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征税对启动消费的效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用论文,利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摆脱日益加剧的通货紧缩,寻求启动消费的契机,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之后,我国决定从1999年11月1 日开始恢复征收利息税。这一政策实施数月以来,效果如何,怎样才能发挥利息征税对启动消费的作用,理当加以研究。
一、居民收入预期不景气,利息征税的收入效应呈大于替代效应趋势
尽管利息征税与降低利率有所区别,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讲,无异于第8次降息。自1996年5月以来的连续7次降低利率, 虽然对减缓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起到了一定作用(见表1), 但并未出现政府期望的消费大幅升温。是利率降得不够低吗?以一年定期存款为例,由10.98 %降至2.25%,降幅达80%,若考虑20%的利息税,利率只有1.8%, 为我国历史上最低点。与国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属于最低水平。难道居民对利息征税缺乏敏感度?难道发生了“流动性陷阱”效应?是不是通货紧缩、物价持续走低使得人们期望未来价格更低而不愿增加消费?难道名义利率下降尚未接近零,就已对刺激投资和消费回升失去了杠杆作用?为配合利息征税政策,国家在1999年9 月份实施了增加公职人员的工资,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线的保障水平,调整离退休人员的待遇,补发拖欠的离退休金等措施,有8400多万人受益,居民的持久收入每年将增加1000亿元以上。但为何消费仍然没有大幅度热起来呢?难道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观点失效了吗!
从经济学理论角度考虑问题,一般认为,利息的降低会产生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当人们发现利率降低会使未来消费变得更贵,使即期消费相对便宜时,会觉得放弃目前的消费(即把钱存入银行)能够换取的未来消费不合算。从而选择减少储蓄,增加即期消费。此即所谓的“替代效应”,利率降低起到了刺激消费的作用。当人们发现利率降低会使储蓄在未来得到的利息收入减少,从而导致未来预期收入减少,为了维持未来的消费水平不下降,从而更加谨慎地对待即期消费支出,选择减少即期消费支出,增加储蓄。此即所谓的“收入效应”,利率降低起到了抑制消费的作用。如果要使利息征税能启动消费,前提是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然而目前显示的兆头似乎恰好相反,通货紧缩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欲望,频频的福利制度改革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居民深感收入预期不景气。即使感受到了替代效应的人,也不知应当把钱用于何处。买房吗?价格太贵买不起。买小车吗?昂贵的养车费使人望而却步。买新家具、电脑吗?又苦于没有新房子。将存款转入股市保证金,虽然可以不纳税,但毕竟炒股风险太大。购买国债?利率太低,期限又长,不利变现,最终还是把钱存入银行。这一切都使得利息征税收入效应呈大于替代效应迹象。单靠利息征税,不能成为启动消费的主要动力。
表1 近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状况
1995 1996 19971998
年底余额(亿元)
29 662.25 38 520.8446 279.80
53 407.47
逐年增加额(亿元) 8 143.45
8 858.59 7 758.967 127.67
逐年增长速度(%) 37.84 29.8620.14
15.40
我国居民的储蓄习惯和目的有其独特性。受东方传统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影响,人们的消费大多是“量入为出”,以节俭为荣,从某种意义上讲,居民储蓄存款增多并不一定是坏事。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一大批虔诚的储户持之以恒地储蓄存款。目前,有不少商业银行的运转全靠居民每年新增的储蓄存款来支撑。如果真的一旦居民都去提存款,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国大多数居民的储蓄动机主要是为了预期消费而积累储备资金以防范个人风险。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动机列入前4 项的主要是:积存子女教育费、防病养老、防失业下岗、买房建房。如:中国人民银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存款动机为了子女积存教育费的占19%,为防病养老而存款的占12%,为买房建房而储蓄的占13%。在缺乏社会保障制度情况下,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福利改革措施,如:住房由福利分房向货币买房转化,医疗由公费报销向自费支付转化,劳动人事制度由铁饭碗向竞争上岗、减员增效、允许下岗和失业存在转化,子女免费读书向自费上高中、大学转化等等,加剧了人们的种种疑虑和不稳定感。对未来的医疗、住房养老、就业、子女教育等等高支出预期心理加重,削弱了利息征收的替代效应。为防不测,大多数人(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储蓄,不论利率是升是降,不论利息是否征税,“收入效应”的作用使人们不敢轻易增多即期消费。存款虽然利息回报不多,但由于“稳”而成为人们的首选。
二、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回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减息,而在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幅回落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因素很多,但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变化主要取决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变化,包括即期的实际收入和对未来预期收入的估计。而利息多少的利益驱动对储蓄存款的增长变化影响不是很大。近几年的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回落,究其根源不在于利息的减少,而在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幅回落。从表2中可知, 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的变动趋势,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趋势一致,而与利率(不管是名义利率还是实际利率)的变动趋势不相吻合。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9898,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9844,而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与名义利率的相关系数仅为-0.0992,与实际利率的相关系数仅为0.2683。