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道路自信的逻辑起点-基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经典论断论文

论中国道路自信的逻辑起点-基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经典论断论文

论中国道路自信的逻辑起点
——基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经典论断

苏 洁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摘 要: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两个决不会”则是对“两个必然”的解释和说明,两者辩证统一于实现共产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矢志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内蕴其中。当代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应从“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经典论断中解读马恩智慧,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时代内涵,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胜利。

关键词: “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 逻辑起点

201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170周年,社会各界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两个百年”之交,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取得新进展。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重新学习“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经典论断,这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两个必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做出描述,是关于走什么道路能够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总概括。“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两个必然”实现条件的论述,是对“两个必然”的进一步增补、阐明与完善。基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经典论断,可从两大维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内涵:一是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途一片光明,这是根本要求;二是要清楚辨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并不畏险阻做好应对挑战和外界干扰的各方面准备,这是现实保障。

一、道路自信贯穿“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思维方式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论断是马恩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实情,总结其带来的社会贡献,分析其固的有社会矛盾,从而提出的重要理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的根本途径,坚定不移举社会主义旗帜是应对道路挑战的根本之措。“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准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总概括,是马恩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经典论述。“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基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维度提出的。他明确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9。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矢志不渝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贯穿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批判思维与历史思维之中。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辩证统一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蕴含其中。

一对一死译、硬译的现象在公示语翻译中十分普遍,这是一种不符合英语规范的中国式英语。例如,位于市中心的“桃园湖”被译为“Peach Source Lake”,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应译为“Taoyuan Lake”;楚雄市内一所KTV名为“大明星”,英译为“Big Start KTV”,这是典型的死译,应改为“Superstar”。又如,将“吸烟点”生硬翻译为“Smoking Point”,事实上,此标识牌是要向吸烟的游客指明公共场所内允许吸烟的地方,译为“Smoking Area”较为妥当。

(一)道路自信植根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批判思维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会提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条件性和长期性,离不开他们对资产阶级产生的物质条件、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的客观分析,关键在于对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方式的批判。批判思维是“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重要思维方式,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根植于马克思、恩格斯“两大论断”的批判思维。

首先,马恩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了来巨大贡献——“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28这不仅赞扬资产阶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也肯定资产阶级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其次,马恩又对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做出总结——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换言之,资本主义社会必将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替代。资产阶级本质上仍是剥削阶级,由其建立并统治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是剥削社会,必将遭到无产阶级的反抗,这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固有矛盾无法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解决,这是促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总之,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与统治阶级的剥削性决定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替代的命运。最后,马克思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社会替代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条件性和长期性。资产阶级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本就是生产方式多次变革的产物,由其建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自然不会一击即破,也不会自然长入社会主义社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需认清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短暂合理性,以进一步坚信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命运的考察和分析,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展望体现了一种“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批判思维方式,批判的目的与结论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一条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最终向着共产主义的目标迈进。

(二)道路自信深化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历史思维

历史唯物主义观是分析和处理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依据,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的突出标志是始终把认识对象当作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加以思考和分析,并从中揭露出隐藏在社会现象背后的发展本质与规律。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命运,马恩决不是单纯地从个人情感出发妄加评论,而是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把资本主义社会放进历史的长河,分析其产生的基础、发展的条件及其存在的基本矛盾;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在何时、何种条件下才能取代资本主义社会,马恩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阐述了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具有条件性和长期性。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基于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而得出的重要论断。归根到底,“两大论断”始终围绕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展开,那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吃人的剥削制度,最终建立一种生产资料社会共有的共产主义社会,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自贯其中。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以历史唯物主义思维分析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性质,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方式,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2]36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由曾经的先进、革命阶级转化为剥削阶级,而无产阶级始终是最革命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样作为封建社会的被压迫对象,在反封建的斗争中曾是站在同一战线的“革命战友”,那时两者都具备革命性与进步性。随着反封建的胜利,资产阶级无情地抢走革命果实并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以隐蔽的方式压迫、剥削无产阶级,这时资产阶级的剥削性日益暴露,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得以证实。按照以往剥削社会的历史命运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将受到被压迫对象的革命,即必将受到无产阶级的革命。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始终进行着“适应——不适应”的矛盾运动,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方式才是能根本适应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唯一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诞生于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通过打破旧有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现在,这一运动再次出现并伴随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现在象一个巫师那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2]29马恩虽未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适应大力发展了的生产力,其中却暗示着社会要发展就必须打破现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新的、高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这时便是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之时。

