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周建新论文_周建新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周建新论文_周建新

周建新

(身份证号码:12011319861124XXXX)

摘要:混凝土浇筑技术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其施工质量对施工整体都会造成重要的影响。所以根据具体的混凝土建筑工程,制定出有效而合理的施工计划与方案,采用有效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并保证其质量,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点。本文探讨了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不合理,将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露筋和麻面等现象,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美观性,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的概念

在建筑材料当中混凝土属于一种混合型材料,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砂石、水泥还有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水泥最大的作用就是将各种的材料进行凝合,之后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进而获得非常重要的混凝土材料。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把完成制作的混凝土材料在建筑结构模板中进行浇筑,通过一定的时间确保固定塑化,就能够得到完整的建筑结构。目前,我们国家大部分的房屋建筑都是采取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主要优势包括:施工方便,成本相对较低,有更高的结构强度等等。

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及类型

2.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混凝土浇筑施工专业性较强,影响因素众多,选用材料、气候环境、人员操作、机械设备等因素,都会对施工质量及进度造成影响,并且各个施工环节之间联系密切,出现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的降低,施工技术综合性、系统性及复杂性特点明显。

2.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类型

混凝土浇筑施工常见技术类型有三种,包括斜向分层、分段分层和全面分层。①斜向分层是由下而上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浇筑,可以形成比例为1:3的斜坡面,当混凝土结构长度超过其厚度3倍时,可以选用该技术类型。②分段分层也是由下而上进行浇筑的,需要等低层完成初凝后在进行上层浇筑,主要应用于长度大、厚度小的混凝土结构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前期准备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表面上看来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工种,但是在细节上往往一点差错就会影响整个建筑的整体结构性能。一旦浇筑过程的时机或者保养不到位,可能会对整个工程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一定要确定好浇筑的条件,同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方案以及前期准备。

3.2基础浇筑

考虑到建筑工程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建筑基础浇筑在对混凝土浇筑技术予以应用之时需分类进行,具体有阶梯状、大体积与条形3种形式。在阶梯状施工应用中,浇筑工作需按照台阶的实际分布一次完成,此过程不能出现任何的缝隙。进行杯口状柱基础浇筑之时,要想对杯口标高实施特定范围的有效控制,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迅速且尽可能地使杯口底部的混凝土足够密实,稍作停顿之后,再继续后续的浇筑工作,这一工作如果做得不够充分,混凝土重量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芯模上升等问题的出现。在大体积施工应用中,可对分段分层浇筑方法予以采用,相邻层之间要进行密切结合,保证没有缝隙出现。若一次性浇筑难以完成。可以适当对基础后浇带进行设置,在定量其具体尺寸之时,要对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收缩及膨胀等现象予以重视,制定有效的避免措施。在条形施工的应用中,水平距离通常都比较长,这就需要在浇筑以前对其两侧模板进行准确无误的标注,同时,对分段分层法予以采用,以根据梯形结构实现对不同层段浇筑工作的良好衔接,段与段之间的浇筑距离须有严格的范围控制,标准为2~3m,由此,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各个细节对混凝土浇筑的展现。

3.3混凝土的捣实

混凝土的捣实施工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有序进行具有重要影响。在进行混凝土捣实施工之前,应该选择适当的振捣器,为了使混凝土的捣实可以更加全面和均匀,应该分三道工序对混凝土坡脚、破顶和坡中间进行振捣。振捣器的插入点应该均匀的分布,避免发生遗漏。另外,还要严格控制振捣器插入混凝土内的深度和移动的速度,保证混凝土振捣的施工质量。

3.4墙体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在下部新旧混凝土的连接位置上均匀浇筑约40mm左右且配比一样的水泥砂浆,其中,在烧筑砂浆是要尽量使用铁铲进行入模。此外,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一般规定为490mm左右,在进行分层浇筑时配合人工捣实工作,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进行浇筑墙体洞口的工作时,要确保洞口两处混凝土高度一致,还应注意在门框等钢筋密集位置,或者墙壁较薄的位置,将混凝土捣实,以防出现缝隙。

3.5位置浇筑

钢筋在整个建筑中起着主体性的支撑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时,需要严格地关注与控制钢筋的具体位置,保证其位置的正确性。若出现钢筋位置偏移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更正,保证建筑物结构足够牢固与稳定。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钢筋通常会在建筑物的主梁部位有最为密集的分布,这部分混凝土浇筑工作必须严格谨慎,绝对不能在钢筋位置不确定的情况下便开始混凝土浇筑工作,浇筑质量必须得到百分之百的维护。

3.6梁板浇筑

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建筑梁板的不同会有不同混凝土浇筑方案的选择,其中,在对肋形楼板进行浇筑之时,可以采用赶浆法,按照阶梯式分布对梁进行分层浇筑,当浇筑位置逐渐上升到达楼板之后,便可以开始对板的浇筑工作。在浇筑楼板之时,虚铺厚度应大于板的厚度,振捣的方向可以与浇筑的方向相一致,在振捣之时,应对标志进行积极的移动,以此保证混凝土板厚能够维持在一个科学的范围之内。在完成振捣工作之后,可以对刮尺等方法予以采用,以此找平,使浇筑后的表面呈现出一种平滑的状态。此外,对与墙、柱相连接的梁体或板的浇筑工作必须晚于墙体或柱子混凝土浇筑工作60~90min,这样能够保证浇筑效果。总之,混凝土浇注作业是一项连续性作业过程,各环节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要保证整个过程连贯与协调。只有施工各个环节质量得到了控制,整体建筑施工质量才会有保证。

3.7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及时做好养护工作,如果外界环境尤其是温度影响不大时,通常是采用传统的自然养护法,但是夏季和冬季昼夜温差较大,则需要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一般情况下,都是对混凝土进行保湿保温养护,在其表面覆盖一层湿草席或者麻袋,减缓表现热量散失速率,降低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减少混凝土结构的干裂收缩,以避免裂缝质量问题的出现。对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在规划及建设城市的过程当中,建筑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的科技不断进步,也使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从业人员必须要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不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罗扬.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124.

[2]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8):154~155.

论文作者:周建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周建新论文_周建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