1998年与1978年相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93%(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8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80%(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6.15%),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年均增长30.19%。 尽管在此期间名义利率降至历史最低点,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仍随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且增长幅度大于人均增长幅度。
从表2中可看到,即使在有些年份实际利率为负数, 可人均储蓄存款仍在增长,且增长幅度还挺大。如:在负利率的年份,1980年比上年增长40.47%,1985年比上年增长31.69%,1988比上年增长21.77%, 1989年比上年增长33.37%,1993年比上年增长26.41%,1994年比上年增长44.15%,1995年比上年增长36.4%。 这一方面与国家在通货膨胀较高年份实行保值储蓄有关,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传统的节俭美德和人们存款的储备资金动机在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倾向,削弱了利息征税的替代效应。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 使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增长1.22%;而到了1998年,人均储蓄GDP弹性达到2.55%,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使人均储蓄存款增长2.55%,为1978年的2.1倍。如此高的储蓄热情,在国际上也较罕见。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以来,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呈递减趋势(参见表3),加之医疗、劳动人事、住房、 教育制度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冲击,使收入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大,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普遍不高,因此,在储蓄存款增幅减少的同时,越加不敢轻易增加即期消费。
表2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和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城镇居民家庭 全国人均
年份人均纯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元/人 环比增长 元/人 环比增长元/人 环比增长
(%)(%) (%)
1994 1221.0 32.49 3496.2
35.65
292333.48
1995 1577.7 29.21 4283.0
22.50
485423.73
1996 1926.1 22.08 4838.9
12.98
557614.87
1997 2090.1 8.50
5160.3
6.6460538.55
1998 2162.0 3.44
5425.0
5.1363925.60
(注:1999年为上半年数据,以上半年同期为100)
三、利息征税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加财政收入和分流储蓄存款
利息征税是一项兼具财政和货币两重性的政策,一方面具有降息分流储蓄存款功能,另一方面又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每年的利息收入约为2000亿元,征20%的税,有400亿元。 这笔财政收入可用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增强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和解决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问题,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增加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状况下,失业下岗人员和关门停产的个体户逐渐增多,形成新的贫困队伍。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中15%的人拥有70%的存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逐年上升,1981年为0.29,1995年为0.39,1996年为0.424,1997年为0.425,1998年为0.456。而市场经济国家标准认为0.4以上就存在收入分配差距偏大。 征收利息税可以调节个人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分配公平,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利息征税还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投资意识和树立新的理财观念,可以吸收一部分储蓄存款进入股市,促进股市繁荣。因为股市客户保证金可以不纳税,而且在居民看来,利息征税等价于降息。据估计全国约有1 000 亿元的储蓄资金流进了股市。股市上扬,将进一步推进利息征税的分流储蓄作用。此外,征收利息税后,银行存款利息收益降到了1.8%, 使得保险逐渐被人们关注。目前保险的预定利率高于银行储蓄收益,而且保险可以带给居民社会生活的保障,少花钱多办事。若引导适当,会有利于带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促进居民金融资产的优化组合。利息征税还有利于制约偷税漏税。我国有近2亿富裕人口,年个人所得税源达1 000多亿元,但1998年征得的个人所得税仅有338.59亿元,虽然比1980年的16.2亿元增长了19.9倍,却不到应征税的1/3。拥有居民储蓄存款70%的富有阶层每年交纳的个人所得税还不到纳税总额的10%。利息征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钳制富有阶层的偷税漏税,增加财政收入。
表3
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状况(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名义货币收入)
年份 一年期存款全国商品零售价格一年期实际
利率(%) 指数(以上年为100)利率(%)
1978
3.96
100.73.26
1980
3.96
106.0-2.04
1985
7.20
108.0-1.60
1986
7.20
106.01.20
1988
8.64
118.5-9.86
