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论文_余意

浏阳市集里医院神经内科ICU 湖南浏阳 410300

【摘 要】目的:观察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ICU脑出血患者60例,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参照组30例一般护理和预防组30例在一般护理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预防组的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效果比较参照组更为优异(P<0.05)。结论:对于ICU脑出血患者,采取一般护理+预防性护理,有利于预防患者肺部感染等不良事件、并发症等情况的发生,还有利于将患者的护理满意性提高,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

脑出血作为神经科中时常可见的疾病,该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还被称之为“脑溢血”。因人体脑实质血管受到非外伤导致的影响,致使患者脑血管破裂,引发患者脑血管病变,而这种非外伤脑实质出血的诱因通常指患者情绪过于激动化,或患者正处于费劲用力状态时,突然脑血管病变引发[1]。因此,该疾病在早期发作时,致死率非常高,即使患者有幸生存下来,也会造成患者不同方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基于此,对于ICU脑出血患者,采取一般护理+预防性护理,详细情况如下文。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1月接受本院重症监护室(ICU)护理的脑出血患者60例,以住院单双号分为参照组和预防组,各30例。纳入标准:经临床中检查被确诊者;患者知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经本院理论委员会审核认可。排除标准:患者存在恶性肿瘤;意识障碍;不愿参与研究者。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16/14,年龄26-82岁,平均(54.2±10.6)岁;脑出血情况:16例脑实质出血,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预防组患者男女比例19/11,年龄22-81岁,平均(53.9±10.7)岁;脑出血情况:18例脑实质出血,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诊断:患者呼吸道存在脓性分泌物、白细胞计数>10×109 /L,经过临床中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肺部存在炎性特征[2]。确诊后,参照组:一般护理,主要从患者健康教育宣教、患者病情和体征监测、心理护理,必要治疗方案。预防组:在一般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针对患者生命体征加强监测次数,尤其是患者的体温每4小时检测并记录;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医嘱所采用的抗生素,护理人员事先应熟悉不同抗生素的特性等,同时做好用药时间间隔规范性管理;在患者进行吸痰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做好手卫生,使用专用消毒液洗手和擦手纸;患者意识恢复,自行进食时,饮食方案调整,遵循少食多餐,控制进食速度,主食以半流食为主的原则,取侧卧位,将床头适量调高30至45°,从患者健侧口角喂食;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雾化吸入3-4次/天,翻身拍背1次/2小时,再控制鼻饲速度、鼻饲量,鼻饲体位,避免误吸发生;加强清洁患者口腔卫生,2-3次/天,尤其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应采用专业性漱口液及清洗液;患者采用呼吸机情况下,鼻腔插管应尽量避免[3]。

1.3观察指标

对于患者不良事件(误吸、肺部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导管阻塞、脱管、伤口感染)进行分析[4]。同时对于患者住重症监护室时间、预防肺部感染满意性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本次数据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参照组和预防组的数据差异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预防组的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比参照组优异(P<0.05),见表1。

表1 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

3.讨论

脑出血作为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病症,常常跟患者高血压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比较夏秋季节,该疾病更比较容易发生在冬春,而且常常与患者的情绪激动化和活动剧烈关系比较紧密,一般患者毫无前兆的出血、头痛、呕吐作为临床表现,同时该疾病最短数分钟,最长数小时即可达到高峰,所以患者的情况不同,症状也存在差异性,大多数患者以丘脑出血偏瘫为主,少部分患者出现癫痫,情况比较危急者,进入昏迷,大大降低患者生存率[5]。因此,对于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一般护理+预防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效果。

本次研究中数据分析:预防组的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以及护理满意效果均比参照组优异,且经过统计学方法检测,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P<0.05。原因分析如下几点:首先,由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身体情况均比较虚弱,所以采用一般护理+预防性护理,不仅可有效将患者的日常工作的正常性进行,还有利于通过专项预防护理,提高护理效果,将患者的发病因素从源头上控制,甚至杜绝。其次,ICU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均应该遵循消毒隔离制度,必要时穿隔离衣,避免将病毒、细菌带入病房。第三,预防性护理,比较一般护理而言,更具有针对性,针对患者的肺部感染、不良事件可进行全面性控制,同时做好预防护理方案,以便应对突发情况,提高患者生存率,进而为患者稳定病情、提高康复效果、早日转出重症监护室,康复回家奠定坚实的基础[6]。第四,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由于情况不一,但是均会产生心理负担,所以护理人员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制定合理心理护理方案,促使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以便提高护理配合度。最后,脑出血患者和肺部感染疾病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为避免二次感染,护理中还需使用抗生素,所以护理人员在采用抗生素之前,均对药物进行全面性了解,不仅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还有效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

综上所述,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采取一般护理+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护理满意效果,所以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耿希华. 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性[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1-13.

[2]李先全. 重症脑出血患者ICU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与治疗[J]. 世界中医药,2017,8(a02):12-13.

[3]王建玲,陶胜波,贾爱兰,等. 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3):566-568.

[4]朱成秀. ICU脑出血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其肺部感染的影响[J]. 广州医学院学报,2016,44(2):113-115.

[5]郑蓉蓉,张莹,郑丽娜,等. 对ICU的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6,14(5):60-61.

[6]成芳. 对ICU的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其肺部感染方面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6):139-141.

论文作者:余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论文_余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