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国肉类供需关系及其实现_畜牧业论文

2000年我国肉类供需关系及其实现_畜牧业论文

到2000年我国肉类供求关系及其实现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肉类论文,途径论文,关系论文,我国论文,供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畜牧业在我国农村经济中已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支柱产业。肉类既是该产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也是国民膳食中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后的十多年间,我国肉类生产保持了持续与稳定发展的势头,总产量翻了两番还多。到本世纪末,为满足人口增长及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实现小康的要求,必须继续提高肉类生产能力。本文旨在对到2000年增产1000万吨肉类目标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一、我国肉类生产与消费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肉类生产迅速增长,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到80年代后期,我国肉类已基本上达到了供需平衡,扭转了长期以来肉类供给严重紧缺的局面。1993年肉类总产量达到3841.5万吨,为1978年的4.3倍,平均每年增产近200万吨,年递增率为10%;人均肉类占有量由1978年的9.4公斤提高到32.6公斤,平均每年增加1.5公斤。从1991年起,我国肉类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1980-1993年的13年间,世界肉类总产量约增长5000万吨,其中50%的增产量来自中国。这在中国乃至世界肉类生产发展史上是一项奇迹。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1992年全国人均肉类消费量由1978年的8.86公斤提高到22.58公斤,平均每年增加近1公斤。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要扣除肉类出口量和外国人在华消费量,全国历年肉类人均消费量要低于同样按国家统计局基础数据推算出来的人均肉类占有量,是正常现象。然而,1985年后这两对数列之间的差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1978年该差额占人均占有量的5.3%,1985年为8.7%,1990年迅速上升到20%-23%。尽管这几年肉类出口量和外国人在华消费量有所增加,但其总量不会超过生产总量的5%。那么,其余的15%-18%的差额则主要来自社会流动人口和社会消费集团对肉类消费的迅速增加。这类统计数据,从家庭抽样调查中是反映不出来的。这就是说,过去十多年间全国人均每年肉类消费实际增长量达1.3公斤左右。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水平有很大提高,食物中的热能供给量基本满足需要,但是,蛋白质尤其是优质动物蛋白质的供给与消费水平还很低。在动物食品中,尽管蛋类和肉类的供给与消费水平已分别超过和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然而由于奶类的供给与消费水平太低,鱼类的消费也不高,故食物中动物蛋白质的供给水平明显偏低。1988-1990年,世界人均每日动物蛋白供给量为24.8克,占总蛋白质供给量的35%,而我国仅分别为12.9克和2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1.9克和15个百分点。此外,目前我国居民肉类和其他动物食品的消费水平,还存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严重差异。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为农村居民的两倍左右,经济发达地区又高于非发达地区。广大农村由于总体营养水平低,尤其是蛋白质营养不足,造成营养性缺乏症的问题还相当普遍存在,特别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

二、实现小康目标对肉类的消费需求

与《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和《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相比,目前肉类和蛋类产量已接近目标产量,而奶类产量与目标产量相差较大。鉴于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和市场开发的力度不大,近期内靠大幅度新增奶类生产能力以提高动物蛋白质供给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我国蛋类的供给与消费水平已介于发达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之间,新增禽蛋生产能力的迫切性也不如肉类大。因此,近期内要提高我国居民的动物蛋白质的供给水平,主要还是依靠增加肉类的生产能力。从1994年动物食品供需情况来看,尽管肉食价格上涨的幅度高于其他动物食品,肉类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肉类供需状况要比其他动物食品趋紧,这也充分说明到2000年新增肉类生产能力的紧迫性。

增加肉类生产能力的考虑,首先要满足每年约1400万人口自然增长的消费,同时要考虑经济增长后,人均肉类消费水平必然要随之增长,特别是农民的消费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此外,城市流动人口,今后还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因此还要考虑城市流动人口和社会集团对肉类消费需求的增加。

基于以上考虑,到2000年全国肉类消费需求大体要达到什么水平呢?鉴于1978-1993年全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平均每年增加1.5公斤,其中1978-1985年为1.3公斤,1985-1990年为1.4公斤,1990-1993年猛增至2.5公斤。因此,按紧平衡推算,到2000年人均肉类占有量每年增加1.5公斤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很难适应消费需求的增长。按此计算,到2000年人均肉类占有量将达到43公斤,届时人口按12.82亿计算,肉类总产量将相应达到5500万吨,比1993年增加约1660万吨。

