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的积极作用分析论文_齐银娟,赵会侠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人民医院 陕西宝鸡 722200)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的积极作用。方法: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抽取102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51)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n=51)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强化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以及营养状况。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营养良好率是92.16%,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结论:强化饮食护理对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有积极作用,并能纠正其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值得借鉴。

【关键词】强化饮食护理;溃疡性结肠炎;营养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123-02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炎性非特异性疾病,病程迁延,且容易反复发作,而在患者治疗期间辅以饮食干预,有助于其早期痊愈,并减少复发现象[1]。本研究为明确强化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的积极作用,将10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强化饮食护理,现报道两组护理后的营养状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10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为医院自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已经病理检查和内镜检查等明确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排除合并神志不清、肝肾功能不全和依从性较差者,本组患者均在参与本次研究前签订了知情同意书,随机将上述病例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均51例。其中,研究组中男26例,女25例;年龄为19~78岁,平均年龄为(39.74±2.45)岁;病程是3~8年,平均病程是(5.04±0.79)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26例;年龄为20~78岁,平均年龄为(39.75±2.43)岁;病程是4~8年,平均病程是(5.05±0.7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其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如下护理措施:提供适宜静养的住院环境,叮嘱其保持绝对卧床休息;为患者普及溃疡性结肠炎基本知识,并结合患者身体状况讲解病因、预防措施等,在健康宣教期间进行情绪疏导;完成所有检查项目,并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等,不强调特殊护理措施;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强化饮食护理,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根据患者病情,并结合其年龄、基础性疾病、体重、饮食喜好等,制定出合理的膳食计划,确保其饮食搭配平衡。同时,护理人员需通过全面指导患者饮食,帮助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2)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选择高营养食物,比如鱼肉、禽蛋等,以面类、软饭为主食,餐后可进食高维生素类水果,帮助其消化食物,并保证其营养均衡;(3)患者疾病发作期间,予以半流质、无渣食物,病情严重时需禁食,通过静脉补液进行营养支持,并减轻其胃部压力;(4)严禁患者禁食韭菜、洋葱、大蒜和萝卜等易产气食物,不可进食辛辣、内含咖啡因以及豆类食品。

1.3 观察指标

(1)检测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

(2)参考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2],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评估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总分是30分,24~30分提示营养状况良好,17~24分表示可能营养不良,17分以下表示确定营养不良,营养良好率=营养状况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资料均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以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对比则接受t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下表。

2.2 对比两组患者营养良好率

研究组51例患者中,营养状况良好者47例,可能营养不良者3例,确定营养不良者1例,其营养良好率是92.16%;对照组51例患者中,营养状况良好者39例,可能营养不良者10例,确定营养不良者2例,其营养良好率是76.47%;2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39,P=0.020)。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常见消化系统慢性病,其发病往往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期间,对其实施饮食干预十分必要,有助于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从而避免溃疡性结肠炎复发[3]。然而,据报道,常规护理模式在患者饮食方面的干预效果一般[4],需进一步加强其饮食护理。

强化饮食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病情,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饮食计划,通过食物特异性抗体检验,明确其营养需求。同时,护理人员还需结合溃疡性结肠炎特征,确定患者的禁忌进食、安全饮食等,以此避免患者禁食不利于健康、疾病康复的食物,并刺激其食欲,增强其免疫力,加快其康复进程。经本组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而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会因个体产生溃疡性结肠炎而下降,可见其研究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同时,研究组营养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了强化饮食护理用于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苏玲.强化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4).

[2]曾敏婕.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7):589-590.

[3]蒋丽霞.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31(2):474-475.

[4]刘翠玲,雷国萍,刘金秀,等. 家庭式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遵医依从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247-248.

论文作者:齐银娟,赵会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强化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的积极作用分析论文_齐银娟,赵会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