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日光温室蒲公英栽培技术论文_李彦颖

辽西地区日光温室蒲公英栽培技术论文_李彦颖

辽宁省北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22100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食药兼用。蒲公英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繁殖快速,营养全面,药用多效,是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其嫩叶质脆、味清香、微甘微苦,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医疗保健型蔬菜,将它作为特种蔬菜进行日光温室栽培前景十分广阔。市场价格更可观,一般平均每平方米产1~1.2kg。每千克平均10元,每亩经济效益6000~7000元,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整地

10月下旬在日光温室内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翻土深20~30cm,然后每亩均匀施入腐熟体质农家肥3500kg、磷酸二铵15kg作基肥,将土耙细、搂平后,做成宽1.2m的成南北走向的小低畦,畦宽1.2m,畦埂高5cm,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cm),以利于光照和浇水。

2播种

2.1 于11月上旬播种,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当气温在15度以上时即可将种子播在湿润土壤中。经过90h左右即可发芽。种子土壤温度15度左右时发芽较快。种子很小,播种时,捏起少量种子向空中高抛,使其自然飘落均匀着于畦面。

2.2干播湿面,“花罢成絮,因风飞扬,落湿地即生”。播种完毕后浇水,浇水要采取喷淋,喷头向上,呈牛毛细雨状均匀下落。往返喷洒,畦面水量不要太多,避免种子在地表不固定而漂移。浇水三天后畦面撒过筛细土0.3cm厚,再喷洒少量水。苗出土前不能浇大水。温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5~30℃,并要做好保温措施。从播种至出苗约10天。

2.3除了直播以外,还可采挖母根。一般在7月下旬到9月上旬,到野外采挖根株。采挖时选择叶片肥大、根系粗壮的野生蒲公英主根作为母根。先将挖出的根株进行整理,摘掉老叶,只保留主根及枯顶芽,并将主根剪成长5~8cm的小段作为母根栽植用。采挖整理后应立即在畦内开沟定植,沟深7cm,株距10cm,行距20cm,每畦定植母根6行。先将蒲公英母根小段可在沟内沿沟壁向前倾斜摆放或稍用力向定植沟底下摁,覆土以能盖住根头1.5~2cm厚为度(先覆沟深的4/5.浇足定植水,水下渗入土后,再覆盖剩余的1/5厚的土)。覆土时要注意保持畦面平整。缓苗养根,封冻前浇一次封冻水,并盖上草帘,等待越冬。

3出苗后管理

蒲公英是双子叶植物,种子出苗时两片子叶出土,6~7天后出真叶,当有2~3片真叶时,对畦中生长不均匀的小苗进行间苗,此时日光温室内温度要降至10~15℃,间苗定苗2~3片真叶期及5~6片和7~9片真叶期时,分别进行3次间苗,间下的苗可以食用。最后一次按株距5厘米、行距10厘米选壮苗定苗。间苗、定苗后一般均需及时浇水。定苗后立即随水追施腐熟有机肥。浇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早可浇小水。出苗后,视墒情情况适当浇水,浇水量不宜过大,防止幼苗徒长。在叶片迅速生长期,要保持盆土湿润,以促进叶片旺盛生长。当年不收根的,冬前浇1次透水,利于越冬和早春萌芽。追肥蒲公英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但营养叶片进入快速生长期后,须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可以施用有机粪肥,以后视生长情况进行追肥,保证生长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软化栽培

为了增加可食性,常采用软化栽培这一技术,方法是蒲公英萌发后,进行沙培,每次铺1厘米厚的细沙,待叶片露出地面1cm后,再一次进行沙培,依次进行沙培4~5次,于叶片长出沙面8~10cm,连根挖出、洗净,去掉须根,即可上市。通过软化栽培后的蒲公英,苦味降低,纤维减少,脆嫩质优。

5病虫害防治

5.1叶斑病。叶面初生针尖大小褪绿色至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状,中心暗灰色至褐色,边缘有褐色线隆起,直径3~8毫米,个别病斑20毫米。

5.2斑枯病。初于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大小5~10毫米,外部有一不明显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边缘呈黑褐色。

5.3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初在叶片上现浅黄色小斑点,叶背对应处也生出小褪绿斑。后产生稍隆起的疱状物,疱状物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褐色粉状物,叶片上病斑多时,叶缘上卷。

以上三种病害的防治方法是:注意田间卫生,结合采摘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清沟排水,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植宝素等,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2%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20.67%万兴乳油2000~30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5.4枯萎病。初发病时叶色变浅发黄,萎蔫下垂,茎基部也变成浅褐色。横剖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向上扩展枝条的维管束也逐渐变成淡褐色,向下扩展致根部外皮坏死或变黑腐烂。有的茎基部裂开,湿度大时产生白霉。防治方法是: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加强田间管理,与其他作物轮作;选种适宜本地的抗病品种;选择宜排水的沙性土壤栽种;合理灌溉,尽量避免田间过湿或雨后积水;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液0.4~0.5升,视病情连续灌2-3次。

5.5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300倍液喷雾防治。

5.6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地老虎等,防治方法是在种植蒲公英的地块提前一年秋翻晒图及冬灌,可杀灭虫卵、幼虫及部分越冬蛹;也可用糖醋液、马粪和灯光诱虫,清晨集中捕杀;将豆饼或麦麸5kg炒香,或用秕谷5kg煮熟晾至半干,再用90%晶体敌百虫150g对水将毒饵拌潮,亩用毒饵1.5~2.5kg,撒在地里或苗床上;地下害虫为害严重时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kg与15~30kg细土混匀后撒入地面并耕耙,或于定植前沟施毒土。以入药为目的栽培时不使用化学药剂杀虫。

6采收

于1月上旬开始采收上市,此时株高已达到15cm以上,有7~8片真叶。也可根据株长势来调控温度和水分,使其在元旦和春节期间都有产品采收,以增加收入得到较高经济效益。采收后2~3周内不宜浇水,以防烂根。当发现植株根系健壮而生长缓慢时,可适当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宝、大民-绿兴、云大120等,也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及微量元素复合肥等进行叶面追肥,可明显提高蒲公英的产量和品质。采收方法:沿地表下1~2cm处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长新芽。割大株留中、小株继续生长。也可像掰芹菜叶那样采收。摘取嫩茎叶去掉枯叶,以提高商品菜价值。

论文作者:李彦颖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辽西地区日光温室蒲公英栽培技术论文_李彦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