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开展广府文化“广彩”的教学论文_陈韶瑜

谈谈如何开展广府文化“广彩”的教学论文_陈韶瑜

(广东省广州市儿童福利会幼儿园 陈韶瑜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随着我们整个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一些民族的记忆、文明的符号已经开始淡忘了,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是这时代的需求。广府文化“广彩”是一门博大丰厚的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的传承,对于我们的教学而言这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个挑战。

关键词:艺术教育 广彩艺术 文化传承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但是时代发展至今,在我们大众的生活中已经很少看到中国文化传承的精华,它们仿佛离我们的孩子很远,这是由于孩子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中,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产品、用品都与过去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怎样才能让中国古文化中精美的艺术进入孩子们的生活之中呢? 从我们身边的广府文化开始发掘吧!

一、要深入了解“广彩艺术”的表现与制作,确定教学方向

1、深入了解广彩文化。在课程开始前,我们观看工艺美术广彩大师给我们介绍广彩的各方面知识:了解到广彩是我国陶瓷艺术的创新之作,“三雕一彩一绣”中的一宝“一彩”,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以其:“炫彩华丽,金碧辉煌”而闻名于世。

2、设定教学主题和方向。在全面了解了关于广彩一系列丰富的知识后,回归到我们的教学研讨,综合广彩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我们要寻找适合孩子们理解和表现的创作形式和切入点,根据孩子们年龄特点,我们拟定了一些适合孩子们的教学题材和方案,如:设计主题为中国民间特色吉祥物、鱼等题材的图案设计进行创作;以单色线条为主的抽象图案设计。我们要让孩子们用真实的材料去地感受和表现艺术,选取广彩艺术家们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毛笔、釉料以及瓷碟等,让孩子们尝试用大写意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即用毛笔蘸上釉料直接在瓷盘上进行绘画,运用这些专业的、特有的艺术材料进行创作是“广彩”艺术表现最重要的载体,是“广彩”表现最的基本材料,同时也是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最重要的传达因素,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和环节。

二、引导孩子欣赏“广彩”艺术作品,深入了解其艺术特色与风格

1、直观欣赏“广彩”的艺术美。让孩子初步接受民间美术的欣赏教育,重点在让孩子知道一种我们身边传统的民间工艺,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教师们首先展示了多款“广彩”的图片和实物,在视觉上给孩子们带来新的冲击,感受了广彩的魅力和艺术风格。继而不断丰富关于“广彩”的基本知识,

2、了解“广彩”作品的花纹特色。在欣赏的同时介绍广彩“中西合璧”的原由:“广彩艺术”是“融合”也是“包容”,它是由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比较、交融以后获得的一种新艺术表现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广彩瓷具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艺术色彩,装饰内容却极富有岭南风格特色的图案,纹样既完整又统一,布局整齐,形成独特的岭南艺术,成为“广彩”的传统纹饰,有:花篮、龙凤、彩蝶、金鱼等,最常用的构图有花边图案围出的花卉、物景和人物。

3、激发孩子畅所欲言对“广彩”艺术的理解与感受。在整个欣赏“广彩艺术”作品的活动里,既让孩子们知道其艺术特色,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又能从根据其作品风格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与表现,可以是民间艺术类的、可以是抽象主义类的、也可以结合两者创作出属于自己特色的作品。活动中的气氛活跃,当教师引出关于广彩作品“花纹特色”的话题时,孩子们畅所欲言:广彩花纹很精小;广彩花纹排列有规律;广彩有对称图案、图案是吉祥物等等……

三、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把复杂的广彩技法转化成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

1、“深入浅出”地了解深奥的“广彩”作品,选择创作材料。这种中华传统民间工艺重视父子或师徒相传的,注重传承其“精”和“美”的“看家本领”,这需要年月时间的洗礼和磨练方可成大器,正是这种“精”的外表光环把人们吓住了,望而却步。孩子们看事物的眼光是多样化的,他们的创造力是一把开启艺术之美的钥匙。为了让孩子们能更自由的去进行创作,教师在教学中扬长避短,把复杂的广彩创作技法转化成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方法,观其形而悟其意,让孩子在愉快的教学中领会传统文化之美。

2、进行“化繁为简”地有效教学。由于“广彩”釉料比较复杂,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用心调制釉料,并尝试用釉料作画,研究绘画效果,才能把釉料投入到教学中。“广彩”制作诸多复杂的考虑,我们的教学要从孩子的理解出发,深入浅出,化难为简。老师会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和想法给以引导,让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灵活修饰,给他们更大的创作、思考空间,孩子们的心放得更开,约束更少了。

四、“广彩艺术”作品的评价与感悟

艺术表现追求的往往在“意”不在“工”,而孩子们表现的艺术却正是在这“意”上,这些富有民间艺术特色的、灵动、幼稚可爱的作品触动、触动了所有人,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一种美的情怀。“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让孩子们从民间的艺术文化的理解开始,从爱自己所在的家乡到爱自己的祖国,用美来引导儿童,培养高尚的审美意识,激发孩子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随着我们整个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一些民族的记忆、文明的符号已经开始淡忘了,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是这时代的需求。孩子们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核心,让孩子们对广府文化之“广彩”艺术的探讨与表现,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工艺美术品在精美之外的创新和发现之美!让工艺美术在传承中焕发新的光彩,也让孩子有机会在传统之美的熏陶下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莫鹏主编广东省博物馆编《广彩瓷器》 2001年 ISBN:7501013160

[2] 陈玲玲编著《广彩——远去的美丽》 2007年9月 ISBN:9787801956644

论文作者:陈韶瑜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谈谈如何开展广府文化“广彩”的教学论文_陈韶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