1989
11.34 117.8-6.46
1990
8.64
102.16.54
1991
7.56
102.94.66
1992
7.56
105.42.16
1993
10.98 113.2-2.22
1994
10.98 121.7-10.72
1995
10.98 114.8-3.82
1996
7.74
106.11.37
1997
5.67
100.84.87
1998
3.78
97.4 6.38
1999
2.25
96.8 5.45
年份 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
全国农村居民家庭
全国城镇居民家庭
蓄存款年底余额(元)
人均纯收入(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 21.88 133.6 343.4
1980 40.47 191.3 477.6
1985 153.29 397.6 739.1
1986 208.14 423.8 899.6
1988 342.40 544.9 1181.4
1989 456.67 601.5 1375.7
1990 615.24 686.3 1510.2
1991 786.29 708.6 1700.6
1992 985.35 784.0 2026.6
1993 1245.59921.6 2577.4
1994 1795.481221.0 3496.2
1995 2448.961577.7 4283.0
1996 3147.411926.1 4838.9
1997 3743.532090.1 5160.3
1998 4279.102162.0 5425.0
1999
- -
-
当然,实施利息征税,还应注意它的负面影响。首先,要明确区分两种收入差距。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党的政策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有一定的合理性。绝大多数勤劳致富的高收入居民把相当部分收入积累转化为原始积累存款和生产性投资,这和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不是一回事。如果以利息征税来过度强调“杀富济贫”,缩小贫富收入差距,会动摇民营企业家和个体户对产权的信心,挫伤他们的投资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会使大户的存款采取种种形式外逃流入国外,影响人民币币值稳定。特别是当前美国宣布美元升息情况下,于利息征税十分不利。其次应注意:如果征收利息税而增加的财政收入用于中低收入阶层补助所带来的消费增长,比因利息征税使居民损失利息收入而抑制的消费支出还要小,则是得不偿失的。如果从银行分流出来的储蓄存款只是暂时沉淀在股市客户保证金中,或者成为手持现金在股市和保险窗口外游离观望时,仍然起不到提高投资需求和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之目的。因为股市是否上扬,主要受上市企业的业绩和国家经济形势影响。保险事业是否繁荣,最终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如果一旦这些条件不能达到,使得这部分分流资金流入地下参与非法金融活动,将会给我国金融和社会稳定带来灾难性的隐患,更谈不上消费的启动和经济的发展。
四、发挥利息征税的启动消费作用,必须采取多种配套措施
1.迅速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制约利息征税的收入效应,消除居民即期消费后顾之忧,提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当前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低工资制度与社会保障高支出之间的尖锐矛盾。自1994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幅出现了年年回落,而且幅度较大。与此同时,医疗、住房、退休养老、子女教育等福利制度的改革,使居民的消费产生了心理障碍,担心改革收入减少,保障支出增多。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与高工资制度相辅相成的,居民对各种征税较适应。而我国居民在低工资制度下,习惯于公费医疗、福利分房等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些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一旦被取消,而收入又未有较大幅度增长,必然引起人们的高支出预期恐慌。因此,在建立和健全我国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如果目前不能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就必须注意,要求居民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不能定得太高,应有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缓冲协调期。在缓冲期间,激励企业努力提高资金回报率,从而降低缴费率。政府可通过发行国债来支持新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期建立,同时大力发展公共投资基金,以民间集资办法,从社会上吸收闲置资金,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筹集资金。
2.提高居民收入,实行赤字预算,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增大利息征税的替代效应,启动居民消费。
影响居民消费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居民消费行为和居民收入水平。一般来说,居民消费行为相对比较稳定,变化缓慢。而居民收入水平依经济发展水平而变化,提高居民收入可以降低人们对未来支出的预期,有利于启动消费,这已被1999年9月增加工资而引起10 月社会商品零售额有所增长而验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又可运用不同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来推进。如:美国在30年代,罗斯福政府靠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实行赤字预算,同时减少过剩农产品的生产,增加服务消费等多种手段,以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推动经济发展,成功地摆脱了恶性通货紧缩,使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我国目前是否可以试行赤字预算呢?在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为避免其作用被货币政策所抵消,可否同时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呢?通过发行国债和向银行借款来增加政府赤字,使财政支出增加额大于财政收入增加额,将政府投资投向高档服务行业和高科技产品行业,生产社会(特别是中、高收入阶层)所需产品,缓解城镇就业问题;同时增大货币供应量,扩大总需求,促进现有产品的市场形成,使降息和利息征税能起到作用。当然,财政与货币调控手段的运用会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将其建立在科学的论证基础之上对症下药,又何尝不可呢?
