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媛媛 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儿内科
【摘 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于我院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8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患者44例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44例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3.18%(41/44);常规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79.55%(35/44)。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运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患儿的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肺支原体感染;效果分析
儿科中尤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便是肺炎支原体感染[1],相关资料报道称目前该病的发病正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发病与周期性和季节性有着直接关系,此类患儿典型的临床表现多为咳嗽以及发热,若是未能得到及时的护理和救治便极有可能使患儿心肝肾以及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出现损伤,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为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此次研究对44例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于我院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8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患者44例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44例给予个性化护理。研究组中26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8个月-7岁,平均(4.3±1.2)岁;常规组中28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年龄10个月-10岁,平均(4.8±1.3)岁。研究中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同时研究中所有患儿全部经过我院尿常规、大便常规以及血常规等检查确诊,同时经过血清MP-IgM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同时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以及气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比较发现两组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中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全部给予严密监察,常规组患儿给予一般护理,如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监察,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对患儿分泌物及时清除等。研究组则全部采用个性化护理,其方法如下:
1.2.1用药指导
支原体对大环内脂药物较为敏感,故在对患儿治疗期间多选择采用阿奇霉素以及红霉素,患儿用药后极有可能发生腹泻、呕吐以及腹痛等,会刺激患儿胃肠道。为了减轻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当患儿进食后再给予输液,可给予维生素B6防止呕吐,对静脉输液的速度严格控制,维持在12滴/min为宜。
1.2.2咳痰护理
人体保护性反射便是咳嗽,可将患儿气管中的分泌物及时排除,吸收肺部炎症。在对患儿护理期间要及时帮助患儿有效排痰,患儿若是咳嗽无力则要帮助其改变体位,对患儿由下至上进行拍背,顺利排出分泌物;患儿若是咳嗽情况严重则需要及时采用止咳糖浆等,但须注意用药剂量要严格控制不能过多,视情况需要时及时给予雾化。
1.2.3体温监测
对患儿的各项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包括体温、心率以及呼吸等。体温在38.5℃以下时给予物理降温,可鼓励多喝水,松解衣被;体温在38.5℃以上时需要及时给予药物降温。但在退热时需注意避免患儿出现虚脱和受凉,使皮肤保持干燥和清洁。
1.2.4饮食指导
发热过程中患儿口腔可能存在异味,情况严重时甚至会诱发溃疡。因此要指导患儿在治疗期间多食高热量以及高维生素和高蛋白的食物,尤其是要注重蔬菜和瓜果的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严禁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加强日常的户外运动和锻炼,从而提升患儿的体质,增强免疫力。
1.3观察指标
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为显效:1w内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和哮喘音明显减少,恢复正常。好转:1w后患儿的体温趋于正常,咳嗽以及哮喘得到减轻。加重:患儿病情并未得到好转,甚至病情加重需采用其他措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3.18%(41/44);常规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79.55%(35/44)。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患儿发生1例肝脏损害、1例过敏性紫癜、1例心肌损害,并发症发生率为6.82%(3/44);常规组患儿发生2例肝脏损害、2例过敏性紫癜、3例心肌损害,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7/4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便是肺炎支原体,该支原体无细胞壁,其中包括RNA以及DNA,可生活在宿主细胞内。患儿年龄普遍较小,加之身体各项机能发育不完全且免疫力较低,加重了诱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3]。人体中的部分组织和肺炎支原体有着共同抗原,患儿一旦发生感染后便极有可能使多系统受到损害。故及时诊断和尽早治疗非常重要。
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需站在患儿的角度主动与患儿或家属进行沟通,通过鼓励、安慰、抚摸等方式给予患儿战胜病魔的自信心,同时还需要从心理、生理以及饮食等各方面给患儿全面、科学的护理指导[4]。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采用的个性化护理贯穿于患儿治疗始终整个过程,其内容涵盖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咳痰指导、体温监测等。陌生的治疗环境以及病情的影响均有可能增加患儿的恐慌、焦虑以及不安,降低了患儿的依从性,故在护理期间首先要充分做好对患儿的心理指导工作[5]。在用药期间可能发生一定的不良反应,故需告知患儿和家属要有思想准备,发生不良反应后切莫慌张,及时告知护理人员积极应对[6]。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期间,视患儿的个体情况不同,有针对性的给予个性化护理,制定人性化方案,对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改善病情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3.18%(41/44);常规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79.55%(35/44)。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示了针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运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患儿的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秀霞.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24-26.
[2]温美莲.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74-74,75.
[3]王亚珠.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10):261-262.
[4]王金玲,张培兰.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5):211-212.
[5]温明珍.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信息,2015,(36):113-113.
[6]郝美丽.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5):921-922.
论文作者:孔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患儿论文; 支原体论文; 肺炎论文; 患者论文; 小儿论文; 率为论文; 常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