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441021)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常常在作文教学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因为写作文让本属于自己的许多快乐时间,悄悄地溜走了,但作文难、难作文还是师生一个共同的难题。那么如何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高效性,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呢?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高效;策略
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反映出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能体现出他们对所学的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起着提升自身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诸多作用。更好地与人交流、能够自由地表达观点,才应该是写作的主要目的。让学生不受格式的限制,有广阔的想象力和真挚情感的表达,产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这才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真正应该做到的。但是,现阶段由于对教学目标的不重视,作文教学观念的落后,针对提升作文能力的教学不足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小学作文出现了教学地位不被重视、写作内容和格式的狭隘单一、忽视对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等多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作文的真实感不强
小学生与其他学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小学生心理发展还不算成熟,但是小学生充满童真与童趣,因此,也只有小学生才能写出充满童真的作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现阶段小学生所写作文的实际情况并不尽人意,很多小学生的作文都是一些文字的堆砌,很多小学生的作文都是一种照搬和模仿,作文内容缺乏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是缺乏生命力的。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的网络为作文写作提供了太多的便利条件,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可以很容易的在网络上找到一些作文的范文,但是,这也同样助长了小学生写作文的惰性,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只是更多的根据网络查询的作文进行照猫画虎,作文写作脱离生活的实际,作文内容枯燥乏味,千篇一律,写作的方式也比较单一,这对提升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促进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施是非常不利的。
2忽视对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尤其浓厚,兴趣广泛,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对写作的兴趣。利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采取针对性强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取得较好的作文教学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的兴趣培养容易被忽视,现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多的是提供给学生具体的写作要求,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思维发散的能力没有过多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具有真实性的作文内容不被认可、一味地宣传文采好而内容空泛的范文的现象,这也容易打击学生对于写作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升作文教学高效性的策略
1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对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培养时,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用、善用情境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喜好开展多媒体教学。例如在对“过年”这一话题进行写作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在过年时进行的活动或者仪式,更多地把生活细节写到作文内容中去,体现作文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功能展示与过年相关的视频等影像资料,在展示相关内容时也可以对不同地区过年的习俗和风土人情进行展示,这样既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想象的基础,又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写作内容,不会因自身知识积累和阅读量的匮乏导致没有东西可写;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多了学生的见识和阅读量。除了运用情境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之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在对真实生活的记录中展现自身感受,也锻炼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多种教学手段多管并下,善于利用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对于小学语文作文的兴趣,为提升写作能力和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2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
提高“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教师如果详细批改学生的习作,工作量太重;但如果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呢?我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地。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教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他们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学生在小组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学生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行修改,而且评价他人的作文时,也能吸取他人的闪光点。这样的作文评价模式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他们在自改作文中收获成果,而且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实质性的提升。
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智慧和情感的互动与交流的过程,更是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过程,提倡高效教学就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的行为。让我们都来关注有效教学,提升生命质量,提升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怀志.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文学教育,2014,(05).
[2]姚冬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6(11):62.
[3]雷璐璐.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科学教育前沿,2014(8)
作者简介:刘燕(1975.09—),女,湖北襄阳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湖北省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作文指导。
论文作者:刘燕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学生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兴趣论文; 小学生论文; 高效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