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挑战_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挑战_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提出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元智能论文,评价论文,理论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一元智能”理论提出了挑战,它促使我们以新的视角重新思考当前的教育问题,对教学观和评价观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分析“多元智能”对现有学生评价的挑战及相应的调整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学生评价提出的挑战

挑战一:评价学生的智能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传统评价观认为,在人的智能中,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是最重要的,人的思维就是快速回答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所需要的只是语言和逻辑分析技巧。评价学生,首先要看这两种智能是否得到充分发展。而“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智能不是少数人拥有的,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智能,并表现为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能力。能够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这就是智能[1]。人类至少有八种智能,而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果仅凭一两种智能,是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各种智能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过程。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各种智能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各种智能无高低贵贱之分,它们在学生评价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挑战二:评价学生的智能是间接推导,还是直接得出?对学生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的推断,评价学生的传统方法是从智力测验或考试中直接得到的,而对其他智能发展水平的评价,则是从测验或考试中间接推导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传统评价的设计者主要关注学生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的发展,而对其他智能的关注则很少或根本不涉及,故从测验或考试分例中推导出诸如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是不准确的。应该采用的评估方法是“智能展示”,即能直接观察到一种智能的潜力,而不必通过数学和逻辑的“反光镜”[2]。这种评估方法,减少了中间媒介的作用,因而更能客观地测量学生各种智能的发展水平。

挑战三:评价学生的方式是通过智力测验和考试,还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评价学生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智力测验或考试来进行的,取得高分,就代表学生智能发展得高;反之,则水平低。它关注的问题是“你的智能有多高”,是用典型线性思维的方式来审视学生智能发展的。而“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人的智能就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或生产及制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是以能否解决现实问题或生产制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核心和衡量标准的[3]。也就是说,传统评价学生所得的智力商数IQ,只能说明学生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发展的状况,而不能说明其他的智能发展水平,只有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才有利于观察学生展示的各种智能,从而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它关注的问题是“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评价学生的方式应通过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评价其各种智能的发展状况。

挑战四:评价学生的目的是进行鉴别、选拔,还是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传统评价观受泰勒行为目标评价模式的影响,以预定教育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其常常使用终结性评价来判断学生的优劣,其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鉴别和选拔。通过学生评价,让鉴别出来的“好”学生,进一步学习;而对“差”生,则认为没有深造的基础,进而剥夺其进一步学习的权利。“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评价学生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智能,评估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使学生认识自己智能的优劣,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自己的劣势,发展自己的优势。由于在解决特定问题时各种智能都起一定的作用,是靠整体智能水平完成的,因此,评价目的不仅要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发展,更要促进学生智能组合的整体提高。

挑战五:学生评价能否正确地预测学生未来的发展?传统评价主要测试学生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的发展水平,很少估计其他智能的发展,因而必然缺少科学的预见性。许多在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却业绩平平;而不少当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事业上却成为开拓者和成功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见学生未来的发展。从“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的基础看,它是从解决现实问题开始的,它探讨人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具有的智能,并通过研究这些智能,对学生智能的发展给予恰当的预测,通过预测,为学生提供更适合“我”的课程,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同时,“多元智能”理论反对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学生或许具有发展某种智能的潜能,或许还没遇到适宜的环境,一旦条件成熟,学生曾经表现平平的某种智能没准儿就会迅速发展成为优势智能。

解决学生评价困难的策略

1.转变学生评价思想,树立“多元智能”观。第一是新的智能观。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及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人有多种智能,并且不仅为少数人所拥有,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它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解决不同问题时,所运用的各种智能作用不同,而并非只依靠语言或数学逻辑智能。因此,学校的任务是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潜力。评价学生时,不但要重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而且也要重视其他智能的发展,各种智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第二是新的学生观。学生无好坏之分,以前学校所区分的“好”、“坏”学生,只是代表这些学生在语言或数学逻辑智能上的好坏,而不能说明其他智能的发展状况。“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位学生的智能都各具特点,并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学生智能的发展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优势智能的差异。有的学生在某一种或几种智能上表现突出,而另一些学生则在其他智能上表现突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也有自己的劣势智能。

2.进行课程改革,使之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评价。旧的课程体系的目的只是促进学生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的发展,而对其他智能的发展则考虑较少,因而,不适合学生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对学生各种智能的评价。确立新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必须全面考虑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协调发展。有学者强调,这种课程模式不是强调“通过‘多元智能’而教”,而是强调“为‘多元智能’而教”,着眼于个体的智能发展[4]。应设定选修课程,为学生各种智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智能特点和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在教学中,可通过书籍、电视、软件及其他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发展,并对其各种智能的发展水平与特点进行评价。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运用情境化学习评估方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的评价标准有关。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对智力的理解不相同,对智力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相同。研究显示,为某一文化背景下的对象所设计的评估材料,不能直接应用于另一种文化的环境之中[5]。我国现在盛行的智能测试量表,大多来自于国外,而国外与国内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因而势必影响到所测智能的准确性。我国传统的考试,多是脱离日常实际应用环境的纯书本知识,表现为“去情境性”,而在校外和受学校影响较小的环境中,学习都是在特定情景中进行的。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在类似的问题情境下进行。教师应设置与现实生活接近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评价者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和记录,通过直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观察学生智能的发展水平,而不是间接推断的方法进行评估,从而保证评价的准确性。

4.在分科教学的情况下,设计适应各科教学的“多元智能”评价方案。笔者认为,在分科教学中,每科教学都可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把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发展作为教学目的,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方案。如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通过对课本中有关段落的理解与分析,评价学生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的发展;通过描绘某一战争的历史画面,评价学生空间智能的发展;通过角色扮演,并配以适当乐曲,评价学生身体运动智能和音乐智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与小组讨论,评价学生自我认识和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通过在现实中寻找历史遗迹,评价学生探索自然的智能等。通过这些评价,了解学生智能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促进学生劣势智能的发展。

5.呈现评价结果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各种智能发展的特点,而非综合性评价。“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无所谓高低,只是各种智能的组合不同而已。对学生进行各种智能的综合评价是没有意义的;反馈给学生的综合评价分数,只是说明学生总体智能的发展水平,而不能说明各个智能发展的特点,因而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应该将不同智能发展的特点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并根据自己智能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智能发展的快速方式。

标签:;  ;  ;  ;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挑战_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