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论文_曲婉秋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论文_曲婉秋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 曲婉秋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家对启发式教育有许多发展与创新。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员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与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塞硬灌的注入式教学相对立的。启发式教学是教学的首选方法,是各教法的综合,在教育领域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对生物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孔子;启发式教学方法;高中生物教学。

引 言

纵观历史,许多教育家都提倡过启发式教学,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国界的教育界大师一位是西方的苏格拉底,一位是中国的圣人孔子。在教学中,它可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学习,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中国的早期教育中,一些教育家就很注重启发式教学。

首先是苏格拉底,雅典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在哲学史上和教育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长期为人们所尊敬的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启发”源于古代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精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学习时,学生心求通而尚未通,谓之“愤”;口欲言而未能言,谓之“绯”。孔子强调:不到学生心求通而尚未通之时,不启迪他;不到学生口欲言之时,不开导他。也就是说,要先让学生达到“愤”“绯”这种边缘状态,然后启发、开导,才能促进学生“领悟”,并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高中生物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利用启发式教学这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学习高中生物,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和生物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发散思维。

正 文

1启发式教学的界定

许多教育者在对它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往往只注重了操作形式,忽视了启发式的真正内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新课程概念下,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得到了新的界定: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用一定知识和思维方法通过提问、设疑、师生互动、演示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钻研、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或教学原则)[2]。

2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和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1)目标启发式

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要明确生物课的性质、任务、基本内容和要求;指出重点、难点、疑点、关键和要求掌握的程度等。高中生物学的特点是知识点多,难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打开知识的大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提问启发式

这一方法要求真正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成效。例如:基因突变的概念是什么?从基因突变概念中你可以知道,基因突变一般情况下能冲显微镜中观察到吗?

(3)比喻启发式

教师要用具体形象的、学生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激发学生联想,启发思维,进行对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地学习。比如说到染色体的成分时候,我们可以形象的形容:染色体做了一个框架,把DNA镶嵌在其中,所以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的组合。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讲解抽象的概念时,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加以说明。

(4)类推启发式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突破教材难点,引起他们的相关联想。通过概括化的活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行学习。例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运用的是假说演绎法得出的,类推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也是运用的假说演绎法。

(5)对比启发式

教学中对相互关系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加深理解,积极思考去获取知识。例如: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进行对比,假说演绎法最后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对照一致证明假说的理论是正确的,而类比推理法最后结论没有试验做依据所以不具有逻辑性。

(6)语言动作式

指教师适时运用恰当的表情、动作和艺术语言而达到“意会”“传神”“移情”的潜在启发引导,使学生逼真地掌握知识,在思想感情上得到感染。例如:受精过程,精子的经历,可以通过一定的语言动作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经过千辛万苦的长途跋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结 论

启发式教学要做到两个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启发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不仅反映为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而且应该成为全部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贯彻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绝不能把启发式教学降低为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 尹德今.论启发式教学[J].绥化师专学报,1995,2:66-67.

论文作者:曲婉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论文_曲婉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