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后期绿化的施工问题,将园林绿化融入到工程设计中,以便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施工,本文叙述了在水利工程中园林绿化的意义和园林绿化在水利工程中运用遵循的原则,并分析了水利工程中运用园林绿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园林绿化;统筹分析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逐渐的增强。而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考虑使用功能,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审美意识(绿化)。对此,在组织开展水利工程设计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园林绿化,将园林绿化融入水利工程中,进一步为水利工程的后期园林绿化奠定基础。
1、水利工程中园林绿化的意义
水利工程,从字面的角度来说,就是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水资源进行人为的控制与调配。对于人类来说,通过修建水利工程,进一步达到除害兴利、造福于民的目的。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水是一类宝贵资源,但是,水资源的自然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通过修建一定规模的水利工程,对水资源进行控制(控制水流、防止灾害等),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控制水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用水需要。对水利工程实施园林绿化,不仅可以丰富水利工程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同时,对水利工程进行园林绿化还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1.1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大量的氧气,进而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进行调节。并且绿色植物还会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向空气中释放水分,进一步调节空气的湿度。根据我国的观测研究结果显示,绿色植物能使降水量平均增加2-5个百分点,如果把绿色植物增加大气凝结水计算在内,那么绿色植物能提高平均降水量的10个百分点
1.2保持水土
在水利工程中,实施园林绿化,可以有效保持水土,延长雨水的滞留时间。尤其是绿色植物的根系有利于向地下渗透水分,有效保持水土。据统计绿色植被覆盖率超过30%的地区,水土流失比无绿色植被覆盖的减少60%。
1.3吸收有害气体,抑制大气烟尘
在园林绿化中,一些绿色植物诸如河柳等可以有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尤其在雾巍严重的当下,空气中的粉尘、烟尘等通过绿色植物进行过滤和吸附,进一步降低粉尘、烟尘的含量,更重要的是绿色植物抑制大气烟尘的作用是可持续的。
2、园林绿化在水利工程中运用遵循的原则
园林绿化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不争的事实。对水利工程实施园林绿化管理,不仅不会破坏水利工程结构,反而会优化了水利工程的景观。但是,为了保持水利工程质量,在实施园林绿化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2.1融合科技感和美感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需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的建筑物与枢纽布局,通过融合更多的科技感,最大限度地丰富水利工程的功能,同时融合更多的美感,在不影响水利工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基于此,在设计水利工程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赋于水利工程更多的经济、科技因素,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园林绿化,将景观元素融入水利工程中,对水利工程进行美学处理。
2.2保护生态环境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水资源较为脆弱,对生态环境较为敏感,为了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改善水质,防止水资源生态环境被破坏。所以,将园林绿化运用的水利工程中,需要在保持水利工程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充分尊重水利工程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不能因此破坏生态环境,引发自然灾害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重视创新性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对此,在水利工程中运用园林绿化也要顺应这一社会趋势,将创新性融人园林绿化在水利工程的运用中。所以,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施工阶段,需要充分表现出水利工程周围的景观特点,进一步展示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美感,同时综合运用园林绿化模式,对水利工程的色彩、布局等进行优化和调整,最大限度地展现水利工程的美。另外,在对水利工程实施园林绿化处理时,需要综合分析水利工程的周围环境,确保整体的和谐一致性。
水利工程往往工程量较大,涉及面较广,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所以,在设计与建设水利工程时,需要将工程周围的景观特点充分表现出来,发挥工程建筑物的个性,运用园林绿化的方法,调节工程建筑物的色彩与布局。与此同时,工程还需要与当地的周围环境相和谐,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域性与文化性,彰显工程个性。
3、水利工程中运用园林绿化的具体措施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通过对其进行园林绿化处理,一方面丰富水利工程的功能,另一方面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对此,在水利工程中运用园林绿化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用园林绿化植物。
3.1沿坡植物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一方面肩负调节水资源的重任,另一方面还要面临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台风、洪涝,所以,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园林绿化处理时,需要综合分析水利工程沿坡植物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首先,对于水利工程的迎水坡,选用的园林绿化植物一般要侧重抗风性、耐淹性,并且植被根系不能太深,否则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其次,对于水利工程的背水坡,选用的园林绿化植物比较丰富,这部分植被主要是对水利工程进行装饰、绿化等。
3.2耐盐碱性
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水利工程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较为恶劣,通常情况下,盐碱性较为严重。所以,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园林绿化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耐盐碱的植被,防止园林绿化植物出现水土不服,进一步影响植被的存活率,降低园林绿化效果。
3.3水生植被
水生植物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水利工程存在的自化现象。在种植水生植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适宜种植区域,如河柳、细叶芒等湿生植物,需要种植在高水位与常水位中间;营蒲、芦苇等挺水植物,需要在常水位变幅区域;浮萍、睡莲等浮叶植物,一般在水面上;伊乐藻、苦草等沉水植物,则一般位于常水位之下。合理科学地种植水生植物,可以有效改善水质,从而对水生态环境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审美意识逐渐增强,对此,在兴建水利工程时,一方面需要考虑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另一方面需要考虑人们的审美意识,进而更好地将园林绿化工作融入水利工程项目中,在实现水利工程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抑制烟尘等。但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水利工程项目设计者,还没有意识到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一味地为了设计而设计,甚至过分强调夯实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后期园林绿化的难度。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统筹兼顾、系统分析,将水利工程与园林绿化进行整体考量,将园林绿化融入水利工程中,丰富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使水利工程更好地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水利防洪生态工程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要点初论[J].江志辉.江西建材.2014(24)。
[2]沈承秀.新型环保防渗材料——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在城市生态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7(01)。
[3]陈鹏.浅析城市园林建设中低碳水利工程的重要性[J].农业与技术,2016(01)。
[4]李明泉.深圳水利工程配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监理过程的重点与难点控制分析[J].现代园艺,2015(11)。
[5]江志辉.水利防洪生态工程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要点初论[J].江西建材,2014(24)。
论文作者:贾岳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绿色植物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植物论文; 植被论文; 水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