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土地用途[*]_农业论文

香港的土地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土地利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在香港资源背景讨论的基础上,阐释了香港土地利用的基本格局,对今后香港若干土地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①城市化驱动下的香港农业可能消失;②发展休闲农业应是香港农业的发展方向;③弥补土地不足的填海造地将有尽头;④香港城市发展和建设用地应考虑港粤、港珠与港深关系。

关键词 香港 土地利用 问题

1 资源背景

香港地区是华南丘陵向海延伸的终端,地表以起伏的山地丘陵为主,平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6%。84%的土地是不便于城市和农业开发利用的山坡地,土层瘠薄、土壤酸度大、养分低。全区由多个半岛和23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半岛面积802km[2,],占全区总面积的73.4%,岛屿面积290km[2,]占26.6%,香港本岛面积约80km[2,],只占香港地区的7.3%。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香港已属于通常定义的热带范围,其温暖的海水,绵长的海滩,常绿的山丘,适于多种热带、亚热带动植物生长的气候,都是香港重要的自然资源。

香港地区几乎四面环海,陆界长仅26km,海岸线长达870km。各种不同岸型的海湾、岬角、半岛和离岛为发展海上交通和海洋渔业提供了良好的港湾条件。香港最突出的自然资源就是港口资源,其中,香港仔湾、吐露港和将军澳等是服务型船队和渔船的避风港,赤柱、深井、荃湾和西贡等是地方性小型外港。而通常所说的香港港口则是指位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港,水域面积达5200km[2,],可同时停泊万吨轮百艘以上,与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并称为世界三大最佳深水港。港口、海滩是香港的重要旅游资源,沿海沙滩已开发为公共泳滩的达40余处,都是环境优美的游憩地。美中不足的是因缺乏大河水源,地下水源也欠丰富,淡水资源难以维持当地630多万居民的要求。目前,其耗水量的2/3靠大陆供给。水源缺乏是香港面临的最现实问题。

2 土地利用基本格局

2.1 以林草地利用为主体,以城市用地为主导,农用地只是城建用地1/3

据香港政府规划署统计(见表1),1995年底,香港地区林地、草地和灌木地面积合计741.5km[2,],占全港土地面积的67.9%,反映了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特征,符合香港的自然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表1 香港土地利用构成(%)

至1995年底,香港的城镇等建设用地为229.3km[2,],占全港土地面积的21.0%,较1980年增加5.3%。包括稻田、旱地、菜园、鱼塘、其它农地和撩荒地在内的农用地面积才78.6km[2,],仅占总土地面积的7.2%,较1980年减少2.2%。就现状来看,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维多利亚港南、北两侧的香港岛北岸、九龙半岛及其附近的“新界”南岸,农用地则主要分布在“新界”西北部的元朗平原、青山谷地和石岗平原一带。目前,香港地区的城镇建设用地占全港1/5,农用地只是城镇建设用地的1/3,土地利用以城市用地为主导,符合香港国际级都市的发展方向。

2.2 城市用地集约化程度高,工商用地、道路用地与居住用地大体是1:2:3.6

香港地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城市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寸土寸金,城镇建设集约化程度很高,是世界上建筑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许多楼房是多层多用,分别用作商用、办公和居住等,工业楼宇中也有不同行业的加工企业。尽管香港是国际闻名的“购物天堂”,但市场分布较为集中,与西方城市相比,街头摊商多,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商业用地比例很低,只有1.3%;工业用地比例也不高,只占6.0%。包括立交桥和铁路用地在内的道路用地相对较多,约占14.6%,仅次于占城市用地1/3的居住用地。除此之外,休闲用地占9.3%,公共设施用地占10.6%,包括建设中的待发展土地占24.5%。香港市镇已利用土地结构如表2所示。工商用地、道路用地与居住用地之比大体是1:2:3.6,居住用地占优。

表2 香港市镇土地利用构成表(1991)

香港城市用地布局的特点原是以维多利亚港两岸中心商务区为核心,从港九地区向外作同心圆式扩散。70年代以后,香港大力开发新市镇及其周围的土地资源,正以多中心环状城市带的形式发展,由高速公路连成环,人口和经济由市区向新开发市镇扩散,多中心土地利用结构模式逐步取代“同心圆”模式,城市土地利用趋向合理。作为城市枢纽的道路规模仍要扩展,今后,香港的对外交通都要向西发展。建设中的赤角新机场将完全取代现在的启德机场,主要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功能也将从蔡涌扩大到大屿山港,为适应香港与内地陆路运输的扩大,将建北接广深铁路和天水围(至深圳蛇口渡港)的西部铁路。从而沿中心市区—→大屿山北岸—→赤角机场和中心市心—→西部走廊方向将形成两条主要发展轴线。

