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古恩村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蒙子伟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古恩村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蒙子伟

蒙子伟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100)

【摘 要】文章在对古恩村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韶关仁化古恩村在保护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恩村;现实问题;保护对策

一、古恩村概况

恩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西南方向7公里处,始建于宋朝元丰七年(1084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是个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从恩村蒙氏族谱中显示,恩村开村始祖蒙念四于宋神宗元丰年间由江西于都来韶州经商,卜居仁化恩村,经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九百多年来先后出去26位进士,考上武举、岁贡、拔贡、监生、痒生、太学生等三百多人,冠盖连云,人才济济,有“一门三进士,三房七祠堂”之说,曾显赫一时,时称“江南第一世家”。2009年恩村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古村落。恩村周围山田环抱,村内水清树绿,生态自然环境优美,106国道从恩村境内穿过,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古恩村发展现状

2.1村庄环境

村庄总体居住条件一般,全村所有住房都用于生活用房,没有住房兼作生产经营用房;在建筑层数方面,村民住房全部为平房和2-3层的居民自建楼房,其中平房(即一层建筑)占81.25%;在建筑材质方面,砖木结构住房占绝大多数,还有少量混合结构住房,比较有历史韵味。

恩村生态环境较好,房屋建筑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数建筑为1959年以前所建,房屋间距较窄,排列弯曲,对村容村貌造成一定影响。村内道路路面较为平整、干净,但缺乏公共卫生设施。河涌比较清澈,没有垃圾漂浮;村内5座祠堂的外立面也比较干净整洁,符合古村落的形象。

2.2基础设施

恩村道路硬底化、亮化远未达标。没有安装路灯,且村内道路较窄,没有宽阔的主街道。市政供水完善,村内自来水供应率达到100%;但燃气拥有率较低,燃气使用率仅为9.38%。道路旁普遍建有排水沟渠,排水能力较好但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点较多,全村共有8个垃圾收集点,但都比较简陋。

2.3公共服务设施

恩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及体育设施极其缺乏,医疗卫生设施并不完善,仅设有一个卫生医疗站,村内教育有恩村小学,但没有幼儿园。

三、古恩村的发展潜力分析

3.1历史文化旅游

恩村悠久的历史文化起源于宋朝,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中,保留了一批拥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历史建筑、丰富的文化墨宝以及淳朴充满活力的民俗文化和浓浓醇和的文化氛围。恩村位于粤北山区,周围山水环抱,有良好的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能吸引久居喧嚣城市的旅游爱好者。

3.2环境整改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对本村环境整改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调查中,村民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拆除临时搭建的建筑和增加公园和绿化面积,村民要求强烈,占所调查村民的92%;其次是加强道路清扫,占所调查村民的68%。在其它方面,44%的村民认为应改善道路照明;40%的村民认为应进行道路硬底化;其他有30%多的村民认为拆除危房、建设排水沟和下水道和理顺道路路网。

四、发展定位及建设目标

根据恩村的发展现状与村庄特色,结合村民对本村作为名村建设的发展定位的意向,将恩村的发展定位为乡村旅游型和人文历史型名村。

4.1基础性建设目标

(1)经济发展与村民生活水平。恩村在未来的建设中,要发挥农业、牧业和运输业的基础,深化发展;同时应加强村集体和合作社实业;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抓住旅游政策,大力发展恩村村的人文旅游产业。为此,应深化农牧业的发展和配套相应的旅游设施。

(2)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设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实地调研和公共意向调查中可知,恩村的社会保障未达标、公共服务实施不完善,应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配备和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使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备达到名村建设要求;提升新型农村医疗参保率至100%;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比例为100%;争取符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村民参保比例达到60%以上。

(3)村庄风貌与绿地休闲空间。在实地调研和村民问卷中可知,恩村的村容村貌较好,但绿地休闲空间非常缺乏,为了达到名村建设要求,应新建小型绿地公园,增加公共休闲活动空间,集中型公园绿地数量不少于1处;进行道路绿化工程,在道路两侧栽种行道树。

(4)在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应更新恩村的环卫设施并增加两处以上抽水式公共厕所和增加污水处理池;实现道路硬化率达到100%,路灯普及率应为60%以上。

(5)基层建设与村庄管理水平。在未来建设期间内,应该在村庄设置了规范的公开栏和宣传栏,完善公开制度,党务、村务、财务按程序和要求公开。营造安全、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联防”工作运行机制,成立主要由村民组成的治安联防队,维护村庄治安。建立党员活动室,培训基地等设施,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就规划编制的有关情况、建设项目及时与村民加强沟通,征求意见。

4.2特色建设目标

为凸显恩村村乡村旅游型及人文历史型名村的特色,除了基础性目标外,还应加强以下特色目标的建设。

(1)完善村内相关旅游服务设施,同时加强恩村村作为人文旅游名村的宣传,吸引游客前来。

(2)恩村作为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为了传承与开发,应大力做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新建建筑应符合古村落的风貌要求,在新建建筑时,应优先考虑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例如不能与古建筑间距太小,不能在古建筑周围建设过高的建筑,以防遮挡观赏视线;其次要定期修缮古建筑,有多处宋朝年间的建筑,为考虑其材质因时间、气候或人为造成损坏,应定期修缮;

(3)与城口镇联动形成人文生态型乡村旅游路线。恩村村应凭借其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与走自然、生态、历史旅游的城口镇相联动,发展互补性旅游,开辟城口镇至恩村村的旅游路线,吸引游客。

五、规划实施建议

5.1要处理好规划建设与土地开发利用的关系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五统一”原则。建立和完善村庄各项管理制度,理顺规划管理体制,严格各项管理,特别是抓好村庄的规划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关系。

5.2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

名村建设涉及的最主要的方面是民生的改善,项目建成后,受益的也主要是村民,因此,公众的参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项目的提出、规划设计、建设以及评估等各个阶段,都应有公众的参与。

5.3确定项目时序,有序推进建设

根据村民对于项目需求的缓急程度,以及项目的资金充足情况,安排好项目建设的时序,避免因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缺乏而导致烂尾工程等。

5.4建设过程中协调好村民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

在示范名村建设过程中,可能涉及拆迁、征地等涉及村民利益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如何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就成为建设过程中比较现实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村委会可组织成立一个名村建设工作小组,专门协调此类矛盾,这将使项目建设能够更加顺利地推进。

5.5保证基础建设资金到位

县、镇政府应加强对恩村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项目重点的资金支持,保障恩村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5.6设立专项资金,拓宽投融资渠道

为保证规划顺利实施,上级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设立名村建设专项资金。同时,拓宽投融资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资金和村民进行投资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局面,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基金项目:

广东理工学院科技项目(GKJ2015005)

作者简介:

蒙子伟(1988.1- )男, 硕士,广东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教师

论文作者:蒙子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3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古恩村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蒙子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