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得出“两个决不会”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在不能完全容纳先进生产力时才会灭亡,社会主义社会在建立条件不成熟时难以建立,从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调节性,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调节适应社会生产力时,资本主义社会才会消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2]25它的出现与发展离不开与封建地主的长期对抗,由其所建立的资本主义社会也脱胎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封建社会而言本就是一种进步的社会形态。同时,资产阶级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后不可能任之不管,必会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使之适应不断发展了的社会生产力。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短暂的“先进性”是其发展的依据和优势,也成为其统治阶级反抗无产阶级建立更高级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借口。另一方面,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不仅需要主观条件的满足,更需要客观物质条件的支撑,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重要表现。“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8社会主义社会替代资本主义社会,首先需达到物质条件的成熟,而这一切都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时,也创造了与之对抗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论断不是凭空所得,对未来社会的预判也不是主观臆想。“两大论断”所贯穿的历史思维不仅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合理性与长期性,也论证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与曲折性,从理论上、实践上、历史发展的逻辑上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二、道路自信是衔接“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重要纽带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当时他们撰写这一著作的重要初衷就是指导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作为工人阶级的指导纲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描述,也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时间便会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替代,并最终朝着共产主义社会的方向发展解放全人类。这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凭空所想,而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分析所得出的重要结论。虽然当时欧洲掀起的工人运动热潮,几乎都以失败告终,社会主义革命实践活动面临挫败,但也不能以此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因为,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原因不光包含主观因素,还包括客观条件,只有待时机成熟时,实践活动才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取得成功。从现在来看,只能算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物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提出并实践了“两个必然”。

(一)“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统一于道路自信

从本质上看,“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始终是围绕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条件性与长期性”的逻辑展开,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是两大论断的根本展现,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其重要的理论支撑。

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两者在理论上高度统一。换言之,“两大论断”共同指向资本主义社会有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可调和的固有矛盾,必须坚定不移走一条生产资料社会公有的社会主义道路。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更替,先进的阶级最终会取代落后的剥削阶级。同时,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性决定了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可逆转性,因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一旦生产关系不能适应新的、更高级的生产力,就必须用新的、更高级生产关系替代旧的、低级的生产关系,这就阐明了人类社会形态何时更替,以及更替的条件。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提出“两个必然”时所强调的狭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不能容纳自己创造的财富,必须建立高级的生产关系来克服这种危机;还是马克思1859年补充“两个决不会”时提到的“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注] 这里马克思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阐述提出革命任务的基础是物质条件上的形成或成熟。 ,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道路自信统一于“两大论断”的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则揭示了资本家原始资本积累的来源以及剥削人的秘密,从经济学角度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可调和的固有矛盾。作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依据,剩余价值学说通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秘密,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条件。无论在《共产党宣言》,还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都涉及剩余价值学说的论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曾明确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展与无产阶级的发展同时进行着,资产阶级通过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以壮大资产阶级的力量,而工人阶级只能在创造剩余价值时才会受雇于资本家进而被迫扩大阶级范围。赚取剩余价值作为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的证据,也必将成为无产阶级与之对抗的驱动力。同样,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1]9这里的物质条件不仅指资本主义社会积累起来的各种物质基础,还包括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无产阶级这一伟大革命阶级力量。通过剩余价值展现出的剥削与被剥削性,促使无产阶级认清了资本家的面貌,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条件和物质条件,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可见,“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理论统一于道路自信的一条重要纽带就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伟大发现”。

