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职业学校管理探索_大学论文

旅游职业学校管理探索_大学论文

旅游职校管理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校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旅专附属旅游职校(原徐汇职校),是上海市教育局、旅游局定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0年。十多年来先后为上海宾馆、华亭宾馆、静安希尔顿酒店、锦昌文华大酒店、国际贵都大酒店、大平洋大饭店、西郊宾馆、虹桥迎宾馆、瑞金宾馆、衡山宾馆、华夏宾馆、友谊酒店、东瀛城等30多家涉外单位培养输送2000多名管理、烹饪、服务人才,其中三百多名佼佼者已成为各单位、各种层次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有的已担任华亭宾馆、银河宾馆、银星假日酒店等单位部门经理。

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1170名在校生,专业设置有宾馆管理、财务管理、旅游英语、商务文秘、时装表演、礼仪服务、美容美发、中餐烹饪、电子音像调试、宾馆空调制冷、宾馆服务等专业。学校建有电脑房、语音室、形体房、英文打字房、实习餐厅、实习客房、教学闭路电视系统、烹饪工场、切配工场、面点工场等教学设施。学校正在建造集教学、经营(餐厅、客房、商场)于一体的19层教学大厦——中福大厦,将实施经营直接为教学服务的产教合一办学模式。

学校与诗芙侬国际企业集团合作开办皮尔卡丹东方国际美容学校,法国艺术大师皮尔·卡丹先生为名誉校长。聘请国外资深美容专家执教,采用先进教材,引进一流设备。1992年学校还与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签约,成为上海市第一所与高等学校接轨的中等职校,学校将充分依托旅专办学优势,改变办学模式,走“以产美教,以产兴教,以教促产,产教合一”的办学新路,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旅游业人才。回顾十多年的办学历程,深深体会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面对市场经济,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抓住上海改革开放的发展机遇。

一、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必须符合市场要求。

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既要紧扣本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又要紧盯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不能盲目发展、过量招生。一定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调控招生人数。同时,要进行调查研究、市场预测,决不能轻率盲目,一轰而上。

近年来,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发展“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上海旅游业蓬勃发展,充分发挥了“窗口”作用,新的宾馆、酒家、饭店大量兴建,急需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我校由当初的常设专业:中餐烹饪、服务专业发展到目前中专管理类、三年制职高、二年制餐厅服务,包括了宾馆内的各个部门很多工种,这是有一个逐步发展进行市场预测的过程。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各大宾馆饭店,调查研究、进行统计,结合我校的办学条件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上报市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我校的专业设置随着人才市场的变化,用人单位需求,经常发生变化,有长专业,有短专业之分。学校领导牢牢把握一点——市场需求,学生家长需要就是我校设置专业的依据。这几年在全校教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办班规模逐年扩大,旅游业紧缺专业不断拓宽,学校办学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办学形式多样化,依托高校上档次。

职业教育要适应风云变化的市场,办学形式必须灵活多样。从根本上摆脱普通中学的办学模式。长班与短班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多种形式并举,各种学制并存。我们要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为社会服务。根据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的需要,教改的需要,我校开办过大专预科班,为上海旅专输送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搞过高二后分流、初二后分流的探索和实践,也开设过半年至一年的短训班。学历教育有三年制职高和四年制的职业中专班。在办班形式上有委托定向、联合办学和自主办学。学校坚持一条原则“社会需求是我们的办学宗旨”,要培养多层次、多规格旅游业需要的各种人才。我校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走出了自己的一条办学新路。

三、调整教学计划,实施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上海旅游业人才发展工程的设想,到2000年,上海以大旅游业人才发展为着眼点,采取外向型人才培训战略。外向型人才发展模式包括培养使用交流等方面,指行业外,省市外或国内外旅游人才发展工程,要求多门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实现三大转变:以数量增长为主向以素质提高为主的转变;内向型知识型为主向外向型能力型转变;以单纯的旅游教育向人力发展工程转变。旅游职校的课程体系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革,要改革教材,要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上海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以适应上海改革开放的需要。

