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研究论文_林媚媚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研究论文_林媚媚

海南天鸿市政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000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建设也一改往常那种简单的层面,而是在慢慢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种趋势一方面显著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也使得城乡发展更加稳健。最近几年以来,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我国在城乡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管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社会文化方面,都有飞跃性的改变。除此之外,在当代城乡规划的过程中,人们也加强了对生态建筑的建设以及保护,注重生态建筑与城乡规划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城乡化;生态建筑;规划

1生态建筑概念

生态建筑主要是人和自然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发展得到的比较新的一种观念,主要是根据建筑所处区域中相关自然生态环境特点,使用建筑技术科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原理内容,对建筑和其他方面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必要组织得到的,促使建筑和环境之间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促使其具备比较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等,使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形成人和建筑以及自然环境之间良性的循环系统。在工业革命结束之后,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发展的环境下已经得到显著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成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使得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比较显著,也促使人们不断对自身的问题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反省,采取相关补救措施,其中包含有生态建筑。对城乡规划和设计的使用运用生态建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对城乡生态危机问题有效解决,也促使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促使社会经济能够得到比较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2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

2.1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概念上的区分

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分属不同的体系,无法完全一概而论。城乡规划是一项政府性质的课题与任务,对城乡的长远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有积极的带动效果,并且城乡规划注重的是当地经济的区域化增长,而生态建筑设计则只针对建筑领域的单一过程,更加看重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经济效益等概念无关。因此,生态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的概念不可混淆,需要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区别。

2.2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的一致性

城乡规划可以引导城市进行积极的建设,向着长远且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高速前进。城乡规划需要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与资源的损耗,从而实现生态文明的维护,在这一方面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实现了融合。城乡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贫富差距,从而带动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态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可以互相促进,以城乡规划为主要载体依据,在发展综合经济的同时避免出现生态破坏现象。

3生态建筑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3.1建筑环境规划

生态建筑设计即建筑要结合生态环、地理环境以及文化与经济,影响建筑发展和产生的重要因素是技术。建筑环境的规划在现代建筑中极其缺乏,在古代建筑物上有所体现。认真观察古代的建筑物,在它们的身上都会体现出建筑形态对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在古代,人们在规划时就会将房屋建筑设计与生态建筑相结合,但经过社会改革,建筑的传统观念被淡化,导致环境的破坏度不断加强。

3.2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

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建筑技术往生态化方向发展。建筑设计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再生的资源,对不可循环利用的能源不支持过度利用。从生态建筑设计自身分析,就是一种生态化的设计,建筑当中的设计、材料、规划以及技术都要和生态结合起来。合理开发高新技术来节省资源、开采新的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合理运用建筑区域自身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建设,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从可再生能源中的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能、核能以及氢能中利用它们来推动建筑生态化环境的发展。在技术层面上也要实行生态化的举措,通过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利用来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建筑绿化

不但要对建筑物本身进行设计,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也是设计范围内的工作。对环境加以绿化有许多优势:绿化能够保护建筑环境,例如植被形成的绿茵可以将太阳的辐射掩盖,绿色的墙体能够防止地面的反射热量,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可减少并防止噪声所带来的污染。还有一种方式是垂直绿化,是根据垂直绿化可以有效将生态结构不平衡以及高层建筑能量消耗高等问题解决到位。

3.4风环境设计

没有合理的布局建筑物,会使住宅区部分地区的气候恶化。风环境与再生风环境已经成为规划师与建筑师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可能是预测外界风环境的技术手段还不太发达,建筑师在规划住宅功能时,很多都会把美观设计、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以及如何利用空间作为设计的重点问题,很少关注高层建筑中空气流动对居民的影响。

3.5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调节住宅建筑环境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而建筑物的三维空间设置于立面设计、平面布局等都会对自然通风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建筑设计前期将这些影响考虑进去,住宅所遇到的空气质量与热舒适度等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不用住户再投入任何资金就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居住环境。

3.6防止“热岛”现象

住区周围的气流流动和建筑物周围的辐射系统等都会对建筑物的热环境产生影响。由于受到建筑布局、建筑密度、建筑用材、水景设施和绿地率等设计因素的作用,住宅外的温度可能会发生“热岛”现象。为了减少热岛效应,进行合理的建筑布局设计,将屋顶和水晶设置的更加绿化美观就是非常必要的。

3.7日照、遮阳与采光

住宅的热环境也受到了夏季热辐射和太阳直射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居民的心理感受产生了影响。遮阳能减少室内的热辐射量和阳光直射的幅度。较为有效的方式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经过准确的计算,分析单体住宅与住区的建筑布局间的日照、遮阳与自然采光,看其是否符合遮阳与日照的标准要求。

3.8对住宅区防止噪声、控制污染的设计

在设计生态建筑时,防噪声系统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应该增加对污染控制的重视程度。合理的分布绿化的区域,保持气流在建筑外界的流动,这就会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在最初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时候,设计工作者必须调查和检测施工的场地,查看当地的环境污染与噪音有没有达到标准要求,若是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就要制定有效的措施来改变住宅的外界环境。比如在噪音污染超标情况非常严重的时候,那我们可以采用双层玻璃来减少噪音污染,同时也不会对自然通风产生影响。

3.9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热水技术使其产业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就是居民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此外,也建成了太阳能空调示范工程,而太阳能光辐发电技术还在起步时期。太阳能热水器因其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接受使用,建筑师也将太阳能热水系统考虑到了住宅设计中,减少了二次投入与安装的情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依然存在生态意识不足、生态建筑设计理论与整体城乡规划相矛盾等问题,导致生态建筑设计无法充分体现其价值。因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在合理的城乡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对现有的城乡规划原则进行适当的改变,强化生态理念,根据城乡规划的实际要求进行生态建筑设计,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杰.浅谈生态建筑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7(13):143~144.

[2]卞春霞.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J].通讯世界,2017(07):214~215.

[3]付国红.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7,(23):27.

论文作者:林媚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研究论文_林媚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