三、到2000年肉类增产的可行性分析

(一)发展肉类生产的基本经验

1.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畜牧业生产的基本格局。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不断完善以家庭为主的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畜产品的积极性。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把重点放在千家万户,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一体化的多种合作经济组织,仍是保证我国肉类持续、稳定与快速发展的基本政策。

2.开放畜产品市场,加速畜产品流通体制和价格体系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产品生产与消费呈同步增长,其增长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我国人民在收入水平提高后,对畜产品需求量也随之提高。需求的增长促进了部分畜产品价格的合理调整。反过来,在需求与价格的拉动下,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生产畜产品的积极性。特别是1985年后畜产品价格的放开和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为畜产品持续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环境,给畜牧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3.增加对畜牧业的物质投入。对1980-1990年统计资料和模型运算的结果表明,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每增加1吨畜产品折肉产量,约需投入资金2510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60-70元。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和执行了许多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措施,不断增加对畜牧业的物质投入。“六五”期间中央对畜牧业的基本建设的总投入为4.12亿元,平均每年0.82亿元;“七五”期间增加到6.86亿元,平均每年为1.26亿元;到“八五”期间的头3年又增加到6.86亿元,平均每年达2.29亿元。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畜牧业物质投入的明显增加,对强化服务于畜牧业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畜牧业的科技进步作用。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1993年我国畜牧业产值连续15年平均以9.1%的速度递增,大大超过了农林牧渔业产值的递增速度(6.1%)。这种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畜牧业技术进步所发挥的作用。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的测算,技术进步对我国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从“六五”期间的34%提高到“七五”期间的41%,到“八五”期末预计可达到45%。这充分表明80年代以来我国畜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不断增强,逐步走向重视生产效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二)发展肉类生产的制约因素

1.资源不足。众所周知,肉类是由饲料特别是粮食转化的食品。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仍不足400公斤,新增的500亿公斤粮食即使全部用来发展肉类生产,也很难多生产出1660万吨肉类来。在我国饲料资源中,不仅能量饲料(指饲料粮)紧缺,而且蛋白质饲料更为紧缺。

2.投入不足。“七五”和“八五”期间,尽管国家对畜牧业的投入有所增长,但仍很不足。以1993年为例,全国畜牧业产值达到3014亿元,中央对畜牧业的投资只有2.48亿元,仅占产值的0.08%。由于投入不足,畜牧业基础设施仍很薄弱,基层畜牧兽医服务队伍不稳定,危害严重的畜禽疫病还在蔓延,草地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仍然存在。

3.科技乏力。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在畜牧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普遍在60%-80%左右,而目前我国刚刚超过40%。我国畜牧业某些学科的研究水平虽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但总体研究水平低下,某些研究领域还处于空白。畜牧业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素质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产业化开发工作较慢。

4.宏观调控乏力。有关畜牧业的法律不健全,对肉类生产缺乏有效保护手段,市场体系不健全,产销管理体系仍未理顺。从总体上讲,政府应采取价格、信贷、税收、补贴等经济手段,对畜牧业的资源配置、畜产品生产与消费进行调控。然而,目前畜牧业行政管理部门缺少或根本不掌握上述任何一种调控手段。一旦出现畜产品市场波动,政府只能采取一些短期的或非规范化的行为,难以同时保护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往往给中间经营者谋取暴利。

5.比较效益低。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畜禽饲养的比较效益低,近几年已出现畜禽饲养业萎缩的苗头。一些富裕农民在盖新房时,根本不再考虑牲畜的棚圈了。原有肉类生产能力的萎缩或变迁,也加大了新增肉类生产的压力。

