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与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王得志,刘纯论文_王得志,刘纯

学科竞赛与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王得志,刘纯论文_王得志,刘纯

摘要: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武汉大学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的体会,浅析学科竞赛对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学科竞赛、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全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科竞赛项目,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维数学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已经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医学教育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也非常注重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如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

一、学科竞赛的意义

1、创新能力培养

在教育培养过程中,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渗透到专业建设以及学风建设当中。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2、自学能力与团队合作

学科竞赛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挑战性,学生需要围绕学科竞赛自主学习,补充课堂和书本之外的相关专业知识,培养和锻炼自学能力。同时,学科竞赛项目往往都是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参与,需要队员紧密合作,共同策划和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3、以赛促学

学科竞赛作为第二课堂的有效补充,可以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对参赛选手的学习的具有促进作用。学科竞赛还有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学生深入、主动的学习,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二、学科竞赛基本要素

1、学科竞赛文化建设

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求是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武汉大学为例,医学部每年都组织相关学科竞赛,如基础实验技能大赛、临床技能大赛、解剖绘图大赛、第二届全国医学生创新创业论坛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参加竞赛,并通过竞赛培养和选拔优秀竞赛团队。

2、学科竞赛团队建设

学校要围绕学科竞赛打造竞赛学生团队、导师团队和组织团队。遴选竞赛学生团队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导师团队除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指导学生遇到的各种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帮助学生凝练特色和优势,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知识表达能力。组织团队要做好竞赛宣传和动员工作、竞赛项目遴选和深加工、多方组织与协调等。对延续性强的学科竞赛,可以成立相应的学科竞赛协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3、学科竞赛平台建设

学科竞赛平台是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武汉大学医学部先后投入2400余万元为“大学生开放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平台仪器设备包括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nano定量分析仪、荧光定量PCR仪等。“大学生开放实验室”对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项目24小时开放,由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派专人管理和指导,大学生培训合格后可以持证免费使用。

4、学科竞赛激励机制

学科竞赛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和老师参与学科竞赛的热情。武汉大学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鼓励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对于学科竞赛获奖项目,武汉大学奖励相关学生创新学分并在奖学金评定时作为加分项;承认相关指导老师工作量,并在指导老师报奖和晋升职称时也作为加分项。

5、精雕细琢出精品

打造一个优秀的学科竞赛团队,离不开刻苦训练和团队协作。打造一个优秀的竞赛项目,需要精心设计、严格把控,反复演练,精雕细琢出精品。以2018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为例,武汉大学医学部提前半年就遴选出参赛项目,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对参赛项目进行了三轮预答辩和近十轮讲稿修改,要求参赛答辩选手做到PPT制作精美,能凸显创新设计和创新成果;思路清晰,语言精练,严格把控答辩时间;语言表达能力强,既有科学性又有故事性。另外,每个参赛项目组成员都围绕参赛项目内容准备了数十个可能的提问,尽可能避免问答环节出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武汉大学参赛的6个项目全部获奖(4项一等奖和2项二等奖),获奖等级和总数在各参赛学校中位于前列。获奖的各项目组在竞赛结束后的一年时间内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含SCI论文,部分项目组发表SCI论文两篇以上)。这些成绩的获得跟学生在学科竞赛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息息相关。

三、学科竞赛前景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医学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影响人类健康的各种因素进行创新性的研究、总结和探索,以期找到更有效、更合理的疾病治疗方法和手段。因而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我们要积极发挥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拔尖人才,使医学教育事业与时俱进,蓬勃发展!

通讯作者:刘纯,女,汉族,1965年5月出生。单位:武汉大学健康学院(邮编:430071),事业职员六级。

论文作者:王得志,刘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学科竞赛与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王得志,刘纯论文_王得志,刘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