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山应急救援人员自身伤亡原因及应对策略论文_王怀稳,马维强

浅谈矿山应急救援人员自身伤亡原因及应对策略论文_王怀稳,马维强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 安徽淮南 232000

摘要:本文从矿山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救援时的客观条件两方面阐述了在救援过程中导致人员伤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为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一些建议或帮助。

关键词:矿山;应急救援;人员伤亡;原因;策略

引言:矿山救援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很好的执行各种矿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任务。我国的矿山救援人员对矿山的安全检查、矿山事故的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执行事故救援任务时,由于不同原因会造成人员伤亡的现象,因此应通过对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专业素质、装备的使用和培训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在执行任务期间发生人员伤亡的概率。

1 矿山应急救援人员自身伤亡的原因

1.1心理原因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时对救援人员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其心理素质。矿山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其在执行任务时的行为活动。我国当前在矿山救援方面,部分救援人员还存在心理素质不高的现象,导致救援过程中出现恐惧心理、侥幸心理、麻痹和依赖心理等。首先,在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的精神会高度紧张,在各种事故现场景象的刺激下,出现恐惧现象,无法理智判断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其次,部分救援人员在救援时没有严格按照《矿山救护规程》和事故救援行动计划对事故进行处理,仅凭自身的主观作出判断,出现违规救援的现象,导致自身安全出现问题。最后,在救援过程中,部分救援队员会产生懒惰的麻痹思想,想依赖他人的努力完成救援工作,这样即使出现问题,在自己也可逃脱责任,这样消极的思想会严重威胁救援人员的安全。

1.2客观条件原因

在矿山事故救援过程中,造成救援人员自身伤亡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不当地佩戴或摘除氧气呼吸器。按照我国《矿山救护规程》的规定,当救援人员在进入灾区前,应正确佩用好呼吸器。因为灾区的气体成分不确定,提前佩用呼吸器可有效防止中毒。因此,呼吸器在矿山事故救援过程中非常重要。即使检测结果显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较低,也不能随意摘掉呼吸器。但是部分人员安全意识缺乏,盲目摘除,甚至不佩用呼吸器就进入灾区,导致自身伤亡。其次,不设待机小队或者待机小队的位置不合理。矿山事故救援过程中,在进入灾区侦查或工作的小队通讯中断时,待机小队应立即进入灾区救援。如果没有待机小队,或者待机小队的位置不正确,会使得灾区中的救援人员在遇险时不能及时和待机人员联系,以及待机人员不能及时进入灾区救援,导致灾区救援人员伤亡的现象发生。最后,救援人员盲目进入灾区。遇有高温、爆炸、水淹、塌冒等危险的灾区,只有需要救人的情况下,并且得到指挥部的同意,在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允许人员进入,否则救援人员不能盲目进入。但是部分人员不听指挥,造成自身伤亡[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矿山应急救援人员自身伤亡的应对策略

2.1加强救援人员基础训练,提高其心理素质

针对心理原因导致在矿山事故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自身伤亡的现象,应加强救援人员基础训练,提高其心理素质。在培训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矿山救护规程》对矿山救援人员的规定,为其提供事故救援的理论和技能等基础知识。培训的时间应超过三个月,在编队实习中开展实际的救援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应真实模拟矿山救灾现场,通过实战演练,让救援人员克服心理障碍,在实际的救援工作中,能树立安全意识,对救援工作有正确的认识,避免在实际的救援中产生各种不利于自身安全和救援任务执行的心理。

在训练过程中,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所有人员必须通过考核才能正式成为矿山救援人员。对人员严格要求,在队员的任职期间,应进行两周时间的再次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继续留任。如果是兼职救护队员,应在经过两周培训之后,通过实战考核,获得相应资质,才能真正进入到兼职矿山救护队。此外,兼职队伍应每月开展一次实战演练,每周做相应的重复训练,确保所有人员的基本技能都符合实战标准,循序渐进提高救援人员的实战水平。通过培训救援队伍的心里素质以及实践水平,提高其在救援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和安全意识,避免出现自身伤亡或造成他人伤亡的事件。

2.2严格执行救援规程,防止各种客观因素造成人员伤亡

在矿山救援过程中,要求所有的救援人员严格执行救援规程,防止各种客观因素造成人员伤亡。因为矿山事故具有不确定性,且种类繁多,对于不同的事故应采取不同的救援措施。救援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根据事故的性质,使用科学的装备和工具开展救援工作。在进入灾区现场前,应按照要求佩用好氧气呼气器。在佩用之前,应做好呼吸器的检查工作,避免在佩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对自身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救援人员还要熟练操作各种救援装备,只有熟练的操作,才能在突发情况下高效对事故进行处理,同时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因此,要求救援人员在日常训练和模拟实战以及实际的救援时,都要严格按照制度和规程执行。在救援过程中,特别是复杂事故救援过程中,要设置待机小队,并保证待机小队人员处于正确的位置,灾区工作小队和待机小队要保持直接联系,这样才能更好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提高救援工作效率。在救援现场的所有人员应听从指挥,切勿盲目冒进,自行进入危险区域;避免自身安全受到环境威胁。此外,还应加强军事化管理,结合我国在矿山救援过程中产生伤亡事故的原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落实遵纪守法教育,避免在执行任务时,出现部分救援人员不听从指挥的现象;全面实行军事化管理,培养救援人员令行禁止的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2]。

结论:综上所述,在矿山事故救援过程中,由于救援人员心理和客观环境等因素,导致其出现伤亡的现象,不但不能起到救援的作用,还会将事故范围扩大。因此,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应加强救援人员基础训练,提高其心理素质;严格执行救护规程,防止各种客观因素造成人员伤亡,提高矿山事故应急救援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崔志毅. 矿山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工作初探[N]. 大同日报,2018-07-27(007).

[2]何兵,牛芸芸.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任务等级的判定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8(03):43-44.

论文作者:王怀稳,马维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9

标签:;  ;  ;  ;  ;  ;  ;  ;  

浅谈矿山应急救援人员自身伤亡原因及应对策略论文_王怀稳,马维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