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知多少?论文_唐萍

输血知多少?论文_唐萍

唐 萍

岳池县人民医院 638300

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都需要血液将氧气与营养元素进行输送,人体一旦没有血液,就很难维持生命的继续。那么输血大家又对其了解多少呢?正常人的血液量要占到人体体重的7~8%,当正常的人缺血量超过总血量的15%时,就要进行输血,帮助人体内的血浆蛋白等进行恢复。输血是一种治疗措施,能够通过输血帮助患者保持健康。但是在输血过程中也存在很大风险,会出现交叉感染等风险,因此就要对输血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一、输血为什么有风险?

输血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是众所皆知的,但是到底有什么风险呢?一般情况下很多接受血液输送的患者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一般会出现在患者的输血过程中或者输血后,很多患者会出现新的病患,这些病症又可细分为免疫/非免疫性反应与输血感染。这些年我国虽然对输血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但是依然由于医疗技术的限制等造成很多患者出现血液感染的情况。但是在早期如果患者未出现感染,很难及时将病情发现,这就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所以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要将输血列为最后一个选项,并且要将输血的风险告知患者。所以在输血前一定要对输血的危害进行了解,并做好一定的治疗与心理准备。

二、亲属间输血安全吗?

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亲属之前输血安全吗?其实在输血治疗中亲属间的输血虽然存在一定的可靠性,但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而且移物抗宿主植病在亲属间输血中发生的概率更大。如果患者与供血者之间的血液HLA单倍型相同,当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抑制后,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在供血过程中,受血者的血液淋巴细胞无法对外来的淋巴细胞进行辨认,导致其大量生长繁殖,在受血者体内大量生长的淋巴细胞反过来攻击并损伤受血者组织器官,从而导致移物抗宿主植病的发生。这种病死亡率极高,所以在输血过程中要尽量规避亲属间输血。

三、怎样配合医生进行输血?

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血液制品与输血量。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前,要将自己的病史详细的告诉医生,也要对输血历史进行诉说,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血液情况进行阐述,比如自己是什么血型等。如果患者刚生育完,在孩子出生前一个星期,如果有黄疸等出现,要对母亲进行ABO血型意外的抗体检查,这样才能对母亲与孩子负责,保证二者的平安。同时接受输血的患者也要树立起正确的意识形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提升输血的成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输血尽量不输新鲜血

在接受输血治疗之后最好不要输新鲜血液,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由于在新鲜血液中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如果给患者输送新鲜血液很容易出现一些反应;第二,活的淋巴细胞在新鲜血液中大量存在,并且在输血后容易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第三,当温度为4℃时,血液中的梅毒螺旋体会存活3d,所以如果在血液的前三天进行输血就会增加梅毒的感染概率;第四,如果患者缺少血小板,输血的目的只是为补充血小板,这时输注新鲜血液,其中的血小板量不够,纯度不够,无法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五、输成分血有什么好处?

输成分血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具体有哪些呢?可以分为下面的几种好处:第一,能够在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基础上,选择输血的类型,病情能够在输血治疗中发挥其重要作用;第二,在输血中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在输成分血的方法下,能够对这些不良反应进行合理控制,进而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同时也会减少对血液的浪费;第三,输成分血能够方便保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也较为方便。输成分血在保存过程中保存方法也会不同,如果血液为新鲜冰冻血浆,就要在零下18℃进行1年的保存,如果解冻后保存的时间较短,只能在2-6℃冰箱保存24小时,而血小板的保存时间和温度又有所不同,要求在温度为22℃的震荡箱内进行保存,从采集到制备保存的时间一般为5d;第四,这样就能将一袋血液分为多种用途,能够有效节约血液的使用量;第五,在输血过程中极易造成感染,但是在该方法下,能对感染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减少发生感染的概率。

六、“自身输血”有什么好处?

自身输血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患者输注自己的血液,主要是患者在自己健康时,或者在手术前将自己的血液进行收集与保存,然后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输送。人体的新城代谢较快,在血液抽出去之后,很快就会生长出来,并且在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中依然存在一部分血液,对人体的危害不是很大。自身输血是目前输血治疗中较为安全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对输血过程中造成的传染病进行有效的规避,并且能够减少发生输异体血时造成的不良情况。如果患者的血液为一些稀有血液,自身输血更加适合患者。

七、O型血者是危险的万能供血者

天然抗A和抗B抗体在O型血者的血液血清中存在,如果在其他型的血液中输入O型血,抗A和抗B抗体就会和其它血型患者的红细胞上相应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破坏红细胞,导致患者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从而使得红细胞的寿命变短,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更加重患者的损伤。所以O型血是万能供血者,这句话不是很科学,都给患者输注O型血,存在很大的危险,在输血前一定要对这些危险进行考虑。

输血知多少?通过上述的介绍,想必大家对输血过程与输血后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解,并对亲属间的输血也有一定的认识。在输血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并减少新鲜血的输送,这样才能减少一些不良反应与传染病,成分血的输送对输血治疗具有良好的作用,所以要尽量选择输成分血。最后也要对O型血进行一定的认识,虽然O型血可以输给很多患者,但也不是万能的,输注存在较大的风险。患者在输血前一定要对上述内容进行一定的熟悉,这样才能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减少对自身健康造成的危害

论文作者:唐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输血知多少?论文_唐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