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心理辅导策略论文_王云

学困生的心理辅导策略论文_王云

甘肃省凉州区新华乡中学 733012

摘 要: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他们的转化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为此,对这些学习困难学生,我们要充分、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以便有效地改善他们的学业不良状况,促使他们认知、情感和行为诸方面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学困生”的心理成因,认为心理辅导是学困生转化的关键,并提出一些心理辅导的策略: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克服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学困生 心理辅导

什么是学困生?“学习困难”,也称为“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最早是由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1963年提出的。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而无明显缺陷的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和环境方面的原因,使学习能力的获得或发展产生障碍,学业成绩明显落后于正常学生,表现出经常性的学业成绩不良。譬如:

孩子看上去特别聪明,但学习成绩不好;上课不能长时间听讲,小动作特别多;写作业特别磨蹭,抄写速度特别慢;写字的时候丢三落四、部首张冠李戴;计算的时候看错加减符号、忘记进位、抄错答案;念书的时候加字漏字、读错字、跳行,对读的内容不太了解;说话的时候没有条理,缺乏逻辑……以上这些都属于学习困难学生。

一、学困生的行为表现

经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对于大多数学困生外在的行为表现及特点:

1.学习不主动。主动学生仅为10.5%;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目的不明确,有17.8%的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导致学习成绩差。

2.自制力差。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调查发现有13.4%上课听不懂会看其他书,25.4%上课会讲与学习无关内容或睡觉。

3.不能正确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能正确处理同学纠纷。调查发现有43.5%的学生认为,解决同学间矛盾的最好途径是自己解决(如打架等)。

4.辨别能力差,受消极因素干扰大。调查发现认为对自己学习影响最大的不是家长或老师,而是同学或朋友,这类学生比例为63.4%,因而课堂上思维不能很好集中到学习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从心理层面研究,学困生内在的心理有以下特点:

学困生的心理现状比我们们想象的要错综复杂, “执拗任性”、“妄自尊大”、“得过且过”、“怨天尤人”、“破罐破摔”、“自卑惊恐”、“毫不在乎”等不良心态,在每个学困生身上都交叉存在。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消极心理:由于学习成绩一直很差,没有得到师长的关注和帮助,丧失了自信,丢失了勇气;产生了厌学、弃学的心理,成为抑郁性学生,严重制约着这类学生的发展。

畏惧心理:在应试教育下,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技能的培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明记住的知识,却无法准确、合理地运用,长此以往,一遇到能力型题就方寸大乱,从而产生了畏惧心理,形成了心理障碍,成为畏惧型学困生。

孤独心理:独生子女过于情绪化,想着别人爱护,却不愿意付出。部分家长因为生计所迫,长期无法陪伴孩子,孩子心理无法倾诉,孤独心理严重干扰了学习生活,导致学习成绩低下。

自卑心理:部分学生知识基础差,面对一下子增加的初中功课不知如何下手,在考试中始终找不到自信。评选各类优秀先进学生无人提名,很多教育活动、竞赛学困生也不愿参加。心中自认为低人一等,形成了自卑心理。

三、学困生的心理辅导策略

1.享受成功,增强自信。教师的唯一工作是帮助学生成功。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发现优点,有的放矢,便于提高,促进发展。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学习过程进行铺设,缓冲难点,多进行思维的引导。提出问题,应该暗示或提示学生认识误区,不应强迫其回答。布置作业,也要适合学生的难度,既要够得上,还要跳一跳,激发其潜在能力。

2.合理创设情境,强化心理训练。利用课堂的学习氛围,创设直观而富有感性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关注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心理训练。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和不均衡性,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通过给予每个学生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3.发挥评价效应。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不要笼统大概,要具体评价,哪怕是学生很小的一点成绩,也要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但是又不可随意拔高,使激励流于形式。评价不能只简单地建立在对与错、好与坏之上,更应该对学生有一种智慧开启、思想激活的作用,甚至可以含有对学习方法及思路的启示。

4.适当偏爱点。教师对“学困生”不能和优秀学生一视同仁,要有点“偏爱”:课前辅导他们掌握好与新课有关的知识,使“学困生”与其他同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为掌握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内多关照,用关怀的目光多看他们几眼,对他们多提问,多板演,多鼓励,巡视作业时多在他们身边停留一会儿;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特别留心学困生的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当面辅导,课余时间常与学困生谈心,多做些调查,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论文作者:王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学困生的心理辅导策略论文_王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