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_社会论文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_社会论文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社会发展论文,理论体系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发展理论是对社会发展问题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到目前为止,对社会发展既不乏广义的解释,又多见狭义的诠注。但一般来说,它必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伦理、精神,以及人的发展和需要满足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认为,凡与上述有关的理论、观点、方法和发展模式、战略、政策及操作技术等要素均属于社会发展理论体系的范畴。而且这些要素在客观上形成一个组合有序、层次分明、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即宏观层次到中观层次,再到微观层次的三元递进、双向循环的结构体系。

一、宏观层次——社会发展理论的构架及支点

1、社会发展的理论界定

笔者认为,要正确界定社会发展,理应从科学解释“发展”开始。“发展”作为哲学名词,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在发展理论中, 发展(derelopment)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和转化。在发展社会学中对“发展”的争论颇多,英国学者布兰特综合各家之说后认为:“发展”是社会有意识地逐渐向科学化和成熟变化的过程,目的是实现预定的、估计可行的社会和经济的进步。

由于对“发展”一词的不同解释,一旦将“社会”与“发展”联系起来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学派之争。结构功能论认为,社会发展主要指社会结构的进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冲突学派认为,社会发展主要指社会冲突调节机制的进步以及由此导致的冲突调节能力的提高;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发展是指人们之间沟通方式的进化以及相应而来的各种交往能力的增强;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社会发展主要指社会制度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束缚的减弱、人的解放或自由程度的提高;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是生产关系和与生产关系相应的各种“上层建筑”的进步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透过众说纷纭的不同定义,我们将会发现社会发展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本体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和社会机制等。二是社会主体,即作为人的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由此引申下去,社会发展的内涵就明晰可见了:即社会发展主要是指社会本体的变革、进步,以及社会主体的解放,需要满足和各种能力提高的动态变化过程。

2、社会发展的理论构架

最早的社会发展观是理性主义的,主要由以下理论构成:(1 )理性先定论。认为社会发展的依据和尺度是理性预先决定的,理性是外在于人先与人而存在的永恒原则。(2)本体还原论。 认为理性作为先天的力量是一切存在的本体属性,依据理性的发展是一种向本体复归的过程。(3)单一模式论。认为从理性出发,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既定的、 单一的、无可选择的。(4)世界至善论。认为从理性出发, 社会发展向越来越符合理性的趋势前进,最终达到至善至美的终极境界。〔1〕

现代的社会发展观是随着“发展”研究的兴起而形成的。其主要理论是:(1)社会发展决定论, 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发展的过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物质因素、技术、信仰和政治体系只决定着社会的特征和发展程度。(2)现代化理论。 西方社会学家探索现代化问题者甚多,如P·鲍尔、W·罗斯托、N·艾森斯塔德、D·贝尔、A ·英克尔斯等。起初,西方学者认为,现代化就是落后的传统社会发展成工业化的西方社会模式。后来,以英克尔斯为代表的现代化学派又提出“社会技术”性的现代化理论,即从教育、服务、保健、生活方式和政治等社会层次实现现代化;从组织结构、权威改造、劳动报偿、社会流动、社会调控等制度层次实现现代化,以及实现人的现代化。(3 )国际结构理论。这种理论由西方学者保尔·巴兰、T·黑特尔和布兰特等人提出, 他们依据人口学理论,认为由于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人口数量、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形成了世界经济难以平衡的结构状态,主张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合作互利,共存共荣。(4)依附理论。 这种理论是从西方发达国家与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上论述不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发达原因的。代表人物有普雷维什、弗兰克、桑托斯、卡托索、伊文思等。他们将依附形式分为三类,一是殖民地型的依附,二是进口替代的依附,三是跨国公司的依附。先后提出了“不发达的发展”、“依附的发展”等观点。(5)世界体系理论。 这种理论是对依附论的提高和发展,代表人物是沃勒斯坦。他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总体的发展规律,并从总体发展过程中窥视作为部分的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现象。

在国外的社会发展理论中除上述外,还有内发性发展论、生态学警告论、人的基本需求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发展的动力、目标、途径等进行了有益的论证,形成了以对象——目标——手段——作用为逻辑模式的理论构架。

