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长择校热情的冷思考_升学考试论文

对家长择校热情的冷思考_升学考试论文

对家长择校热的冷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择校论文,家长论文,冷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学招生,初中升学,择校成了家长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面对大学的不断扩招,许多父母为了孩子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都把眼光盯上了小学和中学中的名校,甚至不惜重金将孩子“塞进”名校。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每班45人,但名校班级却人满为患,少则60人,多则七八十人。与此相反,普通校则生源严重不足,这些学校出现了一批每班只有20多人的“小班”。

天津的《每日新报》曾报道一所重点小学有75名学生的“超大班”的情况,引起了家长、社会及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到底是名校的“大班”好,还是一般校的“小班”好,一时间成为家长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名校班级严重超员造成的弊端,一般家长不甚了解,而教育界人士则清清楚楚。

一是学生太多,教师与学生很难互动。课堂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地方,有问有答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那么多的学生,就算每人轮一次发言的机会,恐怕一个月也难轮上。学生与教师正面交流的机会太少,自然会影响教学质量。

二是课桌摆放拥挤,课桌之间的距离太小。“超大班”的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他们很难站起来,无法以站立表示对教师的尊重。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意识。

三是过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上课,造成前排学生距离黑板太近,后排学生则太远,势必影响学生的视力。由于教室空间有限,有的学生冬装都无处放,只好让家长早上将自己的冬装带回家,中午放学时再带来。这不仅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也不利于孩子的课间活动。

四是学生拥挤,空气污浊影响他们的健康。特别是冬天上课,那么多人挤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教室里,呼吸着“有限”的空气,既容易传染疾病,又使学生的精神状态受到影响。

五是公用设施不够用。由于名校一下子增加许多学生,使学校的厕所、操场等公用设施的承受能力大大超出了原来的设计,无论学生如厕还是到操场去活动,都成了很困难的事。

六是家庭离学校远的孩子,每天上学无论是坐车还是骑车,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这对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都有影响。

相对于名校五六十人的“大班”和七八十人的“超大班”,就近入学的普通校的“小班”的教育优势就十分明显。

上述“大班”“超大班”存在的问题在这里就不复存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相对来说就十分有利。学生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交流的机会多了,教师自然会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也有利于选择更恰当的教育方法进行个别辅导和因材施教。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个优势更加突出。其实小班化教育,在发达国家和天津市开发区的“国际学校”,早就非常普通了。孩子在小班环境里成长,最大的优势是保护了孩子们所特有的那种创造性。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递减趋势,而知识的积累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恰当的教育方法,能在增加知识的同时,尽量延缓创造力的衰减。对于孩子们来说,保护这种创造力甚至比向他们灌输知识更重要,对他们的未来成才更有好处。

名校班级的“臃肿”现象,是因家长迷信名校、盲目攀比和对普通校的误解造成的。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避免上述“大班”“超大班”的种种弊端,家长首先要消除对普通校的误解。

有的家长认为普通校是“烂”学校,孩子进了普通校不能正常学习,而名校则是孩子未来前途的“护身符”,进了名牌小学就能进名牌中学,随后就可以进入名牌大学。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校都有好教师,名校教师并非个个都是名师,普通校教师也不是人人都不行。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校。名牌小学的学生并非人人能升入名牌中学,名牌中学的学生也不能人人升入名牌大学,真正能升入高一级名校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普通校升入名校的学生也不少。这是每年升学考试后的不争事实。近几年,名校由于学生大量增加造成师资不足。某名校根据自己师资力量,原打算招4个初中班,后来增加到13个班才满足了家长的要求。由于扩招,师资严重不足,13个班仅有一位美术教师。据家长反映,包括美术在内的几门副科,孩子们几乎没怎么学。面对数量猛增的学生,学校只好大量返聘退休教师或外聘教师以及招用刚毕业的大学生。新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他们远不如普通校有多年教龄的教师水平高。对于这些情况,家长并不知晓,这也是那些盲目进名校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2002年某市区中考600分以上的学生一共才有40人,而该区有市区重点校7所,民办公助私立学校1所,40个名额全归它们,每校平均才有5人。而笔者所在的中学是一所普通校,也有1名学生的考分达到了600分,并且70%的毕业升入高中。这个事实充分地说明普通校并非是“烂校”,一样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来。家长找一个适合自己孩子发展学校,比强行把孩子塞进名校去争课桌要强得多,既省钱又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培养自己的孩子,家长要有一个正常的心态,盲目攀比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要的是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非得上名校不可,在普通校同样能成才。

标签:;  ;  

对家长择校热情的冷思考_升学考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