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江玥婷

(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庆市 400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在我中心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每一组患者50例,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与常规组相比,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并发症;个性化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350-02

在临床上,糖尿病为一种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血糖异常升高是其常见表现,病情进一步进展后可致使多种并发症出现,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此病治愈方案现阶段仍处于缺乏状态,临床干预主要是将血糖控制在一定水平内、对并发症的出现进行预防[1]。对于糖尿病患者,需展开终身干预,心理干预是其中的重要方法。本次探究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预防进行个性化干预的效果,现将本次研究进行以下总结。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6年10月份到2017年10月份在我中心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每一组患者50例,常规组采取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等常规方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则在常规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常规组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的患者分别是48岁与84岁,年龄的均值是(63±2.61)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8例;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的患者分别是49岁与84岁,年龄的均值是(64±2.24)岁。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经过对比以后无明显的差异,P>0.05,可比较。

1.2 干预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方式进行干预,主要包含如定期监测血糖、用药指导、常规饮食与运动指导等。研究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干预方式如下:

糖尿病患者需接受终身治疗,并可引起全身并发症,患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重;部分病人对胰岛素认识有误区,受此影响,患者依从性较差;糖尿病患者因饮食结构改变,受到心理冲击,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加速病情进展,并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此,全科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后,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研究组每个患者需做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评分≥60分或者抑郁评分≥63分的患者,转介到精神卫生专科进行心理干预,全科医生全程追踪随访。余患者以患者能接受的方式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情绪与病情发展的关系等,使患者对糖尿病的错误、偏差认知得到纠正,使其对疾病的治疗建立信心。建议患者参加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加强病友之间互相交流,进行同伴教育,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让家属参与进来,起到配合、监督的作用。

1.3 观察内容

(1)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空腹状态、餐后2h的血糖进行检测与对比。

(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依据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评估,包含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不依从。

1.4 数据统计的方式

本次实验所得数据经SPSS 19.0的数据分析统计软件处理、分析,通过例数(n)、百分率(%)描述计数的资料,通过标准差±的平均数(x-±s)描述计量的资料,并且计数资料经卡方来检验,计量资料经t来检验,将α为0.05当作具体检验的标准,如果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比对以后,数据之间差异较为显著,通过P<0.05表示,即数据间对比有统计的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血糖情况

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发生显著的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比较明显,与常规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情况对比(x-±s,mmol/L)

 

3.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多病因而引起,主要是慢性高血糖是其主要的特点,此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其他器官或者组织[2]。糖尿病病程长,并发症多,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目前,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除了通过药物治疗外,还应重视与加强心理干预。常规治疗没有考虑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导致干预效果不够显著。心理干预需要医生为病人提供由糖尿病引起的详细解释可能的因素,正确认识疾病,鼓励病人放松心情,帮助他摆脱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可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本次研究中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与常规组相比,数值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个性化心理干预可提高血糖达标率和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综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预防中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指标,提高治疗依从性,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叶政君,张雪晴,向华.湖南省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需求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1):72-73.

[2]李樱.护理路径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11(20):1870-1872.

[3]王丹蕾,季梅丽,唐文娟.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6(6):670-672.

论文作者:江玥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个性化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江玥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