这几年来,我校确定了学校培养目标:素质+特长=旅专旅职校学生。围绕目标,我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学校教学以专业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注重加强技能训练和提高外语听说能力,职中专学生须掌握两门外语,英语为主,日语为第二外语,参加市旅游局外语、政治二证考试,分级推荐上岗,拓宽应用专业课,职高以上学生都要必修电脑、英文打字、插花、菜点酒水;烹饪专业学生必修食品雕刻、切配加工、围边等课。同时,还在课余时间开设选修课及各类讲座,以能力型、外向型方向为同学打基础。现在,学校教学专业课占总课时70%左右,学校从加强教学管理着手,提高教学质量。

四、聘请名师任教,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近几年来,我校聘请的30多位专兼职教师中,国家级技师、教授、特级厨师、外籍专家、宾馆经理、能工巧匠等占80%,文化课教师大多数是中学高级、一级教师。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我校还从外系统、外单位引进了一批学校专业设置缺门,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学校建立新教师带教制度,为青年教师业务上的提高创造条件,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对教学上确有成绩的青年教师实行低评高聘,经济上享受待遇鼓励他们进步,学校对留校毕业生但任技训课教师给予指导,为他们学历夺标创造学习条件,提供时间上、经济上的保证。组织的培养、关心和帮助,使教师安心工作。他们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对待教学,对学校技能训练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解了学校燃眉之急。为实现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学校把建设一支专业水平较高,实践动手能力较强,懂得职业教育规律,并愿意献身于职教事业的教师队伍作为主要任务来抓。

五、加强实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职业学校面对市场经济,要以办学形式、教学内容灵活的变应市场的变化,以毕业生质优的不变应市场的万变。要按需施教,产销对路,质量第一,以质取胜。而职校学生的类型主要属技能型、操作型;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的训练是学校教学工作相当重要的部分,所以学校要安排好校内专业技能课,要把技能训练贯串于教学工作始终,通过反复学、反复练,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我校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抓好学生技能训练六个环节:

课堂专业课——技训课

——课外天天练——校内综合训练——技能比武活动——毕业前上岗实习。学生经过校内严格训练,经过各种考核,上岗实习都能胜任宾馆、饭店各个岗位的工作,独立工作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在历届职校技术比武活动中均获优良成绩。1994年7月,我校选手在赴日参加“上海——大阪”高中生烹饪大赛中荣获最高奖——创意奖,受到中日两国评委一致好评。

六、自主办学、实行有偿教育、有偿服务。

职校要自行办学,毕业生就要进入劳务市场。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办学,也应遵循价值规律,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毕业生投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好的地方去,实行优胜劣汰,并促进供求的及时协调。

我校从89年起采用多形式办学后,90年起学生开始进入劳务市场,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用人企业完全根据自己的需求的毕业生的质量决定舍取。为有效解决发展职业教育的经费短缺问题,学校确定了“谁受教育谁付费,谁用人谁付费”的原则,实行有偿教育、有偿服务的办法,学生要根据专业交付部分培养费,企业也要有偿录用毕业生。有偿教育、有偿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办学效益,为发展学校提供了财力保证。

我校有偿录用毕业生,有价但不唯介,有偿的形式是多样的。几年来,我校与一些宾馆、酒家加深了合作,形成了一个合作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双方都加强参与意识,互相服务、互相支持,学校在人员补充上支持企业,企业在技术、师资、财力、物力上支持学校,优势互补。这种朋友式的合作给双方都带来了直接和间接的效益,这种效益也往往不是几个毕业生的价格可以衡量的。因此,职教在市场经济中实行有偿服务也要,“放眼量”,处理好校企关系。我们认为,这是更高层次的有偿服务。

标签:;  ;  ;  

旅游职业学校管理探索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