3.加强居民消费意向调查,按需定向加大政府投资和带动民间投资,生产居民所需产品,使居民预期消费转为即期消费。
了解居民的消费需求是配合利息征税启动消费的重要一环,如果市场没有合适的商品可以购买,不论是否征利息税,人们都不会增加即期消费。所以,政府和企业统计部门应高度重视居民需求调查,了解不同收入阶层的城乡居民的消费意向。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已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他们的存款在银行储蓄存款中占有绝大比重。特别是我国的民营经济大多是从这些富户中产生的,他们当作原始积累的存款在居民储蓄存款中的比例很大。对于这些收入高的存款大户,小车、别墅早已拥有,高档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仅靠“食利”也比一般老百姓生活水平要高,他们的边际需求欲望呈下降趋势。在购买不到符合需要的消费品和服务时,利息征税对启动他们的消费作用不大。因此,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吸引高收入者把存款投资于高档消费服务行业。这既可以启动投资需求,分流储蓄存款,发展民营经济,又可以启动消费需求,使高收入者用存款购买高档服务,满足其生活需要。
对于广大的中、低收入存款户,则需求各异。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在未来10年内最想购买的商品中,有48%的人首选住房。在中、低收入存款户的居民储蓄存款中准备用于购房建房的超过一半。1999年是福利分房的最后一年,有一定数量的存款是等着赶最后一班“车”的。买上福利房后,将会花大量存款用于装修,购买新家具和家用电器。估计其间会有一轮小的居民消费高潮。针对居民的住房需求,应采取适当措施,如:减税,鼓励房地产商生产价廉适用的住房,诱导房地产商从追求边际贡献角度出发,降价(微利或成本价)销售积压滞销的房地产,以尽快收回资金,加快周转。银行应实施更优惠的住房消费贷款,适当延长分期付款年限,降低贷款利率,吸引居民负债购房,以分流居民准备用于住房消费的存款,扩大利息征税的替代效应。靠住房销售,带动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家具、家用电器等消费,使居民预期消费转为即期消费。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较大。199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51比1,两者的差额是1978年15.6倍。这使得城乡居民消费相差一个消费等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10年左右。因此,在配合利息征税启动消费时,应注意城乡有别。城镇居民的消费正处于新的升级阶段,一般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传统家用电器日趋饱和。因此应努力投资发展交通、能源、高科技产品、光缆、光纤、信息通讯设备等行业,降低收费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推销目前城市市场过剩的一般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提供了基础。农村居民家庭对这些商品的需求趋旺是必然之事,但同样也面临消费升级障碍,如:农民增产不增收、税费负担过重,导致收入偏低;农村煤气、自来水和电力供应设施不足,使用家用电器缺乏基础条件等等。因此,应调整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负担,适当投资,加快发展农村供气、供水、供电行业,消除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障碍,以分流储蓄启动农村居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