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张文斌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四川巴中 636600)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结石患者82例,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1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排石汤治疗和给予观察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结石患者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治疗效率高,对病灶清除更为彻底,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泌尿结石;排石汤;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R6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025-03

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与输尿管依人体中轴线对称配置尿液从肾脏产生后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在这一器官中存在的结石,我们称为泌尿系结石。又称为尿石症,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尿石症发病有地区性,在我国多见于长江以南,北方相对少见。近十年来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有了迅速发展,90%左右的尿路结石可不再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法作为一项全新治疗泌尿结石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本文针对选取的82例患者进行传统排石汤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10月-2016年8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结石患者82例,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在21~66岁,平均年龄(43±2.4);开腹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在23~68岁,平均年龄(42±2.5)岁。所有患者经过X射线和B超等专业手段检查均被确诊为泌尿结石,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腰腹疼痛、血尿、恶心、尿频、尿急等症状。其中对照组41例患者中肾结石12例,膀胱结石16例,输尿管结石13例;观察组41例患者中肾结石14例,膀胱结石15例,输尿管结石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例等资料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排石汤治疗 对对照组采取传统排石汤药的治疗方法,选取柴胡 黄芩、郁金、枳壳、姜黄、青皮、大黄(后下)白芍各15克 山楂10克 川楝子12克 金钱草30克,以水煎服。腹痛重,加延胡索;呕吐,加竹茹、半夏;高烧感染,加金银花、蒲公英、连翘;湿热黄疸重,加茵陈、栀子、龙胆草。

1.2.2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前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全面的体格检查。实验室辅助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有血、尿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做相关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等等。首选利用X射线或者B超对患者结石部位进行详细的诊断确认,选取患者合适的碎石体位,术前特别紧张的病人可在术前半小时肌注度冷丁50MG或者口服一片止痛药可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学龄前儿童碎石则选用全麻。在治疗前2h叮嘱患者禁食。膀胱结石患者保持俯卧位姿势,下端结石患者保持俯卧位,肾结石患者保持仰卧位,输卵管上段结石患者保持仰卧位或侧卧位。选用ESWLV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将冲击波频率调至40~50/分,将电压调至4.0~6.0KV,冲击波治疗冲击数为1000~2500/次,平均2000次,碎石过程中,治疗的次数需根据患者碎石具体情况而定,每次治疗的间隔为7d左右。载整个碎石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耐受力调整机器次数及电压,碎石治疗后嘱其多饮水,多活动,收集结石送分析。如果发生排石时肾绞痛,可以用药止痛、解痉,中药排石内服,必要时打点滴输液消炎。再根据情况嘱其是否限制运动,是否采用体位排石等。个别病人需住院观察处理。

1.3 观察指标

治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不适症状消失,经专业仪器检测结石全部消失。有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经专业仪器检测部分结石消失。无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不适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有加重的迹象。(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对比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调查数据如下。

3.讨论

泌尿结石是由于尿路结石成型于肾和膀胱内。上尿路结石与下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病因、结石的主要成份和流行病学原理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上尿路结石成份主要为草酸钙结石。膀胱结石中的磷酸镁铵结石在上尿路中比较常见。一般肾结石都有明确的形成原因,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海绵肾、痛风、异物、感染、长期卧床、梗阻等,但是很多的钙结石的形成原因以当前的科学手段仍不能完满阐释清楚。成核作用、结石基质和晶体抑制物质学说是结石形成的三种最基本学说。根据上尿路结石形成机制的不同,有人将其分为与代谢因素有关的结石和感染性结石。代谢紊乱会导致代谢性结石,比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不同因素引起的高尿钙症、高尿酸尿症和高草酸尿症等。高浓度化学成份会严重损伤到肾小管,使尿中基质物质增多,盐类析出,形成结石。感染性结石是由于产生尿素酶的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而产生氨,使尿液碱化,尿中磷酸盐及尿酸铵等处于相对过饱的状态,发生沉积所致。细菌、感染产物及坏死组织亦为形成结石之核心。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原理是冲击波通过高电压、大电流、瞬间放电,在放电通道上形成一个高能量密度的高温、高压等离子区,将电能迅速转换为热能,光能、力能和声能,放电过程中放电通道急剧膨胀,在水介质中形成压力脉冲,也就是冲击波。除了常用的液电冲击波源外,还包含有有电磁波源、压电晶体波源等一系列冲击波源。一情况下,所有的碎石机都是由最基本的两部分组成,一是对结石精确的定位系统,二是粉碎结石的冲击波,冲击波源是冲击波粉碎治疗的核心部位。体外碎石机的定位系统主要包含了X线B超定位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补充。采用了联合定位系统的碎石机同时应用了X线及B超两种定位系统,具备了两种定位系统全部的长处。对于阳性和阴性两种不同的结石,肾结石及各段输尿管结石都能够精准进行结石的定位,还可以对结石动态和整个粉碎过程实施严密的监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碎石的治疗水平。但是运用双定位系统的碎石机成本较之单项系统要昂贵许多。X线定位机型:在尿石症患者中基本都呈现为阳性结石(占95%以上),这种机型相对于结石定位来说是一种保险型的碎石机,定位方便简捷。在B超无法定位的情况下,X线定位系统能发挥作用,帮助准确定位碎石,且可以在碎石过程中实施跟踪碎石效果以决定医生的判断力并制定术中治疗方案。由于X线具一定的辐射性对医院碎石的要求管理严格,其成本高于其他碎石机型。目前国际公认的唯一金标准碎石机——DORNIER HM3型X线定位碎石机。B超定位机型:B超定位方式的碎石机又分为B超上置式与下置式定位,B超上置式定位相对来说要比下置式的要好操作一点,上置式定位可以随意改变患者体位而达到定位目的,C臂定位的碎石机B超探头犹如拿在操作医师手中一样方便。B超定位碎石机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难以定位,且耗时。特别对结石过大的肾结石要慎用,一旦结石破碎后落入输尿管时中则要改用其他方法来处理或者再到X定位的碎石机上寻找结石来再次行碎石治疗。其机型简单而成本低,对碎石室安装要求不高,一般在小型的医院使用更加方便经济。

在本文中就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讨论,在上述数据表格中,通过传统排石汤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3.7%,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在体外冲击波的治疗中运用检测系统缺点病灶的位置,明确了治疗的目标,避免了一定的盲目性,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只是通过患者机体的表现来判断病情,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在治疗上经常无法达到其理想的效果,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碎石在治疗泌尿结石上具有快速,安全,疗效好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实施和进一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进兴.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9):4481-4482.

[2]桑琦.96例泌尿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42-43.

[3]胡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和治疗,2014,25(21):4924-4925.

论文作者:张文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张文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