2.3 农用地大量减少,撂荒现象严重,城郊型农业已成为主导方向

受地形、地貌条件制约,香港可用于发展农业的土地很少,并在都市化冲击下,农用地大量丧失(如表3所示)。1960年全港农业用地为14067km[2,],到1995年仅余7860km[2,],减少43.9%,仅1980~1995年间就减少了2110km[2,],相当于现有农用地的1/4。

表3 香港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及其演变

尽管香港政府在鼓励投资农业用地,希望尽量保留耕地,但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是规模急剧减少,并且撂荒现象严重。1995年全港休耕和撂荒地约3930km[2,],未耕地面积相当于现有农用地的一半。与香港的发展相适应,农业的内部结构和空间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战之前,香港人口已达160万人(1941年),香港地区的农业与华南传统的农业一样,以粮食生产为主,园艺作物、蔬菜、花卉和水果等处于从属地位。二战之后,香港人口于1946年恢复到160万,从50年代起,每10年增加约100万人,1995年达到630.8万人。香港农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如表3表示,50年代初,稻田占农用地的70.2%,菜、果、花占9.7%,其余为其它农作(10.4%)和弃耕地(8.2%);到1990年,稻田已经消失,农、果、花占到31.7%,其它为弃耕地(51.3%)和鱼塘(16.4%)。香港农业目前已经形成以蔬菜、肉类、鲜鱼、花卉和观赏鱼类为主导的城郊型农业,稻田几乎完全消失,农业生产主要是为香港居民提供鲜活食物。目前香港的农业生产可满足本地消费蔬菜的35%,食用菇的70%,家禽的39%,生猪的17%,淡水鱼的12%和海鱼的88%。就地理分布而言,菜地主要集中在大埔、无朗;饲养业已走向企业化集约经营,以养禽为主,分布在元朗河谷坡地,奶牛饲养已转移到深圳;果园分布更为零散;鱼塘尤以元朗地区的横洲、南生围和天水围等地最为集中,80年代以来,还在靠近深圳的上水建立了观赏鱼养殖基地。城郊农业已成为香港农业的主导方向。

2.4 填海造地已成为香港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

香港不仅土地有限,而且绝大部分为灌丛、岩石和陡峭山坡,理想的建筑用地极少,城建用地缺乏。在作为城市生长点的维多利亚港两岸,坡度<1/5的平缓土地很少,大部分地区的坡度在1/5~1/3,许多地方甚至高达1/2,因此,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只好填海造地。当然,这与香港:①海岸为山地丘陵溺谷型,曲折、多浅湾,还有岬角等天然屏障;②港内潮差不大,近岸地区水深多在10m之内,有些地方还有岛屿阻拦海潮;③地质组成以火山岩为主,易于风化,便于开采、利于填海造地。可以说,正是香港的天然造地条件和多年来的填海造地工程有力地支持了香港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要求。

香港有计划的填海造地始于1855年,二战以前的105年间造地6.72km[2,],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剧增,都市化加快,建设规模扩张,填海造地列入全港整体规划,1980~1995年共新增土地31km[2,],几乎占新增建设用地62.7km[2,]的一半。香港150年来累计填海造地55km[2,],占全港土地面积的5.2%,占现有建设用地的24.1%。九龙半岛周围,香港岛中区所有临海部分的道路、建筑、设施、整个启德机场,世界著名的葵涌集装箱码头,荃湾、屯门和沙田等新市镇都是在填海造地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可以说没有填海造地,就没有今日之香港。目前在建的赤角机场(原岛面积3.02km[2,],扩大到12.5km[2,])和大屿山港,以及与其配套的交通和城建用地,也主要靠填海造地来解决。填海造地已是香港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3 关于香港土地利用问题的若干讨论

