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方法与策略论文_彭家富

浅谈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方法与策略论文_彭家富

彭家富 重庆市万州区国家学校 404012

【摘要】在现阶段的教学环境下,存在这样一批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学习、日常生活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学习习惯不良、性格发展不完善等等,这个群体就是留守儿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授学生课本知识之外,开展有效地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生活能力。在本文中,编者将以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群体为例,简要地分享一些方法与策略促进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德育,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140-01

引言:因为时代发展的需求,社会上涌现了一大批缺乏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及时的建议,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1】。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教师需要及时地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地措施帮助学生解题问题,以真正的达到育人的目的。为此,在本文中,编者将以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为例,简要地探析如何开展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独立生活及学习的能力。

一、在班级设立学生信息收集箱

进入小学高年级后,由于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学生开始用自己的判断力去应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是,由于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指导,学生的自我判断意识显然会存在许多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并不具备与人交流的意识,导致教师无法及时地发现学生意识判断的不足。为此,为了有序开展德育教育,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看法切实的表达出来,加深教师对学生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

例如,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学校要求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许多学生表示,自己的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与他人交心的习惯,父母的电话只会询问成绩,从来没有询问过自己的生活境况。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留守儿童群体中,极大地束缚了教学工作的开展【2】。为此,我特意和班上的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其实都愿意有人能够倾听他们的想法,只是缺乏这样的平台。于是,我在班级的一个角落里设立了一个匿名信箱,让学生将自己这一段时间里的想法以信件的形式描述出来。这一形式取得了学生的积极响应,让我更加的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为我接下来的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以榜样为力量开展德育教育

小学高年级的留守儿童存在一个共同的特性:警惕、缺乏安全感,但是又渴望长大。为此,学生常常会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应对生活及学习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安全感,对世界充满警惕,教师很难直接地给予学生帮助。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基本目标,这恰好与学生的需求一致。为此,教师需要巧妙地借助学生这一特性,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挖掘学生身边的榜样出发,将学生身边出现的优秀事例收集起来,以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的进步。

例如,一些学生由于留守的原因情绪较为敏感,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情感是极其有效的。为此,我特意邀请这些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优势,鼓励其他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自己成为榜样,能够逐渐地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也能满足学生对“长大”的愿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想学习习惯。与此同时,德育教学工作也可以从榜样的力量中有序展开。

三、构建小组实践开展德育教育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学习习惯及独立应对生活的能力,开展具体的教学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到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导致学生独立完成实践工作的能力较为薄弱。为此,为了有效地保障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同样的年龄、同样的经历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的敌意,也能借助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帮助促进德育教育工作效率的提升。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生活的意识,学习特意举办了一次教学课外拓展活动。但是,我为了让学生能够完整的完成这一实践活动,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了若干学习小组,在整个课外活动过程中,学习小组不仅需要完成教学目标,还需要提交一份对小组成员的评价表。课外活动的多变性增添了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困难性,但是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生活技能。在整个课外活动中,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积极地应对遇到的问题,有效地消减了留守儿童的警惕,也让学生在实践与他人的帮助中获取了更多的生活技能。

四、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的留守儿童具有自己的思考,也对世界存在一定的敌意,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需要从了解学生具体的情况出发,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然后,教师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榜样,在给予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最后,借助有效的小组实践,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让学生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

参考文献:

【1】王芳, 杨启云, 李亚宁, et al.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C】// 0.

【2】黄粤燕.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与思考【J】. 新课程?小学, 2018(7).

论文作者:彭家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方法与策略论文_彭家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