3、中国的社会发展实践及理论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建立以来,对社会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1949年至1956年,实现了独立、统一、社会平等和经济复兴,从制度上消除了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源,从物质上为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在理论上进行了初步探索的尝试,其标志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二是1957年至1965年,社会在总体的发展中又有曲折,理论探索有新的进展。以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讲话为代表,从哲学层次和人的解放上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三是1966年至1976年,社会发展从理论上离轨,实践上失控,遭受严重挫折;四是1977年至今,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获得质的飞跃,其标志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逐步形成。

其基本观点有:(1)经济与社会统一观。 社会发展应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2)稳定与发展协调观。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的同时,要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稳定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来考虑,把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3)“两个文明”并举观。 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举的方针,将世界现代文明和中国优秀传统结合起来,既充分接受和应用现代文明的一切合理内容,又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4)社会发展的宗旨,是促进人民生活质量、 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5)社会发展的途径, 是以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为载体,通过有力的政府行为、人民大众的积极参与和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一系列的社会政策来实现。

其理论支点是:(1)生产力基础论。 邓小平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实现社会发展“创造物质基础”。〔2〕(2)改革动力论。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认为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3〕(3)分段发展论。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又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解为温饱社会、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社会三种发展形态,提出“分三步走”战略,“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4〕亦即在90年代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 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2021年),将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的定型的制度;到建国一百周年时(2049年),基本实现现代化。(4 )共同富裕论。这是中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

二、中观层次——社会发展模式和战略

社会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战略是社会发展理论的延伸及其具体化,是构成社会发展理论体系中介层次的两大支柱。

1、社会发展模式

社会发展模式是社会发展理论的实践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从世界范围看,由于历史传统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各国采取的发展模式各具特色。现代社会大体上可分为西方模式与发展中国家模式。

在西方模式中有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英美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的“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和原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以及瑞典等国的“福利国家模式”等。在发展中国家中,发展模式更趋多元化。从政治发展模式看,就曾有西方民主型、军人集权型、君主白色革命型、激进革命型、伊斯兰社会主义型等;从经济发展模式看,有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优先发展重工业型和优先发展轻工业型等;从文化模式看,又有拉美地区的新土著主义民族文化、东亚的儒家资本主义文化、中东的伊斯兰改革主义文化、非洲的“黑人传统精神”文化等。

在亚洲,经济发展模式的趋同点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体制,即政府在经济决策和经济决策的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学者詹姆斯·费勒思在分析亚洲模式与欧美模式的社会性区别时曾指出:亚洲模式强调集体性,把经济生活中的民族性与疆域性视为一种本性,〔6〕此语道出了亚洲模式独特的社会特征。 亚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是在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从本世纪下期开始,正在明显地经历着由“国富主导型”、“国民国家型”、“工业化型”向“民富主导型”、“地区圈型”、“后工业化型”、“共存型”转变,形成了转型现代化的新模式。

纵观上述如此纷繁的“多模式现象”,足以说明一个真理,即任何模式在本质上是多元化的,从来不会有也不可能有单一化的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这一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启迪正好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模式构建了理论起点和实践基础。

邓小平社会发展模式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打破普遍贫穷的落后状态,消除贫困,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进入温饱型社会;二是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达到丰衣足食,消费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享受需要充分满足,社会内部关系和谐,社会系统运行协调,使整个社会进入文明、有序、进步的小康型社会;三是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全面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服务、管理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满足社会成员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在下世纪中叶使中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现代化社会。

从世界性现代化的时序系统来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起步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第四阶段,其发展模式的前提明显带有“后发外生型”的性质。从推进社会向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来看主要由国家或政府自上而下地发动和组织;从现代化的起点来看,起步于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之后。因此,邓小平的“分段推进社会发展的模式”完全符合中国“后发展”的实际,既注重了利用“后发优势”,又关注到“后发展效应”的消极方面。

