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上最重要的是在幼儿园_幼儿园论文

人格上最重要的是在幼儿园_幼儿园论文

人格中最重要的东西在幼儿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最重要论文,人格论文,幼儿园论文,东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报纸上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我们的一个中学生访问团到美国,住在拉斯维加斯的一座五星级酒店里。这帮孩子无法无天,不但在酒店里大叫大嚷,而且还无缘无故地连续两次拉响报警器,害得酒店不得不两次疏散客人,万不得已保安人员只好将其赶出酒店。而这些孩子都是从国内各个班级选出的优秀生。

孩子们的表现足以令人失望、让人愤怒,但反观当前的家庭教育,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们的所做所为,并不令人吃惊。在许多父母眼中,孩子们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至于其他毛病,都可忽略不计,如:饭后不收拾碗筷,便后不冲厕所,起床不叠被子,好吃的食物独吞,好玩的玩具独玩等诸类小事。许多父母认为这些小事不值一提,殊不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却能发挥巨大作用。也许这些孩子学习优秀,但他们自私自利、没有教养、遇事先考虑自己、不肯谦让、经不住挫折,甚至称王称霸、缺乏同情心、爱心。试想,像这种类型的孩子,即使有一定的智力,今后又怎会主动遵守社会规则,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作贡献?

由此可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智能的开发,更应注意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求知的欲望。”这不仅强调了教育要立足于早期、实施于早期,而且强调了在实施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幼儿身体素质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加强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强调了要加强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让孩子从小养成健康的心理。

那么,如何加强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这就需要老师与家长共同配合,密切联系,从生活中的小事抓起,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在生活中教会孩子一些粗浅的生活知识与技能。如自己会吃饭、穿衣、睡觉,自己会擦鼻涕,入厕大小便,会用手纸,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等,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一些浅易的道理。如不说谎、肯谦让,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了解一些安全防护知识。如不玩火、不玩电、不玩水、不跟陌生人走等等。让他们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从小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同时也要看到,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因此有意识地让幼儿受点“苦和累”,受点挫折,正是爱孩子的表现,让幼儿明白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让孩子认识挫折,从而学会战胜挫折的本领。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的“家庭即生活”,必须把教育与幼儿眼前的生活融合为——“从做中学”,从小事开始。如:摔倒时,自己爬起来,并加以引导:“走路眼睛看地面就不会摔倒了”,而不能说:“这个地不好,我来打它”,为了不让孩子伤心而掩盖事实,不切实际地满足孩子各种要求是切切不可行的。只有从小让孩子经受一定的挫折与锻炼,才能使孩子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的来说“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大家都知道幼儿期对人一生有重要影响,是一个充满活动的、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具有很强可塑性的生活阶段。俗话说得好“从小定八十”,这使我又联想到了这样一则报道: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其中的一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先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这是一位饱经沧桑成就斐然的老人的肺腑之言,是老人自己一生的总结。由此可见,凡事要从小事开始,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做人的准则。它们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少的“钙质”,是健康心理养成的先决条件,是健康人格完善的必备途径。

标签:;  ;  ;  ;  ;  

人格上最重要的是在幼儿园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