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文地质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属于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下水文环境能够影响岩土体的好坏,不但会对建筑施工的施工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本文围绕工程地质勘察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讨论,对工程和水文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了解,探讨水文地质问题的具体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推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危害
对于工程地质勘察而言,水文地质问题一直都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下水文环境作为岩土体的基础,会严重影响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前阶段,一些地质勘察人员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缺乏认识,且重视程度不足,在很多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中并没有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使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以及后期的正常使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应该针对水文地质问题加强研究,相关的勘察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从而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
一、浅析工程地质勘测
所谓工程地质勘察就是对工程建筑以及人类活动相关的地质问题进行勘察和研究。对项目施工地点进行勘察,找出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问题,从而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使项目建设能够顺利的完成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目的,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手段能够掌握施工地区的具体情况,并通过整体测评,实现项目工程的最优选址,能够为工程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工程地质勘测能够对岩土体进行简单分类,对适合建筑的要素加以判断。对岩土体整体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则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该项工作能够保证建筑施工与土地环境的适应性,对于工程的顺利完成具有推动的作用。
二、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作为岩土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水,能够通过影响岩土体的特性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而地下水主要是通过动力压力作用或水位的变化对岩土体特性进行影响的。
(一)工程地质的勘察需要对地下水位的变化保持关注
人和自然是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而岩土体的种类则会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会对建筑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时,要对静水位加以测量,对静水位进行具体的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采用分层测定的方法对各含水层的水位加以测定;第二,测定静水位需要的时间较长,初见水位并不能代表静水位,应该在同一区域进行多次测定,保证每小时进行三次测定,如果测定之后的结果没有太大的误差,那么测定结果可以作为静水位;第三,在完成整体工程勘察工作以后,还要对静水位进行测定,因为静水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水位的高低并不是一致的,它会随着地下水量的变化而变化[1]。
1、地下水的上升
能够导致地下水位呈现上升趋势的因素有很多种,包括人为因素、地质因素以及天气降水,都有可能对地下水位造成影响,还有可能是这三种因素经过综合以后对潜水位造成了影响。而地下水流如果平缓不通畅或是梯度较小也会造成潜水位的升高,而潜水位的升高,会对建筑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周围土壤会出现沼泽化和盐碱化,地下水会对建筑的根基造成腐蚀,使得岩土体的边缘出现内部崩坏或崩塌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甚至会淹没建筑物的地下室,造成损失。
2、地下水下降造成的影响
水资源的利用缺乏合理性是造成低下水位降低的根本原因,比如,对地下水过度的使用或对矿产的过度开采等。地下水的过度下降,会对地质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从而引发沉降或崩裂等问题。建筑物本身属于较为坚硬的整体,如果某一方出现塌陷问题,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巨大的影响,会严重威胁到人们居住的安全性。
3、地下水位缺乏稳定性
如果地下水发生大规模的升降变化且变化不规律,容易使岩土体发生不规律的变形,而地下水位如果升降较为频繁,岩土体也会随之进行不断的胀缩变化,容易产生地裂现象,导致地下土层当中的金属物质和胶结物减少。如果岩土体当中失去了胶结物和金属矿物质,那么岩土体的性质就会呈现松软的状态,其承重的能力将会被削弱,间接的弱化了建筑物的稳定程度[2]。
(二)地下水动压力会对岩土体造成影响
一般来说,纯天然的地下水具有较小的内部动压,对建筑不会产生危害,但如果它的压力平衡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一定的地质变化,形成流沙、基坑等影响因素,而且这种问题治理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且效果不佳,会对整个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
(三)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传统的地质勘察工作普遍缺乏对地下水的研究,更没有将水文地质问题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建筑设计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当前阶段,在进行工程地质考察工作时应该针对水文地质问题多加考虑。
对施工范围内的地下水文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并通过勘察结果对岩土体的性质加以判断;根据地形条件,对岩土体分类当中地下水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判断这些作用是否会对建筑物造成影响,从而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加以预测,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及预防措施。比如谋县的建筑场地中的岩土体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夏季有较大的降水量,冬季具有较厚的冻土层。在对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时,不但要对地下水的影响进行考虑,还要对地表水的不利影响加以考虑。
在开展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时,应该对建筑物的类型进行分析,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查明,为工程设计提供水文地质的数据支持。
地质问题的评价应该根据地下水工程的影响和作用进行调整。比如,以强风化岩、软质岩石、膨胀土、残积土等岩土体作为基层土体时,需要考虑地下水流动对岩土体的影响,例如产生胀缩、软化等问题,有效控制岩土体的变化问题,当岩土体内部含有饱和粉细土或松散粉土时,应该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地下水流动引发潜蚀[3]。
三、基坑突涌的防治
在进行工程地质的勘察活动时,应该对基坑周围的岩土体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岩石的属性以及隔水层的厚度等。而基坑开挖的深度则要根据岩土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对基坑突涌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加以判断,如果出现基坑突涌,可以采用以下方案进行解决:第一,在基坑的周围进行排水孔的设置,通过降低承受压力的方法解决基坑突涌问题;第二,对基坑的开挖深度进行调整,确保基坑底部隔水层能够对基坑突涌进行预防。图1为基坑突涌的防治现场[4]。
图1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物的地址选择、施工设计、整体稳定性来说,水文地质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工程建设以前,一定要将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做好,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推动勘察工作和建筑行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铃.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2(15):307-307.
[2]张树明,张邵楠.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分析[J].科技传播,2012,4(2):43,50.
[3]陈康,鲍忠伍.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6(32):704.
[4]顾崇冬.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5,4(12):53-53.
论文作者:孟美仙,张田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岩土论文; 地下水论文; 基坑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水位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