2、社会发展战略

所谓战略,就是对全局的整体筹划和谋略。社会发展战略,亦即社会发展理论的实践形式在社会全局的具体体现。由于社会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必然造成社会发展战略的多样性。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果敢地摒弃了“传统发展战略”、“变通发展战略”、“替代发展战略”的消极影响,提出并逐步形成了“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他早在1979年就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后来,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根据邓小平“两个同时”的战略思想,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进程向更深层次推进,社会本体的内在矛盾不断显露,各种社会问题异峰迭起,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到1994年的全国首次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可以说基本完成了对社会发展战略的探索,使“协调发展战略”在全国形成了共识。会议将“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确定为《全国社会发展纲要》(1996—2010)的指导思想,并号召“各级政府要认真搞好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以及各项社会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和各项社会发展事业之间协调发展”,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代表政府的总结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指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个基本观点。”〔7〕

三、微观层次——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

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是社会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具体反映,是完成特定战略任务的行动准则和操作化过程,在社会发展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1、社会政策

我国的社会政策是党和国家总体政策的一部分,是根据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范围和内容制定的, 社会发展的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1)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2)科学教育事业。(3)社会保障事业。(4)缩减贫困。(5)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6 )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7)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8)卫生保健事业。(9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体育娱乐事业。(10)城乡共公设施建设。(11)社会参与社区建设。(12)民主与法制建设。(13)公共安全与预防犯罪。(14)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的保护。等等。我国的社会政策几乎涵盖了上述所有领域,主要包括:(1 )关系整合政策。(2)利益协调政策。(3)冲突调适政策。(4 ) 事件防范政策。(5)失范行为控制政策。(6)社会安全政策。(7 )社区管理政策等。

目前,在社会政策问题上,世界各国大致有“经济本位”、“政治本位”和“社会政策综合推行模式”等三种倾向。我国的社会政策在本质上更接近后者,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一是社会政策具有系统性,由解决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群体社会需要的政策,组成一个互相支撑、互相制约的完整政策系统。二是社会政策具有广泛性,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及全体社会成员。三是社会政策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有的是以往政策的延续和升华,继承和弘扬了过去政策的精华:有的是改革的产物,是在借鉴国内外成功政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于国内社会实践的。四是社会政策具有阶段性,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将社会政策目标分解为苦干阶段性目标,去逐步实现。五是社会政策具有协调性,与社会领域内部的部门政策、行业政策、区域政策,以及与经济领域、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2、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又称社会事业。在西方,一般认为是指一个有组织的机关或社团,为解决个人所遭遇的困难问题而实行的一种援助,以及配合社会需要调整社会关系和改善生活的各种服务。在学术上,它被认为是应用社会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工作,表现为各项社会政策的操作化过程。其目的在于预防和解决阻碍社会协调发展的各种社会问题。工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侧重于社会弱者,因此,社会工作是社会发展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发展总方向和国家总政策,解决社会矛盾,满足社会需要,帮助个人适应社会环境,防范社会问题产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它的范围包括:(1 )社会发展政策的执行与管理。(2)社会发展规划、方案的制订与实施。(3)社会发展工程的设计与操作。(4 )社会工作专业化方法的运用与推广。(5)社区工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护与保险。 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建设性工作。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工作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主体主要是机关或社团组织,而我国社会工作的主体,既包括党和国家政府、基层政府部门、企业,又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街道居委会、村委会,以及其它群众社团组织。第二,西方社会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弱者,而我国社会工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侧重于弱者。第三,西方的社会工作方法主要是传统的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等三大工作方法,而我国除借鉴以上三种方法外,还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如: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先实验、后推广和典型引路的方法;社会问题综合治理方法;个人、单位和区域三结合的扶贫方法;各界广泛参与的资金筹措方法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社会发展理论体系中,宏观层次的社会发展理论居于这一体系的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微观层次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既是这一体系的客观反映,又是支撑这一体系的实践基础。而中观层次的社会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战略则发挥着中介作用。只有它们三者之间的有机组合和双向作用,才有可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社会发展理论体系具有完整性和科学性。

注释:

〔1〕吴忠民:“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理论讨论会”纪要, 《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一期

〔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63页、137页

〔3〕《同上》第142页、370页

〔4〕《同上》第251页

〔5〕《同上》第172页、373页

〔6〕参见:《大西洋月刊》1994年2月号

〔7〕邹家华:在全国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4年10 月20日)

标签:;  ;  ;  ;  ;  ;  ;  ;  ;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_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