3.1 警示:城市化驱动下的香港,农业土地利用可能消失

香港是个高度都市化的地区,作为一个国际闻名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九七”回归之后,中国要在其原有社会制度不变的条件下,维护和发展其世界级城市的经济功能,以保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必须要有市镇建设用地的支持。因此,城市土地利用仍将是香港土地利用的主导,城市化仍将是香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追根溯源,50年代初,香港人口200多万,“新界”仍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农业系统,主要农作物是水稻。60年代初,香港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消费扩张,于是,70年代初,“新界”地区菜地、鱼塘和禽畜饲养场遍布,农地保持在1.3万km[2,],香港农业进入兴盛时期。7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城市快速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大都会(440万人,1976年),由于城市中心土地有限,工商业和住宅皆向“新界”扩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直接吞食了大量农田,香港农业开始衰退。到80年代初,稻田已消亡,菜田在80年代也显著下降,弃耕地面积迅速上升。90年代初,城市用地面积达到22930km[2,]、农用地面积已由14067km[2,]下降到7860km[2,],只是城市用地的1/3,香港农业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牺牲者。有人预言,农业活动将会在20年内消失于香港地区。

3.2 绿灯:切实保护农用土地,发展休闲农业应成为香港农业的发展方向

尽管城市土地利用现在是,将来仍是香港土地利用的主导,农业比较利益差,已步入夕阳时期,但还是应当切实保护日益萎缩的农用土地,积极开发弃耕地,努力发展适合于当地情势的农业生产。一方面,香港居民食物消费水平高,讲究鲜活;一方面,香港游客众多,食物消费量大,需要提高当地食品,尤其是鲜活食品的供应能力。更重要的是,保存较大面积的农业绿地,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调节和改善。为此,可考虑充分利用当地的山水、郊野风光和光、热、水、土、农业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以适应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引导他们去郊野、田间、鱼塘、果园从事园艺或农艺活动。发展休闲农业,可能是通过旅游方式,实施集约化经营,解决农用地弃耕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应是与香港城郊型农业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方向之一。

3.3 红灯:弥补土地之不足的填海造地将有尽头

大规模的填海造地,不仅耗资极大,而且还对香港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填海造地由港英当局或港英当局与私人企业签合同进行,一般填海成本约300港元/m[2,](据有关材料,80年代末已达1000港元/m[2,]),而补价收回“官地”要500港元/m[2,],卖地的收益则可达成本的3倍,尽管耗资极大,但造地者和政府获利丰厚。由港英政府包办,按照企业经营的方式投资填海造地已是香港扩展土地的一项重大政策。据港府发表的《全港发展策略检讨》咨询文件,估计2011年高增长人口达810万的高增长模式和未来经济发展预测,整体需新增土地3000km[2,],计划三个途径:旧区重建、发展“未开发”土地和填海造地各占1/3。随之而来的是,香港大规模的移山填海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导致水土流失、滑坡、地陷,造成房屋和基础设施毁坏;引起港口淤寒,航道变窄、潮水高涌,影响航运交通安全;并带来了红树林滩地被毁、海水和海底被污染等环境问题。目前9km长的维多利亚港水道已缩减1/3,两岸之间的宽度已从原来的1700~3700m缩减到现在的700~1200m。一方面,香港港池的缩减必将发展到从量变到质变,而影响到香港航运的环境条件;一方面宽阔的海域景观正在丧失,直接影响了香港的海港城市形象。填海造地计划的警灯已亮,填海造地将有尽头。与此相关,香港的山坡地超过4/5(已有一定规模的山坡地被开发),今后应更加注意将开发山坡地列入议事日程。

3.4 黄灯:香港的发展和建设用地应充分考虑港粤、港珠和港深关系

香港与内地,特别是广东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1994年港粤两地贸易总额达到6179亿港元,以制造业和城郊农业为主体的生产基地向内地,特别是广东大规模转移,已形成“前店后厂”的密切合作格局。1994年广东利用外资达114.47亿美元,其中港澳资金占80%以上,投入到珠江三角洲的又占八成。因此,香港新建和扩建商务办公楼、工业厂房、机场、港口、铁路和公路等都要考虑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土地潜力和经济情势,决定其发展和建设用地的规模与速度。此外,改革开放10多年来,港人已不断在深圳投资、置业、安居、度假。深圳市域面积2020km[2,],约为香港两倍,土地还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因此,加快港深衔接,促进两地经济一体化,不仅可以促使两市在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方面相辅相成,而且在土地利用与技术开发方面也能相互补充。进而突破香港城市发展面临的土地短缺局面,弥补深圳科技、资讯和管理方面的劣势,相得益彰,推动稳定繁荣的资本主义香港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香港”——深圳共同发展。

* 本文于1997年4月收到修改稿

标签:;  ;  ;  ;  ;  ;  ;  ;  

香港的土地用途[*]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