(二)“两个决不会”围绕道路自信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发展“两个必然”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论断虽然没在同一时间问世,这也丝毫不能掩盖“两大论断”从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中衍生出来的一脉相承的高度统一关系。马恩提出“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论断的共同的目标指向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共同的现实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调和,共同的实现路径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不断解放生产力并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总体而言,“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围绕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统一体。

我国秸秆直燃发电技术仍然处于示范和探索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难题。例如,核心的技术需从国外引进,成本较高;上网电价很难支持生物质发电厂的正常运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配套政策具体实施困难,补贴渠道尚不顺畅等。这些因素具体表现在[28-32]:

马克思主义理论决不是条条框框,而是有着顽强生命力、不断延续和发展的思想体系,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刻充满自信便是对马恩“两大经典论断”最深刻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提出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经典论断,当时世界上并未建立社会主义国家,马恩提出“两大论断”只是为了阐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不是要求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其中的条框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虽然,新中国是按照马恩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描述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并且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从内容与形式上继承创新“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内涵的重要结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题中之义

本质上看,“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关于未来社会走什么道路,以及走上这条道路的曲折性和长期性的概括与凝炼。“两大论断”高度彰显了马恩对未来能否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内蕴其中。今天的中国,更需要从马恩两个经典论断的科学分析中,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并付诸实践,矢志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自贯其中

加强与“两新”组织出资人、负责人沟通交流,坚持“引导不主导、参与不干预、协调不强制、监督不包揽”的原则,加强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团结凝聚、组织协调、引导监督等作用,帮助解决生产经营、党建工作等方面的难题。为企业发展创造价值收益、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为重点任务突击出力、为经营活动牵线搭桥,以党建推动企业发展,实现党建与企业深度融合、齐头并进,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转变业主存在的“重发展、轻党建”观念,达成党建工作是企业发展“助推器”的共识,真正实现党建与发展的互利双赢,用实效凝聚“两新”组织信党、拥党、爱党、为党。

其一,中国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暂时落后,但中国选择的是一条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将通向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是其他什么社会。按照马恩的分析,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社会形态都只是一种暂时的、过渡的社会形态,它们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最终都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中国的社会主义虽然还未实现共产主义,但正走在通向共产主义的大道上。关于中国走的是什么道路,习近平曾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3]依照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通向共产主义,当代中国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这是由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所决定。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分析中国的各方面条件及达到的水平,距离共产主义实现还有一段时间和路程。借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来形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贴切至极。因此,关注当代中国的发展需从为何要及何以能这两大维度剖析矢志不渝地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另一方面,马恩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得出了社会主义社会能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因——只有生产资料社会公有的生产方式才能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出现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脱节现象,统治者便会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然而,这只能暂时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必须通过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方式来适应不断发展了的生产力,那时便是社会主义社会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指出资产阶级面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生矛盾运动时,通过破坏生产力与夺取新市场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在这里,马恩并未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替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是采用比较隐晦的方式转述了这一回答,即“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来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2]30资产阶级能带来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最终必将因为“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生产力而消亡,取而代之的就是工人阶级倡导的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方式——社会主义社会。

(二)矢志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内蕴其中

一方面,通过分析“两大论断”的内容可以看出,无论是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还是强调时机成熟时社会主义社会才可能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行性,两者都旨在论证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社会形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两大论断”的集中展现。如前所述,马恩曾明确指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仍是剥削社会,以资本或资本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推翻的只是封建主的剥削,而不是剥削制度本身。换言之,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剥削的实质仍旧未变,只是剥削与被剥削主体、剥削的手段和载体发生了变化而已。相反,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掀起的无产者运动虽然挣脱的只是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他们的努力却是让全人类都得到自由和解放。因为无产者夺权后所期盼建立的那个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真正平等的社会,那时不再有阶级压迫和剥削,劳动成为他们存在的方式。而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以前的社会之所以会受到其他阶级的反抗,并最终被阶级联合形成的一股强大力量所推翻,正源于社会的剥削性与压迫性。哪里有剥削和压迫,哪里就会形成力量去反抗剥削与压迫。从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都完美印证马恩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理论。自然,社会主义社会替代资本主义社会,并迈向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在科技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电气工程当中,智能化家居代替了以前的传统家电,智能电网的运用,让居民体验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进行缴费体验,电子技术与电气的结合,也使得电气工程的安全系数达到了最高,保证了电气工程师的安全。斯坦福大学教授说:如今的电气工程包含了基本上所有跟电子,光子相关的工程信息。这个区域学识的增加,需要我们在次思考构建电气工程的学科发展方位,课程设计和所学知识,来方便电气工程学科能够及时回复学生的要求社会的要求,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动态的研究情景。

