通力合作,及时的检查并发现建筑材料运输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更换或者退货,这样不仅控制了建筑企业的成本,也能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在建筑材料入场存放时,要对建筑材料的存放地点进行安全的布置,例如进行防潮、防盗、防火等安全措施的应用,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安全。最后,在建筑材料投入施工中的阶段,应该重点对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多用少用的情况要坚决避免,并同施工部门建立材料使用详细记录档案,全面加强建筑材料安全管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许多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也是建筑施工安全中的另一隐患。对于大型机械设备来说,其作业要求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针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机械设备基础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机械使用技术;注重大型机械设备的养护,切实将维护保养工作深入到日常实际,施工小组每天轮岗做好保养记录,争取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设备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3.3 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
(1)所有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对于一些特殊的高处作业人员,也许是持证上岗,且上岗前也必须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应该制定施工人员行为规范标准,让施工人员明确在施工中,哪些事情是必须禁止的,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明令禁止吸烟和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3)施工部门要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建立制定统一的施工标准安全规范,明确施工人员必须要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开展施工,从而有效地避免施工技术问题遗留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管理的深入,最终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
3.4 施工安全投入方面
在确保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之后,还应该注重施工安全的投入。施工安全投入主要表现在安全防护设备的投入、安全消防设施的投入、现场安全标识的建设等。要全面加强对施工的安全管理,必须提高施工安全防护设备的投入,例如施工安全帽、手套、绳索、脚手架等,要采购质量过关的安全防护设备,切实保障施工的安全;其次,施工现场安全消防设施的投入,在特殊的施工场地,必须完善消防设施;最后,要在施工场地进行安全标识的建设,时时刻刻提醒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从而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3.5 施工安全管理监管、监察力度的管理
建筑行业的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监管部门和执法队伍的建设,保证安全管理部门的执法能力,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管力度,对施工中的人员、机械以及设备等进行合理地配置。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构建安全管理监督的专家队伍,并将其安插于实际施工单位中,保证专家队伍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3.6 危险源控制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全面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找到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的危险源,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例如在建筑材料方面,一旦发现危险源,可以采取材料替换、技术更新等手段进行危险源的控制。对于危险物质,要通过限制措施将危险物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例如限压、控温等具体措施。另外,还可以进行危险源隔离措施,利用空间或者屏蔽物对危险源进行隔离控制。
安全管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运用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基础学科,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制定有序的安全管理技术流程,首先利用基础学科对建筑施工人员、建筑材料、建设机械设备、建筑施工安全投入等安全指数进行详细的评估;然后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设备对建筑施工进行实时全程的监管;最后结合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及时的安全隐患排查处理,进而实现对建筑施工安全的全面控制管理,切实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安全管理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7 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信息研发、应用新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资源以及技术整合工作,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信息技术的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工作,并将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构建以施工单位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制。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监察技术研究,并研究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监察技术,同时研究相关监督办法,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企业如果对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不进行及时管理,带来的后果会很严重。对此,建设企业需要意识到安全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需要把利益放在最后,安全问题放在第一,只要长久的安全信誉才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可以通过对以上提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加强管理,加强对安全设备的投入,保证民用建筑施工中人工劳力的安全,为我国建设一批质量更好、安全度更高的民用建筑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向权.阐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7(34):27-28.
[2]宋荣兵.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6(27):33-34.
论文作者:解晓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危险源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