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应用及发展前景论文_陈尧舜

浅谈综合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应用及发展前景论文_陈尧舜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518057)

摘要:对于现代生活来说,交通的拥挤,几乎成为了象征城市发达的标志。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我国是在近些年来城镇化迅速发展起来,城市扩张非常迅速,但与此同时,相应完善的交通系统并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于大部分的地区来说,交通拥堵成了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地铁作为一种快捷方便,安全高效的公共交通运输模式,广受支持。我国的地铁路线也在迅速扩展当中,而在这一大型的基础公共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上,综合监控系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环。

关键词: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研究与分析

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地铁的安全运行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因此,地铁管理较复杂,内容繁多。而综合监控系统是针对地铁等这样的轻型轨道交通系统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化综合管理系统,它集自动化、智能化、科技化为一体,实现了交通系统的智能化。预计在未来几年,全国将会在各大城市普遍采用城市轨道交通,而95%以上的地铁建设将采用综合监控系统管理,以此看来,综合监控系统将会是未来的关键系统建设之一。因此,研究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模式对于地铁安全、高效的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综合监控系统建设问题

1.1集成与互联

以当前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常见问题为基础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对于集成与互联的理念以及分寸等存在较大不同与差异。其中为了对集成与互联进行真正的了解与认知,需要从一些方面入手:一是综合监控系统对信息接入时以往接口功能的实现;二是综合监控系统与接口系统若不属于深入耦合关系即属于集成,相反就是互联,以此两者之间的差别及时信息耦合程度。这也有效证明了监控系统的性能与集成系统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

1.2系统与软件的竞争

是以UNIX或WINDOWS系统为基础是综合监控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平台也缺乏统一性,致使一些地地区使用国产平台,而一些地区使用外国软件平台以及通用软件监管平台。其中对那种软件平台与操作系统进行使用,我国地铁都需要具有自己的技术,但以当前的地铁监控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已经具有能力研发自己的地铁监控系统。

2.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构成

2.1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硬件的构成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硬件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考虑到地铁综合系统的可靠性的需求,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有一套完备的冗余机制,这是为了保证一旦系统中出现任何故障问题,调整后的综合监控系统能够继续原来的进度运行。地铁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硬件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所有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信息互换,实质上是一个大型的信息互换机,以及中央控制命令器。第二层就是车站级别的综合控制系统,这一层中包含完整的冗余实时服务器,冗余实时服务器最大的特点是,即使整个系统,其他部件完全损毁,只要冗余服务器没有被彻底的坏掉,其中的信息就能够被读取出来,这就保证了信息的可继承性,这些信息对于一个地铁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了整个地铁系统的构成,这个地铁系统曾经出现过的故障,以及有哪些可能的安全隐患,对于某些方面应该着重加以监控等,这些都是冗余系统所需要记录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整个地铁系统的各种信息,如地铁的使用年限,地铁站内的地图以及各种紧急安全装置的放置地点等。第三层的硬件系统是直接在各个站内进行信息的接收,整个综合监控系统中大部分的信息来源都是依赖于第三层的硬件系统,以及软件系统的相互配合。这三层硬件系统是目前主流的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结构模型,其中三者不可或缺,相互依存,组成了复杂而庞大的综合监控系统的硬件模块。

2.2综合监控系统运行的管理机制

综合监控系统的管理机制是将所有的项目集中管理。地铁管理的内容主要有:(1)列车调度、组织等;(2)旅客组织、疏散等;(3)运行安全问题;(4)售卖票、检票等业务管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综合监控系统运行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集成的模块相互独立。各个系统虽然由控制中心集中到一个平台管理,但各个系统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以保证故障影响的可控性;(2)可靠性。要具备完备的控制功能、报警功能等;(3)系统内存大,软件功能强。能够处理繁杂的数据、图像等,还要具备可扩展功能。

2.3网络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提升,进而使得地铁线路相对较长,而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分布也较为广泛。其中综合监控系统主要以工业以太网为基础创建中央级系统与车站级系统。其中局域网、主干网以及基础层设备通信王路平等共同组成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监控网络。首先是主干网。为了实现网络数据的传输,控制中心局域网需要与车辆段、车站以及停车场局域网进行有效的连接,并以双路百兆以太网结构为网络模式,而通信专业则促进主干网互联功能的完成。其次是局域网,主要有车辆段、车站、控制中心、TMS以及DMS等系统组合而成。最后是设备通信网,就是现场总线以及工业控制网络,主要由AFC、FAS以及PSD等子系统执行层网络组合而成。

2.4警报功能

对于地铁监控系统来说,其主要的工作分为两个大类,一方面是通过全面监控地铁系统的各个参数和动态画面,对相应的参数进行调整,而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对于地铁系统发生危险和事故时的警报功能。警报功能有多种形式,以及分别针对于不同的用户,对于地铁上的乘客来说,警报功能多是用于广播和大屏播放以及警报声等方式进行提醒,同时系统紧急调控,根据警报的种类和警报危险系数,将地铁系统自动调整为适合该危险逃离或者解决的模式。例如火灾系统警报系统会通过警报声以及广播的形式对此消息进行公布,同时启动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如将备用通风系统全部打开,将地铁运行停止并将地铁门处于敞开状态,方便乘客的逃离等等。对于并没有涉及到广大乘客的危险事故来说,警报系统并不一定会对乘客进行广播,会通过特殊的形式反馈给中心监控人员,总之,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监控系统,其发布警报的方式和途径也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3.综合监控系统技术应重视的问题

在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进行分析期间,需要根据地铁实际需求与状况,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模式加以明确与选择。首先,深度集成方案。所谓深入集成方案就是以准集成方案集成范围及基础与核心,实现对所有子系统集成深度进行全面的拓展。通过综合监控系统实现所有子系统现场级能力,确保子系统与综合监管系统实现良好的有机结合。进而对子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的传输以及系统接口等进行简化,这可有效促进系统接口标准化与实时性的全面提升。其次,信息集成方案也被称之为网络集成方案。这种方案主要是对现阶段各系统的分立布局加以存储,通过各系统具有的开放性接口促进数据信息收集、存储、分析以及分发系统的优化与提升,促进信息共享与系统联动功能的全面实现。其中信息集成的主要优势就是对以往较为成熟的技术与系统加以保持,而缺点则是在信息传输与处理期间,实时性相对较弱。

结论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大型的网络系统,在使用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复杂性,各国相关领域的人员都在致力于将整个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简化,同时也在致力于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的日趋完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有着越来越短的突破周期,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会变得非常精简,同时也拥有更多的功能。对于地铁轨道交通系统来说,其安全性又多了一层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大茹.国内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J].轨道交通研究,2017(37).

[2]李梅雨.国内外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和应用[J].地铁智能化设备研究,2018(25).

[3]高鸣燕,陆文.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自动化系统平台设计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1).

[4]黄旭虹,陈林.北京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运行和维护模式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9,(6)

论文作者:陈尧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浅谈综合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应用及发展前景论文_陈尧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