其二,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理论依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长期性,阐明了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是曲折的过程、长期的过程,也预示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路上布满荆棘。若把“两个必然”视为对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正面强调,那“两个决不会”理论则是从侧面进一步强调实现社会主义具有长期性,只有矢志不渝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步入攻坚期,同时也遭受着资本主义世界的舆论围攻,在这一问题上更应认清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具有长期性的特性。习近平曾谈到“想一下子、两下子就进入共产主义,那是不切实际的。”“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前进的。”[3]的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小目标已经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要靠几十代人的努力,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则更需代代人的努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理清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与长期性问题,在共产主义信念的引导下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的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也要总结、分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以推动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总之,“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3]。当代中国的“道路自信”一方面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信中国走的路是通向共产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这是重要前提;另一方面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佳径,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持充分的信心,不被资本主义的思想和舆论所迷惑,要警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隐形渗透,这是必然要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对“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创新发展

中国正在走一条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中国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一点也不容忽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而形成的一条发展道路,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经典论断在中国落地生根、创新发展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紧扣“两大论断”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描述,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创新发展了“两大论断”所呈现出来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对“两大论断”的继承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发展中社会主义社会何以能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何时会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论断。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矢志不渝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是“两大论断”的根本展现。中国始终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则是对马恩“两大论断”所衍生出来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继承,是坚信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将替代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之举。

一方面,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人民始终选择的是一条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正式落地生根,中国自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虽面临资本主义阵营远大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世界格局,中国还是坚持选择了一条生产资料社会公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始终坚信社会主义必然能取得胜利;随后,在面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时,中国人民也始终能沉着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保持不改社会主义旗帜的本色。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也是关于“两大论断”的重要实践。

另一方面,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回看走过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最殷切的期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在全党范围召开的系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对共产党人展开的最深刻的心灵教诲。全体共产党人不能忘的应是为人民服务、复兴中华的初心;必须牢记的应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初心”与“使命”是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动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刻充满自信则是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长远的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不但要求时时刻刻对这条道路充满信心——这是根本之举;更要常回顾走过的路,及时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经验,并将之深化为系统的理论——这是重要之措,以进一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之路,强化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我一口咽下了嘴里正在嚼的东西,非常不合时宜地回了一句:“有点小意外,但也不奇怪。毕竟,当年人家上自习、坐镇图书馆啃书、疯狂备战GRE的时候,我们却在宿舍里,躺在床上上网聊天、看美剧和睡懒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对“两大论断”的创新发展

关于“两大论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习近平曾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3]的确,“两个必然”是正确且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必然受到社会主义社会替代,这一点放在今天来看也毫无疑问。只是马恩提出“两个必然”之时正值资本主义社会快速发展的上升期,资本主义社会仍拥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社会革命的物质条件尚不充足等等情况未纳入考虑范畴。于是,马克思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两个决不会”理论对“两个必然”加以限定,论述了革命的物质条件与思想条件。“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意识形态的形式。”[1]9“两个决不会”理论阐明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条件性,其中暗含“社会主义社会的取代”将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过程,是对“两个必然”的重要补充、完善和发展。在“两个决不会”中,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关系出发,阐明了“取代”的成熟时机及其实然状态。那个状态就是旧的、低级的生产关系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不下快速发展的、新的、高级的社会生产力,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物质基础也不断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社会主义最终必会取代资本主义。“两个决不会”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取得胜利的充要条件,既弥补了“两个必然”的不足,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理论发展,使“两个必然”的论断更加完善和科学。

