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VOC的危害分析及治理探讨论文_刘淑菊

关于工业VOC的危害分析及治理探讨论文_刘淑菊

宁津县环境保护局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工业VOC排放来自于众多领域,其排放量占总排放量一半以上,具有排放浓度大、污染物种类多的特点,进而会给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本文对工业VOC的定义、来源、特点以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在基础上就 VOC 的治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工业VOC;危害分析;治理

近四十年来,我国的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式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随之发生,例如工业 VOC给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这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障碍。现实中,VOC 具有种类繁多、分布面广的特点,给其治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然而随着我国对 VOC 污染问题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以及各种环保法规不断收紧标准,VOC治理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使 VOC 污染的治理问题更加引起社会关注。基于这一出发点,本文对工业VOC的定义、来源、特点以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在基础上探讨了VOC管理技术,希望能为相关环境治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工业VOC的来源及特点

工业VOC排放包含众多领域,其中重点排放领域主要有印刷、油品储运、石油炼制以及涂装等等,其排放量占全部排放量50%以上。排放浓度大,污染物种类多是其主要特点。实际上,由于工艺流程和原材料在各行业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不同行业的VOC排放也显现出不同的特质。当前在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包装、印刷以及表面涂装等行业我国已经开始进行对VOC的综合治理工作。其中,石油化工行业作为VOC排放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其监测和治理就尤为重要。同时,我国还积极开展原油,成品油码头油库,加油站等方面的油气回收整治工作。最后,为了减少VOC的污染影响,我国正在积极推广水性涂料,低苯溶剂和低毒低挥发性等溶剂的应用。

2 工业VOC的危害分析

2.1 爆炸与火灾

VOC中的脂肪烃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虽然这类物质在非高浓度时毒性不大,但易燃易爆,可能会提高火灾风险或爆炸风险的发生率。

2.2 危害人体

绝大多数VOC普遍具有刺激性气味。 如果人类长时间处于其中,呕吐,恶心,头痛和其他不适便会频频发生,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昏迷和抽搐症状,内脏和神经系统会被严重损害。 另外,VOC中的甲醛,甲苯等物质也是致癌物。如果一不留神触碰到,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器官都会引起损坏。 在严重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可能患败血症或体现出出血症状。 卤代烃物质可导致癌症,造成肝脾肿大,肝功能下降和血小板减少等。

2.3 化学污染

VOC的大量排放还会导致PM2.5和O3浓度增高,同时还会导致雾霾天气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

VOC的大量排放也会导致更高的PM2.5和O3浓度以及严峻环境问题,如雾霾和光化学烟雾等,一定程度上影人体健康也会受到危害。

3. 工业VOC的治理技术与管理方法

根据VOC的治理机制,工业VOC治理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回收技术和分解技术。 这两类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具体的技术手段。下面将详细讨论以下两类VOC治理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回收技术

3.1.1 吸附法

吸附法即通过选择具有吸附性质的物质来捕获VOC的方法。吸附材料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活性炭和无机吸附材料。其中,活性炭是以碳为主要成分的多孔材料,如普通活性炭,碎碳纤维蜂窝等。这类物质的孔隙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小于孔隙的颗粒状有机物质,同时可以通过提高温度和降低压力等措施来促使吸附。活性炭吸附的优点是VOC可以回收和再利用,整个吸附过程不需要提供能量。主要缺点则是不能完全吸附,总会有一些VOC残留物,吸附材料会跟随吸附过程持续并逐渐劣质化,再生成本较高。活性炭吸附法通常用于化学成套设备和大型空调的清洁。而无机吸附材料主要包括沸石和硅石

这两种类型。沸石主要利用晶体结构具有较大空隙的特点实现吸附。整个吸附过程也需要通过提高温度和降低压力来实现。除了活性炭吸附的许多优点之外其由于不含碳,所以具有不燃性,但是它应用成本高。沸石吸附法主要用于加油站和化学成套设备清洗领域。

3.1.2 吸收法

与主要利用物理物质的孔吸附和捕获VOC的吸附方法不同,吸收法基于有机相容性原件实现了VOC的吸收。此类方法通常先采用低挥发溶剂来实现对 VOC的吸收,然后再利用VOC分子与吸收剂间的物理特性差异来实现二者分离。一般来说,对于VOC

吸收主要采用物理吸收方式,常用的吸收剂有柴油,煤油等。实际上,只要吸收剂能够溶解VOC,理论上就可以通过吸收法处理它,然后再将吸收液分离和处理以达到回收目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回收有用的VOC成分。缺点则是吸收剂的吸收范围通常很窄,并且成本高,容易导致二次污染问题。实际操作中,吸收法主要应用于中等浓度和大量废气的VOC处理。

3.2管理对策

(1)政府应鼓励企业自行开展VOCs监测,并及时主动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监测报告。

(2)政府应加强监控,发布相关法律政策及排放标准,合理地划分VOC排放源,发布针对性的排放限值,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能够缓解目前环境压力的综合性指标以削减排放量。

(3)企业应建立和完善VOCs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程序和日常会计核算制度等,并根据各类设备的工艺要求,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仪器的维护和修理等,确保设施的稳定运作。

(4)企业采用吸附回收(浓缩),催化燃烧,热力焚烧,等离子体等末端处理方法时,应准备事故火灾,爆炸等应急救援方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设备,并进行应急演练。

4.总结

VOC治理技术发展与改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治理技术与管理的优缺点并存,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成为我们改善环境的宗旨。结合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VOC废气处理技术,才能将环境污染危害降到最低以换回碧草蓝天。

参考文献:

[1]佚名.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J].今日农药,2013,(7):6-7.

[2]张宝生.《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发布[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3,(7):85.

[3]彭跃.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出台[J].表面工程资讯,2013,(3):47.

[4]刘雅婷,白志鹏,史建武,赵丽娟.沈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2011,(9):2777-2785.

论文作者:刘淑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关于工业VOC的危害分析及治理探讨论文_刘淑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