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日常用电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农村电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用电需求。由于农村特殊的地理环境,农村配电网络电路转载能力弱,并且容易受天气等外部因素影响,导致线路运行不稳定。同时,陈旧的电网系统无法承载人们日常的用电负荷,容易造成用电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相关电力部门应该重视农村智能配电网络建设,对农村配电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并加以改进,以优化供电设施,促进农村智能电网建设。因此,本文对智能电网工程在农网改造及运行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电网工程;农网改造及运行;重要性
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网配电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农网配电的改造也逐渐趋于智能化。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是目前农网配电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造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及物力,针对目前的改造效果来看,还存在着一些因素,阻碍了农网配电智能化的发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进行探究,来提升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的质量。
1智能电网内涵
智能电网就是在现有电力网的基础上,整合通信网。农网智能化的基本特征就是技术上体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管理上体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是农网智能化的技术特征。信息化是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实现基础;自动化是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水平的直观体现;互动化是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内在要求。
2智能电网工程在农网改造及运行中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农村的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要求逐渐提升,国家也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定了完善的规划方案,其中农网建设工作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农网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需要相关机构对其进行改造,建设智能化的电网系统,做好农网改造升级工作,加强各个区域农网建设力度,提升其智能化水平,发挥远程通信技术与自动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提升其工作质量。在对我国农网进行改造之后,可以解决传统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国家城镇化工作进程,提升其工作质量。一方面,在农网改造期间,可以利用先进的改造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制定完善的战略方案,为国家电网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农网改造升级工作的执行,可以提升电网的运行质量,满足农民日常生活与生产需求。由此可见,我国农网改造工作较为重要,相关机构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科学应用先进技术与智能化工作形式开展相关处理工作,明确发展目的,对于农网老旧设施进行处理,及时更新相关零件,建设专门的网络管理平台,积极应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面对农网改造中的挑战,提升其工作质量。同时,在我国农网改造期间,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方案,利用优惠政策等,鼓励相关企业参与到农网改造投资工作中,提升其工作质量。
3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的现状分析
3.1智能化硬件设施不完善
硬件设施不足是制约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不可忽视的因素,直接影响了农网配电智能化水平,由于硬件设施的不足,导致农村用电的稳定性受到了影响,非常容易出现大面积停电的情况。对于农网配电管理过程中,智能化改造是必要的趋势,相应的就会带来一些设备的更新,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由于对农网配电的相关信息统计不完全,导致旧的设备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更换,或更换之后的设备和原来的设备不能保持同步,整体整合困难,用电信息保存不完全,各种问题频发,直接影响了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的进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配网中供电设备管理不当
电力系统中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是近来电力企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在对电力系统中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过程中,新旧设备的更新换代管理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低新旧设备的更新管理不到位,新旧设备难以整合,导致时常有供电信息不对称、网络传输能力差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了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实施和发展,所以在面对配网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时,一定要解决好新旧设备的整合问题,以保障电力系统供电的正常运行。
3.3无法准确预测农网配电负荷
现在是智能化、自动化管理的高科技时代,对于农网配电来说,它的配电管理水平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农网配电负荷无法准确预测的问题给供电系统供电计划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在农网配电负荷预测中有很多预测方法,但是由于一些预测方法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得不到准确的预测结果。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电力弹性系数法,这种方法简单,但是因素也比较多,所以应用该方法对农网负荷进行预测是非常不准确的。为了提高农网配电的负荷需要加强农网配电智能化的改造,改造中由于农网配电系统的一些设施不完善,智能化系统管理也不严谨,所以使农网配电智能化系统不能在农网配电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仍然应用比较陈旧的农网配电技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力企业全面发展的步伐。
4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中采用的相关措施
4.1认真做好农网智能化改造建设规划
农网改造建设涉及面广,各地区管理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农网智能化改造建设涵盖多个环节,研究工作和改造建设任务十分复杂,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应该认真组织农网智能化改造建设规划,科学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开展科技攻关和试点建设工作,结合已有的电力、通信、自动化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形成农网智能化标准规范体系框架,推动适用于农网智能化改造建设的标准和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2完善配网智能化设施
在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加强对供电系统以及用户用电情况的数据分析,获得较为准确的用电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负荷变化情况,同时也给电力市场未来的发展及电能的分配提供了数据理论基础。对于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过程中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要加大投入,对于工作性能落后、操作灵敏度较低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改进和更新。
4.3定期维护和管理配网智能化技术软件
任何技术在运行中都需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改造,所以为了加强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后的可靠性应该对该技术进行定期的技术维护和人员管理。比如对配网自动化技术软件进行定期的校正、修改,尤其是在配网供电负荷较大的时候一定要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软件的维护,否则会因为配网自动化技术软件受到供电负荷的影响而阻碍一些功能的作用的发挥。对于配网自动化技术也要注重管理,尤其是对技术的更新管理,要时刻让配网自动化技术与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以保障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结束语:
电力配网智能化改造是现在电力系统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农网配电的改造是电力企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现在国家对农村供电方面已经加大了投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农网配电智能化进行改造,提高农网配电的供电水平,保障农村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所需的电能供应,降低农村大面积停电和停电频率。
参考文献:
[1]陈彦霞,王猛,吴伟.浅析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与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53)
[2]王鸿桦.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与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8)
[3]黄国明.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与措施[J].民营科技,2017,(08)
[4]李华军.农村电网配电台区智能化改造及系统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
论文作者:吴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农网论文; 电网论文; 工作论文; 农村论文; 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负荷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