(三)肉类增产途径分析

1.提高畜禽个体生产能力和群体生产水平,是增加肉类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类产量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畜禽个体生产能力和群体生产水平的提高。对1978-1993年15年间猪肉增产诸因素分析表明,猪存栏数增加的作用仅占22%,猪出栏率和胴体重提高的作用则分别占45%和33%。这充分说明我国肉类生产已由外延式向内涵式方向发展,技术进步对肉类生产持续发展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今后仍需通过加速畜牧业的技术改造,推广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扩大畜禽良种覆盖率,改善饲养管理水平,降低死亡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畜禽个体生产能力和群体生产水平。此外,在经济发达地区还要加速畜禽适度规模化与集约化饲养的进程,以弥补其肉类生产能力的萎缩或变迁。

2.开发饲料资源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是新增肉类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饲料是进行肉类生产的物质基础。鉴于我国精饲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紧缺和饲料转化效率不高两大问题,欲提高肉类生产能力,必须从开发饲料资源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两方面入手。通过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建立稳定的饲料生产基地,大大提高饲料的总体供给水平。通过提高棉、菜籽饼粕等各类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扩大氨基酸、非蛋白氮等工业饲料的生产和应用,以缓和蛋白质饲料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通过加速配合饲料技术、秸秆青贮与氨化秸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

3.调整肉类生产结构,是提高肉类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今后要在稳定生猪存栏和提高出栏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饲料转化效率高的肉鸡生产,充分发挥牛羊肉的增产潜力,提高禽肉、牛羊肉在肉类生产结构中的比重,以同样多的饲料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优质肉品。

4.加速畜禽适度规模饲养的进程,是稳定与提高经济发达地区肉类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与20年前相比,规模化养鸡、养猪的饲养工艺在我国已达到成熟的程度。要解决经济发达地区畜禽饲养比较效益低和肉类生产能力萎缩的问题,其出路就是加速适度规模化与集约化畜牧业的进程。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重点还应放在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对自发发展起来的畜禽饲养专业户,也应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四)肉类增产潜力分析

通过以上对提高肉类生产能力途径的分析,再依据我国畜牧资源潜力和技术条件以及产品增长趋势,我们不难预测出到2000年各主要肉类的增产潜力:

1.猪肉生产:1993年我国猪肉产量2854.4万吨,出栏率为98.4%,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平均胴体重75.5公斤,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00年,我国生猪存栏量若稳定在4亿头左右,出栏率和平均胴体重分别达到那时的世界平均水平116%和77公斤,届时猪肉产量即可达到3570万吨,比1993增产710万吨。

2.禽肉生产:1993年我国禽肉产量573.6万吨。1985年以来,由于肉鸡生产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适于规模饲养,故禽肉生产得以迅速发展,其增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85-1990年平均年增产禽肉32.5万吨,1990-1993年平均达83.6万吨,其中1993年就比上年增产120万吨。所以说,今后7年内新增600万吨禽肉生产能力是完全有可能的。

3.牛肉生产:1993年我国牛肉产量233.6万吨。1985年以来,牛肉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85-1990年平均年增产牛肉15.8万吨,1990-1993年平均达36.0万吨,其中1993年就比上年增产50多万吨。近年来给肉牛生产的投入力度加大,所以说,今后7年新增300万吨牛肉生产能力是完全有可能的。

4.羊肉生产:1993年我国羊肉产量是137.3万吨。1985-1990年平均年增产羊肉不足10万吨,1990-1993年平均达10万吨,其中1993年比上年增产12万吨。所以说,今后7年内新增60万吨羊肉生产能力也是完全可能的。

到2000年,以上四种主要肉类的增产潜力合计为1670多万吨。这与前面所预测的偏低的消费需求增长量大体相等。到200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预测和结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2000年肉类生产预测及其结构变化

1993年实际 2000年预测

项目 产量结构 产量 结构

(万吨)(%)(万吨) (%)

猪肉 2854.4 74.3

3570 64.6

禽肉

573.6 14.9

1174 21.2

牛肉

233.6

6.1534 9.7

羊肉

137.3

3.6197 3.6

其他肉 42.6

1.1 50 0.9

肉类总产 3841.5 100.0

5525100.0

四、对策与建议

为实现上述新增1600-1700万吨肉类产量目标,现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稳定增加畜牧业投入 到2000年,一方面要新增1600-1700万吨肉类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要弥补原有肉类生产能力的萎缩,必须稳定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逐年提高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信贷资金用于畜牧业的比重。到2000年,中央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应不少于畜牧业产值的0.5%。在中央和地方增加对畜牧业投入的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多渠道筹措畜牧业建设资金,鼓励企业和农户的资金投入。此外,要推广某些省、区筹集畜牧业资金的办法,即将生猪屠宰税、技术改进费和土地占用费全部或部分返还给畜牧部门,建立畜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

