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回归作文源头论文_陆颖

走进生活,回归作文源头论文_陆颖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小学

摘要:小学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把素材积累、材料选取、确定题目,以及批改评价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寻找、总结新的教学规律,并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深入挖掘写作中的生活元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写作 生活元素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都充分表达了写作源于生活,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写作与生活的联系,不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也只是呆板套用教师的模板进行写作,不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内容枯燥无味,得不到老师的鼓励赞赏,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写作兴趣。对于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并能在写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应用常见生活元素。将写作与生活有效结合

教师要在生活中收集一些图片,通过作文教学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人和事,来布置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经历,用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表达内心感受,这对于提高學生的写作技巧有很大帮助。

例如,教师给学生布置了300字的写作任务,主题是关于吹泡泡的。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自己之前的吹泡泡经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激发学生对泡泡的想象力,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确立题意,增加写作新意。

二、用生活唤起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思考、研究。如果学生对写作有很大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写作,认为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并能在写作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写出的文章更严谨、更乐观。反之,如果学生讨厌写作,则会认为写作是一种负担,是枯燥乏味的,无法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消极的心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迈出写作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增加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也是增加写作技巧的关键所在。写作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灵感,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

三、引导学生观察与体验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学生们的生活体验较少,因此,无法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要从生活中找到一些有利而丰富的素材,让学生进行阅读,体会生活的实际,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罗丹曾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写作的素材有很多,就看你如何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一直都在变化,越来越丰富多彩,包含着各种情感,这些都是我们写作时可以应用的素材。可是,学生并没有发现这些,他们生活阅历较少,没办法将写作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做一个有心人,用心感受这个世界,体会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寻找写作素材,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学会观察生活

教师教学要面向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打破呆板无趣的写作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充分了解身边的人和事,教师要教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大脑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要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从事物的远近与内外观察思考。这样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如小草的坚韧与不屈;父母无私的爱等。通过这些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提高文章内涵。

(二)学会体验生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1.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因此,教师之间要相互联系,共同研究新课改,制定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计划,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发挥,充分展示自己。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展示了自我,有利于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与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文章的写作水平。

2.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增加课外活动,扩大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通过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通过放风筝、植树等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四季的变换。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与环保宣传等,通过参与诸多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将所思所想形成文字,这样,每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文字表达。

四、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提高写作水平

日记帮助学生记录生活,其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随意写,不受任何限制,这对学生来说,即是一种快乐,又是内心情感的宣泄。写日记可以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记录下所闻所见,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教师要在平时多鼓励学生写日记,哪怕是三言两语,也要坚持下去。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生活。学生也可以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好的片段章节,同时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体会与心得。可以说,一篇好的日记就是自己生活的一面镜子。学生写日记往往很难坚持下来,教师要多引导、多监督,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写日记是一种乐趣,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积累大量的素材和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直接来源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得到的,可谓是最简单也是最真实的材料了。此外,还可以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素材。这两方面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必须的。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可以参加更多的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学生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生活丰富多彩,心情也会愉悦,想表达的欲望会更强烈。阅读课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阅读课为模板,再加上有效的生活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多做笔记,写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多做阅读卡,还要注重同学间的相互评论和交流。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内容摘抄下来,时间久了,就会提高阅读能力,以及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增长了知识面,提高了学生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一篇好的作品,体现的是学生的生活状态,加入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作品题材,如诗歌,童话故事等,文章会变得充实、有内涵。

我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教学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教师在教学过程,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要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教学理念。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改变教学方式,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写作元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文水平。

论文作者:陆颖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0月总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走进生活,回归作文源头论文_陆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