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防治模式论文_陈晓云

社区糖尿病防治模式论文_陈晓云

天津市北城区瑞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400

摘要:糖尿病防治极为重要,基层社区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建立糖尿病一体化服务体系、培养糖尿病医务人员及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探讨了构建社区糖尿病防治模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防治;基层医疗

2012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新版IDF糖尿病图谱显示,2011年全球已有3.36亿糖尿病患者和2.8亿糖尿病前期人群,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5.52亿[1]。糖尿病流行已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

当前,糖尿病在我国的患病率非常高,且病程长、易反复、并发症多,与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疾病一起,成为我国居民家庭和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沉重负担。糖尿病的病因与患者自身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单一的专科治疗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突显了社区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性。

社区糖尿病防治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对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社区所提供的基层医疗服务,使糖尿病防治目标得以实现。

1 目前糖尿病患者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

我国绝大部分居民没有接受过糖尿病的正规教育,对糖尿病的知识相当缺乏,是糖尿病防治过程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糖尿病防治的重要环节在于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及药物治疗。很多糖尿病患者不知道如何选择饮食,对运动的作用认识不清,单纯依靠药物治疗,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的行为越来越重要。相关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是不能严格贯彻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表现为不按方案进行药物治疗、不注意饮食控制、不进行体育锻炼以及疾病监测不到位等。特别是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不高,导致糖尿病防治水平低下,是我国基层糖尿病防治的薄弱环节[2]。

2 社区医疗在糖尿病防治上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制度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级诊疗制度中,作为基层卫生机构,社区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助,以医疗诊所为补充,形成覆盖社区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由于我国糖尿病患者具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特点,单纯地依靠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社区医疗通过全面、及时的医疗服务,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糖尿病综合防治方法,弥补了专科医院的不足,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3 构建社区糖尿病防治模式的重点方面

3.1 建立社区糖尿病防治一体化服务体系

糖尿病社区防治的关键在于对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管理、干预和治疗。潘长玉等[3]牵头在我国部分城市糖尿病控制情况的调查中发现,该地区糖尿病达标率仅为25%。调查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在社区的治疗达标和健康管理问题是糖尿病综合防治管理的重点,糖尿病的防治由专科医院转向社区医疗,由社区医疗机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可持续性的管理,是糖尿病防治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为此,需要构建专科医师、专科护士、社区全科医师以及家庭一体化的管理体系[4],通过医疗机构及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共同努力,加强糖尿病知识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按照方案进行治疗,控制和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2 培养社区糖尿病防治人员

基于我国国情,在现有的医疗资源中,糖尿病预防的任务主要在基层。因此,社区医务人员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尤为重要。根据雷纪丽等对广东省中山市基层医务人员的调查[5],不同镇区基层医务人员知识水平差异较大,总体来说不高,通过培训可明显提升。

糖尿病是涉及全身多系统的疾病,需要多学科协作和综合防治,其成员包括糖尿病专科医生、内分泌医生、眼科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药剂师以及专职营养师、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等共同组成,合作进行糖尿病的治疗及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强对糖尿病防治人员的专业培养,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实践证明,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专题培训是普及和提高医务人员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

同时,还要将糖尿病防治研究的科研成果系统地转化为糖尿病社区防治的依据和指南。为了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糖尿病防治的理论和实践在逐步地完善和发展。因此,在社区防治糖尿病的过程中,有必要系统地将国内外研究成果传授给社区防治人员,并应用到糖尿病的日常防治中去。

3.3 宣传教育,普及糖尿病知识是糖尿病社区防治工作的重要方面

糖尿病社区防治人员要在熟练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糖尿病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指导,使其采取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正确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对社区人员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患于未然,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综上所述,通过一体化服务体系构建糖尿病社区防治模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它合理地分配并利用了有限的医疗资源,提高了社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水平,使传统的基层医疗这个薄弱环节得到了加强并发挥出更大作用。

参与文献:

[1]纪立农.大力开展转化医学研究,促进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落实,努力实现国际糖尿病联盟全球糖尿病防治10年规划[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2-4.

[2]谢义平,张仁衍.基层糖尿病防治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4):120-121.

[3]潘长玉,田慧,刘国良,等.中国城市中心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5):420-424.

[4]秦清华.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7):636-637.

[5]雷纪丽,盖丽丽,邱勇军,等.2009年中山市基层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知晓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9,11(15):1082-1083.

论文作者:陈晓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社区糖尿病防治模式论文_陈晓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