525 Recent advances on management of pancreatic cysts

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不仅体现在时时刻刻对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更要求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从内容上发展创新了“两大论断”。1949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并不断发展。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也就是在中国大地开辟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至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社会主义开始走上特色发展之道。在此命题提出之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便是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道,开创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先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发展的几十年里,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经济获得了腾飞,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体,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今天,这是一条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之路。当今中国正处在和平发展的年代,也处于机遇大于挑战的年代,习近平多次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全世界连接起来,倡导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协力发展,是共产主义信念的理念转化与行动。充分展现了中国勇担重任的大国形象,加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鲜明的中国特色促使其在中国大地进一步衍生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无疑,必将有更多的人投身这项伟大的红色事业。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指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充满信心,这从形式上发展创新了“两大论断”。在“两大经典论断”中,马恩并未指明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主体是谁,而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主体则是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其一,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刻充满自信,坚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有力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这不仅强调了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也总结出了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优越性,从而提升了共产党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底气,使得“两大论断”的实现更具明确方向和可行性。

1)“目标—发展”开发模式。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能力发展是核心,知识是结果的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是灵魂,过程与方法是关键。该模式是较低层次,是最基本的微课(程)开发模式,但具有普遍性,适用于各层次学者选择,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可操作性和指向性。微课(程)“目标—发展”开发模式流程简图如图1所示。

其二,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也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矢志不渝地举社会主义旗帜,走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十分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告诫共产党人重视人民的权利与作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真理所在——事关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中国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应被充分激发,中国人民的主体地位应受到充分保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人民理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刻充满自信。这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需要,为道路自信提供力量保障,为“两大论断”的实现提供社会基础。

高职院校应该率先拓宽自身的发展视角,要及时对师资市场中的现有状况进行调查,也无需特别注意避开学习本科院校的管理制度。对于一些具有现代化特征,且具有应用价值的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应该留其骨架,将自身的教师管理特色和高职院校的运行特征融合到该制度中,将其改良为更加适应于高职院校的师资管理机制。除此之外,校方也可以放开二级分校的办学权利,将校内资源和资产的管理权、使用权也统一开放。这样一来便能通过开放性手段为教师们提供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当校内教师可以在开放进程中提供真实的发展意见时,教师的活力便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继而间接提升校园内部的师资力量“供给”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奔向共产主义的必然之路,是全体人民享受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之道,在前进的道路上,作为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与参与者的中国人民,须时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焊接结构(件)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中应用广泛。随着锅炉、压力容器、化工机械、海洋构造物、航空航天器和原子能工程等向高参数及大型化方向发展,对焊接技术与焊接结构(件)提出更高要求。但由于焊接接头大多数为性能不均匀体,应力分布比较复杂,而且焊接结构一般都在负载条件下工作,有时其工作条件还极为恶劣,如需要承受高温、高压或各种易燃、有毒介质侵蚀等。若不能及时发现并消除焊接接头中的严重缺陷,则可能发生严重事故,造成重大损失。

五、结语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经典论断不仅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正确理论,也是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与实现条件的科学论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始终坚信“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理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社会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六十多年里,把广大人民从剥削压迫的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人民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逐渐过上好日子;在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问题的同时,形成了“中国智慧”,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送去了“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不仅属于一国,也属于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六十多年里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毫无疑问,但建设、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接下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理论、制度、文化自信,以强化和深化道路自信。21世纪中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关键时期,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也应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信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对取代过程的曲折性和长期性做好充分的准备与应对之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9(7):4-12.

[4]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8(24):3-12.

基金项目: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示范团队资助项目“人生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科研示范团队”。

作者简介: 苏洁,法学博士,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6924(2019)07-022-029

[责任编辑:黄 昇]

标签:;  ;  ;  ;  ;  ;  

论中国道路自信的逻辑起点-基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经典论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