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放疗联合唑莱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李斌 冷祝强,齐芳

岳阳市中医医院 4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唑莱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类型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放疗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放疗+唑来膦酸治疗模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疼痛症状缓解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继而判定放疗联合唑莱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联合唑莱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骨转移进程,缓解患者疼痛感受,副作用较轻,耐受性良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放疗;唑莱膦酸;恶性肿瘤;骨转移;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放疗维持恶性肿瘤的病情进展,其止痛效果较差,且持续时间短,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选择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尤为必要。本次研究为唑莱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选取120例患者,并与基础放疗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骨转移,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类型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放疗模式,共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2~70岁,平均(38.5±3.5)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2.3±0.5)年;观察组患者接受放疗+唑来膦酸治疗模式,共6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23~71岁,平均(39.5±3.5)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2.4±0.5)年;根据ECOG判定,体力状况均在0~2级之间;包括肺炎、鼻咽癌、乳腺癌等多种类型,均为单发性,所有患者均无诊断禁忌,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且自愿接受本次研究,其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临床资料完整,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放疗模式,首先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检测,于X线片、MRI、CT等方式定位下确定骨转移部位,并于模拟机下定位,照射病变及病变周围边界,范围广度2.0~2.5cm之间,选择医用直线加速器线执行放疗(6MV )X线行局部照射,针对骨转移病灶予以姑息放疗,针对多发转移者予以引发疼痛剧烈的病灶放疗,3Gy/次,5次/w,单个转移灶放疗剂量选择30Gy,总量不超过40Gy。观察组患者接受放疗+唑来膦酸治疗模式,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放疗首日予以患者唑来膦酸4mg,将其与100m的L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充分混合,3w后再次给药,每次静滴15min,1次/2周,持续给药4次[1]。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疗效观察指标包括显效率、有效率与无效率,其中显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生命体征稳定,疼痛降低,可耐受不影响睡眠,可正常生活。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疼痛缓解较为良好,可耐受影响睡眠,但可正常生活。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且病情持续恶化,生命体征异常,疼痛程度严重,患者神经功能紊乱。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症状开始缓解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的差异,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存活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通过临床研究可见,观察组患者综合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对比,观察组综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详见表1。

2.3两组患者存活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经1年随访调查发现,其存活率为91.6%(55/60);对照组为66.7%(40/60);组间对比,(x2=14.954,P=0.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恶性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典型危重病症之一,其病症机理十分复杂,截止目前为止,大部分恶性肿瘤疾病均尚无完全根治的方法,临床上通常提倡加强早期监控,从而预防其发生恶化[2]。临床研究发现,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的风险较高,同时将有极大几率导致顽固性疼痛,优化运动性功能障碍,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病理性骨折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中骨肿瘤多集中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类型中,发生率最高可达50%,常规的放疗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情进展,存在较为稳定的止痛效果,但其仍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本次研究发现,通过在常规放疗基础上应用唑莱膦酸,能够有效控制其病情进展,配合放疗快速杀灭肿瘤细胞,抑制破骨细胞释放的致病介质,从而缓解疼痛;同时可有效降低降低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加速诱导破骨细胞凋亡。值得注意的是,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由肿瘤细胞释放所促使刺激因子造成的破骨细胞矿化骨吸收,避免其对软骨吸收,继而有效缓解肿瘤转移过程中造成的病理性骨折风险,维持正常血钙水平,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放疗联合唑莱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骨转移进程,缓解患者疼痛感受,副作用较轻,耐受性良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凯, 胡彤宇, 张国川, et al. 唑来膦酸联合89 S r治疗恶性肿瘤晚期多发骨转移的疗效观察[J]. 实用癌症杂志, 2017,2(3):5-8.

[2]白平, 陈皎皎, 胡陵静, et al. 独活补骨方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观察[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12(2):118-120.

[3]李欣晓, 梁仁拔, 黄静, et al.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中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6(8):59-60:

论文作者:李斌 冷祝强,齐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探讨放疗联合唑莱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李斌 冷祝强,齐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