(二)优化肉类生产结构,开展肉类区域性综合开发 今后要在稳定生猪存栏,不断提高生猪出栏率和瘦肉率的基础上,使猪肉产量和质量稳步提高,重点发展饲料转化率高的肉鸡生产,充分发挥牛羊等食草家畜的产肉潜力。进一步完善瘦肉型猪、肉鸡、肉牛、肉羊和肉兔的商品基地建设,开展肉类区域性综合开发。大中城市可充分利用经济与技术优势,在郊区县建设一批规模化肉鸡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适当提高优质鲜肉供给能力,其中猪肉自给率以35%为宜。使主产区与消费区挂钩,形成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

(三)大力开发饲料资源,发展饲料工业 针对我国饲料资源紧缺和利用率不高的状况,一方面要大力开发饲料资源,另一方面要加速饲料工业的发展,提高对现有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1)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饲料粮生产基地。种植业生产结构要由传统的粮食一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向粮食—经济—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建立高产优质的饲料粮(主要是玉米、大麦)生产基地。努力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提高绿肥的饲用比重,实现过腹还田。(2)开发蛋白质饲料资源。改进油料加工工艺以提高饼粕质量及饲用效果,推广脱除棉、菜籽饼有毒有害物质技术,提高棉、菜籽饼粕作饲料的利用率。推广果草、林草、牧草间(轮)作技术,种植优良豆科牧草。推广尿素类非蛋白质氮饲喂反刍家畜的实用技术,减少或停止蛋白质饲料出口。(3)加速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工业包括饲料原料工业(即工业饲料生产)和配合饲料(包含预混料和浓缩料)工业两大块。目前的重点应放在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解决规模化畜禽饲养所需浓缩料和配合饲料,以及农户分散饲养所需添加剂预混料的供给问题。(4)大力推广秸秆青贮与氨化技术。在农区,大力提倡秸秆过腹还田,发展养牛养羊业,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饲喂效果。

(四)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由于我国人均资源不足,欲提高肉类生产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到2000年,对肉类增产作用最大的还是依靠现有实用配套技术的推广。这些实用配套技术可归略为:畜禽良种及其配套饲养技术、猪禽集约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配合饲料技术、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秸秆过腹还田技术、草地和草食家畜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草地鼠虫害防治技术、北方冬季塑膜暖棚饲养畜禽综合配套技术以及肉类保鲜、加工与贮运技术。畜牧业基层服务组织直接担负科技成果推广、技术培训和服务的重任,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和加强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

(五)强化政府对肉类生产、经营和消费的宏观调控 (1)要稳定中央和地方现有各项扶持畜牧业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发展畜牧业生产,放开畜产品价格,实行多渠道经营,建立各种形式的产销一体化的经济联合体,逐步实现产销一体化的管理体制。(2)建立肉类发展基金和肉类储备基金。这类基金应归畜牧业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与使用。要逐步理顺畜禽产品价格体系,国家要在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保护价制度的同时,对肉类也应制定最低保护价格制度。(3)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牧民的自我保护能力。启动合作经济组织或以农户为主体的适度规模经营。(4)加强畜牧兽医法规建设。对现有各种行之有效的畜牧、兽医与草原等法规,要坚持执行,并不断完善和强化这类法规建设。

(六)培育活畜和肉类市场体系 除继续稳定和发展城乡集贸市场外,在主产区建立一批活畜(含种畜、仔畜)的交易市场;在产销集中区分别建立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肉类(含肉制品)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搞活商品的流通。在培育活畜和肉类市场体系的同时,重视市场信息体系的建设,为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标签:;  ;  ;  ;  ;  

2000年我国肉类供需关系及其实现_畜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